等徐以显走后,房间后面出来了两人。
王自羽、燕厥中!
王自羽正欲开口说话,李安国止住他,“统武,你派人通知各将领到我这里
来,厥中,等众将来了,你先将周边的形势说一说”
小半个时辰过后,杨天星、李振国、何万强、杜虎、宋江等人都过来了。
“大都督,诸位,根据按察司的消息,形势对我军很不利啊”
“高杰部已经抵达彭泽,运送他部的镇江水师已经回去了,不过驻扎芜湖铜陵一带的黄蜚水师正在向上游开来,不出意外的话,彼等的目标肯定是我军,按察司探子的消息还是两天前的,如果我预料不错的话,彼等今晚即可抵达九江附近”
王自羽听了心里一凛,“有多少船只?”
“沙船上百艘,鸟船也上百艘,小船起码有两百,都督,根据探子的消息,这沙船、鸟船放在海面上不算什么,可在这江面上任何一艘都比都督的三层战船还大”
“看见火炮没有?”
“有,但不多,不过都督,听说这黄蜚以前是援剿辽东水师总兵,其舅父以前是是东江镇的总兵黄龙,水师除了水兵以外,还有不少从东江镇撤回来的官军,彼等除了在水上作战、接船厮杀勇悍异常以外,在陆地上也不遑多让,他这个水师,可谓水旱皆宜啊”
“船只的高度呢?”
“沙船与我军水师战船差不多,鸟船略高一些”
李安国插道“好了,有什么问题等厥中说完了一起问”
“抵达彭泽的高杰部没看到骑兵,按照运送船只的规模,应该有两万人左右,有两面大旗,一面有个‘胡’字,一面写着‘李’字,多半是高部副将胡茂祯与其前锋李成栋的步军,彼等抵达彭泽后并没有进一步行动,而是在县城及附近驻扎起来”
“驻扎池州的方国安部也出动了上万的大军,目前已经占据了江西的浮梁县,正在向饶州开进,方部的旗号也写着‘方’字,不过并不是总镇的帅旗,听闻方国安有一亲弟,名曰方国泰,在方部任中营参将,职部猜测,这多半是方国泰的人马”
“抚州方面也开过来一支人马,人数约莫五六千,不过不像官军,倒像义军,旗号也颇为杂乱,最大一面旗帜写着‘揭’字,其余张、洪、黄等大小旗帜繁多,职部尚未弄清楚这到底是何方人马”
“彼等从抚河坐船,如果职部估料不错的话,彼等的目的地一定是南昌”
“吉安、赣州也有动静,赣州参将谢志良带着上万人从赣州出发,约莫三千人坐船顺流而下,按其服饰多半是正规官军,另有六千人是步行,服饰杂乱,沿途烧伤抢掠,应该是赣州巡抚李永茂新近招募的侗贼,有两面大旗,一面写着‘张’字,一面写着‘李’字”
“吉安的情形我稍微说细一些,以前大西军攻打长沙时,其总兵尹先民投降了,后来八大王让他带着三千人攻打吉安,打下之后便任命他为吉安总兵,大西军撤出湘赣之后,吕大器派人又招抚了他,仍任命他为吉安总兵”
“不过这尹先民自占住吉安后,对攻打义军并不是十分热心,上次赣州、九江的明军攻打袁州时,近在咫尺的尹先民反而没有参与,大都督,我看这里大有文章可做”
李安国依旧不露声色,“你先接着说”
“吉安城里有一户姓刘的人家,老的叫刘同升,据说是崇祯十年的状元,其父刘应秋是万历十一年的探花,其子刘季矿是举人。”
“以前前营张其在都督攻下吉安后招募了大量的棚民,这江西的棚民以前多为湖南、两广、浙江、福建一带的山民,原本就是从江西迁过去的,最近几年不知是何原因,似乎又有回流的迹象,彼等回到江西后,搭棚为生,或为佃户,或为猎户,或为团练,在江西是一股不小的势力,像袁州的邱仰寰便是其中的佼佼者”
“张都督退出吉安后,有部分棚民不愿跟着去四川,便留在了吉安,后来,刚才所说的刘季矿成了吉安练总,又招募了一些棚民,任命其中一个叫盖遇时的壮汉为行军总管,凑了三千人,目前这三千人在刘、盖的带领下先行向南昌进发了”
众人一听神色都有些凝重,南昌只有贺小石、花小山的四千多人,加上三千新兵,而抚州过来的就有六千人,赣州、吉安过来的有一万多人,如果方国泰部从饶州坐船去南昌,南城城下就将接近三万人!
目前安国军只控制了赣江部分水域,东面的抚河、信江、昌江、乐安江还有大量的船只可用,方国泰部可方便的从饶州去南昌。
“哈哈哈”,李安国见众人都是沉默不语,不禁放声大笑。
“诸位,以前我等只有武昌一地,尚可击退左良玉近十万兵马的进攻,如今我等有了十几万兵马反倒惧怕起来?”
众人听了精神一振,是啊,连天下闻名的左镇兵马都不惧,何况那些乌合之众?
“诸位,你等都说说吧,我军该如何应之?”
“大都督”,王自羽站了起来,“我刚才只是有些怀疑,如今更加深信不疑了,这徐以显肯定是一个假的”
李安国笑道“何以知之?”
王自羽道“大都督,如今安国军里面与军师接触较多的就只有你我二人了,刚才这人除了瘦一些,无论相貌、谈吐、声音与军师都很像,连走路、挤眼睛这样的细小之处都很像”
“不过敌人既然在南昌、九江周围布下大军,妄图将我军一网打尽,这徐以显不是已经投降了明军,便是一个假冒的了”
“哦?”
“徐军师确实落水失踪了,当时中营的人马在岳州到武昌这一段江面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最后便认为他已经不在了,八大王还为他举行了隆重的衣冠葬礼”
“可知军师是如何落水的?”
“听中营的人说,当时军师、汪兆龄、张四虎都在一艘大船上,被岳州明军水师几条战船围着,一炮过来,张四虎当场阵亡,船上的士卒也大半损伤,船只失去控制,加上当时风大浪大,军师一个不甚便掉下去了”
“由于当时双方激战正酣,便没有及时救出军师,等明军水师败退投降后,军师已经没了下落”
“那汪军师为何安然无恙?”
“这个属下倒不清楚,只听说当时明军水师败势已定,彼等慌乱中胡乱开炮,没想到这一炮还是散弹,不仅杀死了张四虎和大部分战兵,还损失了徐军师!”
“事后这条大船上除了底层的桨手以及汪军师的部分亲卫,多半战死了,最后八大王将那艘明军战船上的人全部剐了……”
李安国此时已经大略明白徐以显落水的原因了,不过这不是重点。
投靠张献忠的一些读书人中,以徐以显能力最强、造反的决心也最为坚定,张献忠兵败玛瑙山之后,能重整旗鼓,徐以显功不可没,不过在张献忠将自己的长女嫁给汪兆龄之后,徐以显的地位就大不如前了,不过要说徐以显最后投降了明军,打死他也不相信。
他要投降明军,在玛瑙山之战中被俘,后来被关在襄阳大牢里是最好的机会,那时正是张献忠岌岌可危的时候,而他并没有投降,拿下黄州府、武昌府后,大西军的兵力已经扩充到几十万人,而明军在李自成的打击下几乎丧失殆尽,天下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一向以“佐命元勋”自居的他更不可能投降,虚与委蛇,瞅准机会逃跑才是正理。
一开始,李安国还真将他认成了徐以显,不过在接触过几次后便否定了自己的看法。
其一,以前的徐以显说话时确实喜欢挤眼睛,不过他挤眼睛却有规律,隔一会儿便挤一下,而不像这位“徐以显”只是在李安国注意他时才挤一下,如果不是徐以显的毛病改掉了,便是假冒的。
另外在西营一众读书人中,徐以显是最不像读书人的,平素也是大大咧咧的,还经常与西营的军将一起操练士卒,如果他骤然见到李安国,绝对不会叫什么“大都督”,而是一记耳光,质问他为何叛出西营,然后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称呼他“二娃”——就算他眼下贵为十多万大军的首领也是这样。
如果他不是徐以显,那又是谁?是何人如此熟悉徐以显以及西营的内幕?没听说徐以显还有什么兄弟之类的,谷城起事后,王秉真、徐以显等人的家属都被当地官府杀得干干净净。
关键是还知晓岳州之役的具体战况,这就有些匪夷所思了。
不过西营的人也有落到明军手里的,在西营席卷湖南之前,绕道通山抑或江西回到九江也有可能。
“大都督,我倒是听文秀说过,徐军师尚有一个兄弟,不过从小就过继给了他在安庆的的舅舅,此人多半是他这个兄弟了”
“哦?”,李安国一听估计多半如此了,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大破敌军的封锁,甚至击败敌军!
“都说说吧”(https://)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