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南风正呼呼地刮着,火船的速度极快,眼看就要冲向安国军的船队了。
“杜虎,你赶紧率领所有的小船驶向外海,我带着大船进入港湾”
李安国很快便做出了决定,大船没有船桨,如今只有利用南风继续向港湾内部行驶,而那五十艘新船都配有船桨,可以很快掉头冲向外海。
“大都督,还是我带领大船到港湾去吧”
“别废话了,火船马上就要过来了!”
最后李安国带着大船以及十艘小船进入了内湾,而杜虎则带着剩余四十艘船只在桨手疯狂划水下迎着南风向东驶去。
“砰!”,只见两支船队拖在最后的船只已经与火船碰上了,幸亏此时只是火船的前锋,若是被它们围上了就糟了。
几百艘火船乘着南风继续扑向浮山前所的港口,停在港口的新船以及等待修葺的船只便遭殃了。
这时李安国的船队已经脱离了大队的火船,看到这一幕不禁倒吸了一口冷气。
此时还有一些火船在阵风的吹拂下向港湾冲来,李安国赶紧带着船队继续向港湾内部驶去。
此时的麻湾南北长约三十里,东西宽约四十里,总面积有三百多平方公里,可谓烟波浩渺,一望无尽,进入海湾的的中心后,只有寥寥数艘火船跟了过来,不过此时彼等已经无能为力了。
不过还没有等到他们松一口气,只见港湾的北部、东部、西部分别出现了大量的船只,都与海州港的船只差不多大小,每一队大约有十五艘左右,朝安国军的船队猛地扑过来。
“呵呵,鞑子的水师将领也不简单嘛,竟然还有后手!”
李安国心念转动,瞬间又下达了命令,“你带着十艘小船去迎战东西两支船队,至于北面的船队就由九江号来对付”
说完不理那名千总的苦苦劝告,直接带着九江号向北边的船队冲了过去,与上次在海州港的战斗一样,大船在接近北面船队时突然调整帆位、转舵,船只转身朝西边驶去,这时大船的侧位正好对着敌船的船头——敌船一共有五艘,形成了三排的阵势。
“轰!”,九江号底层右侧六门一千五百斤的火炮,二层五门一千斤的火炮几乎同时打响,同上次一样,底层发射的是实弹,二层则是散弹。
打完这一轮后船只很快驶过了最西边的船只,这时船只又猛地向北边转舵!
李安国看着水兵们娴熟地调整帆位,心里也不禁十分欣喜,没有船桨的船只想要转向,一定要处于顺风位,此时向前、向左右都可以通过帆位的调整来转向,向后转向则太难了,若是平时还能慢慢地办到,不过在战时你想迎着大风转向无异于自杀。
船只很快完成了朝北的转向,此时由于转向太过迅猛,整艘大船都猛地向东倾斜,不过转过来后又迅速恢复到正常位置。
此时九江号的右舷对着的正是敌船三艘船只的右舷。
“轰!”,双方船只的火炮几乎同时轰响了,“咔嚓”,只见敌船一枚炮弹正好击中了九江号中间的备用桅杆,桅杆当场折断,“砰”的一声砸在甲板上然后掉入海里,此时李安国已经进入到船头的船舱里,从门缝里见到这一幕不禁也有些心有余悸。
九江号这一轮轰击效果也是很惊人的,二层的散弹形成的扇状弹幕几乎将敌船西侧三艘大船甲板上的敌军横扫一空。
驶过这三艘船只后,九江号又掉头向东,接着便对最后面的五艘大船如法炮制。
由于敌船是逆风,也无法很快完成转向,大沙船上倒是配备了一些桨手,不过却是与炮位交错配置,桨手并不多,在逆风的情形下想要完成转身殊为不易。
而九江号在完成这一轮轰击之后,甲板面上的水手也出现了伤亡,船下备用的水手赶紧上来替换,此时的九江号没有转向南边,而是掉头向北,然后又向西,最后利用左侧的炮位又对最后的三艘敌船一阵轰击。
这一轮轰击完毕之后,九江号就没有再做任何转向了,继续停留在原地用左侧的火炮对敌船进行实弹攻击。
“砰!”,只见九江号的一枚底层火炮发射的二十斤的实弹猛地击在一艘敌船的两个炮位之间的部位。
后世学校用的铅球是八到十斤,二十斤便是两个铅球大小,此时九江号与敌船的距离只有不到三十米,如此近的距离使得这枚炮弹击穿了敌船的船帮直接钻进了船舱。
幸运的是这枚炮弹应该没有碰到敌军的火药桶,否则又会造成剧烈的爆炸。
不过这骇人的威势还是让鞑子的水兵胆战心惊,其火炮的威力远不如安国军,加之彼等船只都是沙船制式,船帮不高,底层火炮发射的炮弹一般情形下只能击
中九江号的水线以上、底层甲板之间的部分,而这一部分正是安国军大船最厚的部分,像广东号那样的巨舟有一尺半厚,而九江号也有一尺厚,鞑子船上的几斤重的炮弹砸在上面也就是给它挠挠痒。
安国军的炮弹就不同了,底层的火炮能发射二十斤重的铅弹,二层的火炮也能发射十五斤重的铅弹,加之沙船的船帮普遍比较薄,双方对射之下高下立判。
不多久,九江号便击中一艘敌船的炮窗,炮弹钻入后引起了剧烈的爆炸,进而又引起接二连三的大爆炸。
看着这艘燃起熊熊大火的船只,九江号又开始向西行驶——此时九江号在北边,敌船骚乱之下已经开始失去控制,在南风的吹拂下向北驶来。
“砰!”,九江号在行驶过程中又击中了一艘敌船的甲板面的船舱,强劲的动能将船舱撕开了一个大口子,这枚炮弹造成的杀伤力很是惊人,击中船舱后造成激射的木屑几乎将藏在船舱里的水兵全部杀伤!
就这样,九江号一艘船只竟然抵挡住了十五艘敌船的攻击,最后敌船见这艘大船发射的炮弹威力如此之大,纷纷躲避不迭,都划着船桨朝南驶去,准备去找另外十艘安国军船只的晦气。
安国军另外十艘船只取得的战果也不错,彼等分成了两支船队,每支五艘,由于有船桨的加持,可以自如地围着从东、西两边围过来的敌船进行轰击。
而九江号与敌船的距离拉远之后,此时便可以利用逆风进行之字形向南行驶了,逐渐接近敌船后又是一通劈头盖脸的轰击!
渐渐地,不断有敌船被击中船帮导致漏水、爆炸的事故发生,加上一开始安国军船只轰击甲板面时导致的爆炸,鞑子船队开始混乱了。
不过此时有几艘敌船见到李安国这艘大船发射的炮弹最为凶猛,便不顾炮火拼死划桨朝九江号冲过来,他们想的是,这么大的船只上肯定是敌人官衔最高的将领所在,若是能俘获它没准能转败为胜。
一共四艘大船从九江号的前后左右包抄了过来。
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九江号平时便有水兵三百名,炮手、桨手、水兵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名,船上的战兵也有一百五十人,其中火铳兵、钩枪手、刀盾兵各五十人。
这还不是最致命的,李安国现在在这艘大船上,跟着他出来的有两百亲卫,其中有一百人也在这艘大船上!
秦峰带的亲卫如今都是双手苗刀兵加短铳的配置,其中有二十人还配有大铜盾,自然是为了保护李安国。
四艘大船在靠近九江号的过程中被九江号击沉了一艘,另外三艘却依然加速靠了上来,李安国在千里镜里看得很清楚,敌船甲板面的战兵都趴在甲板上,准备靠上九江号后便开始扔出钩索夺船!
“大都督,要不我等向西行驶吧”,随船的千总提议道,西面那艘敌船已经被击沉了,正好是一个缺口。
“不了,让他们靠上来,抵近后发射最后一轮火炮后所有的战兵都到甲板上来”
“轰!”,行进中的敌船又有一艘被九江号击中引起了爆炸,不过这艘船只的鞑子还真是悍勇,依然驾驶着已经有些起火的船只向九江号靠来。
“砰!”,最终敌船有两艘贴近了九江号,双方船只贴近后发出的摩擦声十分渗人,而那艘中途爆炸起火的船只终于没能赶过来,连环爆炸让它最终沉入了海底。
九江号左右两侧各贴着一艘敌船,实际上敌船的长度不比九江号短多少,不过高度就不够看了,彼等想要夺下此船只能扔出钩索,然后沿着钩索爬上来。
“叮叮叮”,钩索钩住船舷的声音络绎不绝,鞑子一面将钩索系在自己的船上,一边沿着钩索向九江号上爬。
就在此时,九江号二层的火炮寨门调整角度后最后一次轰响了,由于两侧的火炮几乎同时发射,船只倒没有发生向一侧倾斜的景象。
激射的散弹几乎将敌船上的战兵清扫一空,如此近的距离,被散弹射中之后没有一丝生还的希望,几乎都是当场死亡的。
这时安国军的战兵反而沿着钩索纷纷跳到敌船上,最终俘获了这两艘沙船。
外海的杜虎部也遭到了从灵山卫、鳌山卫赶过来的敌船的夹击,鞑子为了“聚歼”这股“贼军”,还真是花了很大的本钱,山东各卫所的水师船只几乎都调到了此处。
不过杜虎有四十艘大船,无论是火炮的威力、还是水战的熟练程度都比刚刚组成水师不久的鞑子船队高明许多。
最终在夜幕降临之前,还是安国军大获全胜,鞑子船只大半不是被击沉、炸沉,便是被俘,安国军这边也有五艘小船不幸被敌军击中火药桶导致爆炸沉没。
此战,安国军水师击沉、炸沉敌船近四十艘,俘虏三十多艘,不过还是有二十多艘趁着夜色跑了。
由于敌人的火船将自己作为诱饵的新船以及等待修葺的旧船全部烧毁,倒让安国军省了不少事。
此战过后,鞑子在短时间里应该没有能力南下了,当晚,安国军的船队就在麻湾中间静泊,船上灯火通明,鞑子想利用水鬼施行那凿船之计亦不可得——麻湾正中无论从哪个方向游过来都需要十里以上,能游十里,接近安国军的船队后在潜下水的人不是没有,不过少之又少,何况这还是在中国的北部。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