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甘辉并没有等来郑芝龙立即攻城的命令。
早上,当阳光刚刚撒向人间时,郑森的快船到了。
潮州到广州的海路也就六百里,郑森的快船一个时辰跑五十里,十二个时辰,
也就是一天一夜便到了,还给郑芝龙带来了令他当即晕倒在地的消息。
郑芝龙自当上福建总兵后,福建全省水陆的兵力经过他整合后有十余万,他
被封为伯爵后,手下挂总兵衔的便有十几人,最后又自己出钱招募了一些,凑足了二十万人马,陆师便有十五万。
这十五万人看似很多,以前还觉得兵强马壮,不过在安国军占领江西后,安
国军便有多出地方与福建接壤,郑芝龙便让自己的四弟、原名郑芝凤的郑鸿逵驻扎重兵于邵武府,扼控安国军广信府、建昌府方向,让自己的堂弟郑彩驻扎重兵于汀州府,扼控安国军赣州方向。
又令自己的长子驻扎漳州,扼控潮州府方向,一段时间后见安国军没有动静,便抽调兵力进攻潮州,占领潮州后又令郑森镇守潮州府。
三个方向几乎占据了福建明军一半的兵力,他还有漫长的海岸线需要防卫,至于与浙江接壤的仙霞关他只放了少量兵马。
如今一战下来三万精锐便没了,如果再打下去的话福建能不能守住还是一个问题。
郑芝龙骨子里还是一个海盗、一个商人,维护他目前的地位、继续称雄海上是他最大的目标,虽然明国的孱弱让他的内心稍稍被点燃了,不过今日却完全熄灭下来。
甘辉的那一万人是他手下二十万兵马中最精锐的,也是花钱最多的,绝对不能再损失了,更何况贼军水师里出现了红夷船,鬼知道还有多少在这外海,他很快便下定了决心。
“老四,你留在这里与安国军和谈,泉州还有彼等被我军俘虏的水兵两千多人,还有船只三十多艘,便以此为筹码与彼等谈和,我的条件也不多,双方交换俘虏、将领,底线是潮州,潮州绝对不能失去”
就这样,郑芝龙带着剩余的两百艘大船匆匆离开了,只给郑鸿逵留了一艘大船,这艘大船也堂而皇之开进了珠江长堤。
既然对方派了一位副手来来谈和,李安国也只派了徐勇与他商谈,双方围绕着潮州、俘虏展开了新一轮的交锋,三日后和谈仍然没有结果。
这时李安国却坐不住了——一个惊人的消息从广西传来了,狼兵出动了,不是六七万,而是整整八万,其中一万进入了梧州,帮助吕大器镇守城池,其余的全部按照李安国此前设想的路线从鹿寨向桂林进发。
此时吴候部九千人、何万强步九千人、王二喜的两千骑兵已经进入到鹿寨布防,以安国军的战力,按说以两万余人对付狼兵七万,就算不能将彼等击溃,也可以稳守阵地,静等李安国援军的到来。
不过吴候此时却信心过度膨胀了,他竟然想率领区区三千山地营绕过南侧的大山,插到鹿寨西南面的雒容县,准备将这七万狼兵紧紧包裹在雒容、鹿寨之间,此时悲剧发生了,狼兵也是山地作战的好手,彼等在柳庆参将陈邦傅的统一指挥下,不禁驻扎重兵于雒容,还在雒容两侧的大山上各安排了不少兵力。
于是吴候带领的这三千人与狼兵打了一场遭遇战,吴候部很快击溃了这部分狼兵,不过吴候本人却被狼兵的毒箭射中,由于主将受伤,山地营也无心恋战,赶紧退回到了鹿寨,三日后吴候不治身亡。
李安国甫一听到这个消息不禁天旋地转,跌坐在椅子上半天没有说话。
与民间的传闻略有不同,在他的心目中,贺小石、马武、吴候、李思文、李振国五人就是他的五虎上将,什么贺云龙、杨天星还只能靠后,其中贺小石自不待说,剩下的人中他最看好的便是吴候,此人出身吉安龙泉童生,又考上了大西的进士,作战灵活、军纪严明,他可是在他身上给予了很大的希望啊。
更令人痛心的是,吴候读书人出身,与原来的明国文武官员又很是谈得来,他还指望他今后北伐时能指挥一路呢,这下可好,一切都成了泡影。
何况葛嫩娘、刘淑英的事情还没个了局,这让他如何面对两位女子?
特别是葛嫩娘,不知到听到这个消息后会如何悲痛!
半晌他才回过神来。
“你来的时候战事如何?”,他很是担心勇悍但鲁莽的何万强一着不慎着了敌军的圈套。
“大都督,如今通往桂林的山口大寨仍旧掌控在我军手里,不过狼兵将鹿寨围得水泄不通,我还是从山上间道摸到这里的,不过敌军虽众,鹿寨由于有大量的火炮,依旧稳如泰山”
李安国点点头,只要鹿寨还在安国军手里,狼兵就徒唤奈何,不过就怕何万强不冷静贸然出击,于是他对来人说道:“你赶紧回去,告诉何万强,在我的援军抵达之前,不可擅离鹿寨一步,违令者定斩不赦!”
这日,他亲自接见了郑鸿逵。
“我便是安国军的大都督”
李安国开门见山,事情已经很紧急了,这谈判再拖下去也不好。
郑鸿逵也很吃惊,传闻中的安国军大都督终于见到了,比传说中的还要年轻,不过人家毕竟手下有几十万大军,不久前还大败郑军,他也不得不放低姿态。
“南安候麾下郑鸿逵见过大都督”
“罢了,我等闲话少说,直接进入正题吧,我的条件很简单,你等若是同意的话就回去回禀南安候,不同意的话也行”
“广信府我驻有两万大军,建昌府也有一万多,都是安国军的精锐,还有黄得功的一万骑兵也可随时南调,你等愿意打下去的话我自当奉陪”
郑鸿逵一听脸色还很是难看,虽然知晓李安国此话有些水分,不过也差不离,特别是黄得功的那一万骑兵如果大举入闽,福建能不能掌握在郑芝龙手里还是一个疑问。
“大都督请讲”
“其一,潮州府依旧由你等占据,不过不可越过一步”
郑鸿逵一听大喜,这就是郑芝龙交代给他的底线,如今这一条人家主动提出来了,岂有不同意的?
“好”
“其二,今后你等的战船不可越过惠来一线”
这一条郑鸿逵有些踌躇了,如今的郑芝龙有三大贸易航线,一条便是北上直通日本、朝鲜,与满清暗通有无估计也不少,另一条便是经过南澳气直航吕宋,最后一条便是经过广东沿海去安南、巴达维亚。
按照李安国这个说法,郑芝龙岂不是要损失一条航线。
“这个不行”,郑鸿逵正要说出此话,一想到他说的是战船,他郑家的商船、战船一般人傻傻分不清,只要不打开炮窗,一般人谁知道是战船还是商船,想到这里便说道:“那商船呢?”
“商船自然不在此列,不过你我两家分属敌国,你等商船只能在海边行驶,不可驶入零丁洋”
李安国心急广西的战事,也没有想太清楚,便一口答应。
“行,这条我同意”
“其三,双方交换俘虏,你等将在南澳海面俘虏、投降的我军水兵、将领交换于我,我将不愿留下的福建兵还给你等,交换地点就在惠来县,惠来县正式划入惠州府”
此时,李安国已经知晓了甲子门所附近战斗的结果,并得知杨天星、宋奎光已经在俘虏里招募了六千人,剩下的九千人都是福建本地的士兵,就算他强留下来也是一个祸患,干脆放走得了。
至于在珠江俘获的福建水兵,李安国却还需要细细甄别,等双方正式签订协议后再放。
“好,我没意见”
“其四,双方签订正式协议,三年内不得妄动刀兵,否则天下人都唾弃之,憎恶之”
“同意”,郑鸿逵忙不迭地答应了,他想的很简单,三年之期郑家将陆师提升一个档次还是很容易的,不过安国军想要打造一支能与郑军抗衡的水师无异于痴人说梦。
至于各自俘获的船只双方都没有提起,都明白那是不可能的,特别是李安国,好不容易俘获了这许多大海船,岂有还回去的道理?
“好吧,就这些,你若是没有别的意见,就赶紧回去让南安候签字盖印吧”
郑鸿逵赶紧答应了,李安国如此爽快是他没有想到的。
“对了,你等俘虏的我军将士中可有一个叫尚可位的?”
郑鸿逵在脑海里搜了搜,竟没有这个名字。
“大都督,当时狂风巨浪,投降我军的船只也只有三十多艘,根据俘虏的说法,你等的船只一共有六十艘,被狂风吹到外海漂到他处也说不定”
李安国心里一凛,尚可位不在其中,难道真是像郑鸿逵说的那样漂到了外海抑或沉没了?
如今广西战事吃紧,他也不想在这方面纠缠太多,有按察司的探子,加上换回来的将士,事情终究有真相大白的那一天,何况在尚可位与陈文盛中,他更看重的是后者。
“好吧,就这样吧,我等静候佳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