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勇冠三军——霍去病 > 第五章《神使西归》
    刘彻刚放了他的自由,他就兴奋的迈着快步走向兰林殿。

    见到了卫青,霍去病这才算终于见到亲人一般,活气重回。又是一套陈旧的叙情演义之后,刘彻也来到了兰林殿,他不知怎么,就是很喜欢霍去病这个孩子,总感觉有自己年轻时候的样子。

    过了一会儿,简单的吃过午膳后,刘彻打算带着霍去病饭后去走一走,走着走着,就不知不觉的来到了天禄阁。

    刘彻想着,自己也好久没读过闲书了,一下便顿时兴起,拉着霍去病走了进去。

    “去病,你看看,喜不喜欢这儿?”

    霍去病抬头望了望这些高阁满籍,这里真是琳琅满目、浩如烟海。他呆眼望着,身体就在这藏书的宝库四游了起来。

    刘彻也不管着他了,他暂时也要寻找自由了,随便寻了一角,就钻了进去。结果一转角就看见了一个人。

    “东方朔?你怎么在这儿?”刘彻很诧异,这小子什么时候跑进来的,朕可没允许他进来。

    “这,陛下,臣也不知道啊,臣一觉醒来,就发现已经在这里面了。”东方朔行礼后,就怪口怪气回复着。

    “什么?没个正经。”刘彻没理他,回头在书架上翻找着竹简、羊皮、石书、铜文。过了一会儿,刘彻又问:“就你一个人吗?”

    东方朔沉声了一阵,最终还是开了口:“恩……还有司马相如大人。”

    这到令刘彻意想不到:“是吗?朕好久没看到他写的好词赋了。”

    “臣其实也可以写的一手好赋。”

    刘彻眉头一动:“你?”

    “当臣没说。”东方朔后便一言不发,沉浸在墨迹的海洋之中。

    另一边的霍去病,这儿翻翻,哪儿挑挑,都觉得没有什么太大的意思。别着嘴无聊瞎逛时,一卷泛霉点的羊皮图吸引了他的兴趣,于是他好奇的爬上架子,把它拿了下来。

    那是一份汉文帝时绘制的汉朝及周边邻域分布图。当他第一眼看见这物时,就被地图的魅力所折服了。

    后,他将地图展铺在地面,静静有味的看了起来。

    殿外的日晷针影飞快的转动着,殿内的上百白蜡烛也都已蜡炬成灰,汉宫秋夜又涂上了黄昏的颜色,

    阁内,霍去病的魂魄像被地图吸进去了一般,看了一天相同的内容都没有看倦。直到刘彻的声音叫他:“走了,去病。”

    “哦!”霍去病还是依依不舍。

    刘彻瞧了一眼地上的地图之后,开心的笑了:“来,喜欢就把它带回去,人是要敢去争求自己喜欢的事物的,不然以后,又生悔心。”

    于是,听到刘彻鼓动的霍去病喜悦的卷起了地上的地图,抱着就跟着刘彻出了这个黑室。

    宫外,飘飘长长的火烧云画满整个黄空,云如火烧,映射大地。将把快要睡去的大地染得红彤彤的。

    刘彻在路上问:“去病,你会武艺吗?”

    “会啊!我很厉害的。”

    “那朕怎么没看到你练过。”

    霍去病一下支吾起来:“皇宫太舒适……忘记了。”

    “那可不行,武艺不像其它,若不勤练,自将退废。勤练武才能敌万人。”

    “哦!知道了。”霍去病低头知错。

    “那,你给朕射一箭。”刘彻突然顿住,向霍去病说道。

    “这儿?”

    “嗯。”说完,刘彻一转身进了旁边武库,在昏暗的烛光下摸找出一把角端弓,拿出去,扔给了霍去病。

    霍去病从空一手接住,刘彻又扔过来一支箭,霍去病一手伸去,手滑了……

    刘彻笑了,又走到雕栏前,将一卷竹简放在上面,示意让霍去病把它当成靶子。

    霍去病先试拉了两下弓弦,然后站稳,箭上弦,抬弓,拇指扳动,中、食指相按,张弦,射!

    “咻”的一声,箭飞去而正中靶心,竹简被射飞出去,四散八块。

    刘彻这次倒被这小子的本事惊到了,这比自己小时候都要厉害的多嘛。他两步上去,手撑扶栏杆,去看竹简的尸体模样。

    突然,他哈哈笑了起来,转身走回去去抚摸着霍去病的头,说了一句:

    “大汉男儿应当如此!”

    之后,为了嘉奖这小子的英武行为,刘彻承诺等他14岁之后,就赐他做个宫廷侍中,随他同行。

    黄昏落,夜覆庭。

    公元前129年,皇后陈阿娇被废,巫女楚服有罪,腰斩于世,前皇后被赐后生永住长门宫,虽有千金纵买相如赋,想讨得皇帝的回心转意,但刘彻却不买这脉脉深情的账,顺便,叫司马相如也滚回成都去。

    于是这金屋之娇,最终落得个夜悬明镜青天上,独照长门宫里人的结局。

    公元前128年,卫子夫因生下首位男皇子,被立为皇后;卫青出雁门,攻匈奴,胜。

    公元前127年,战争导火索由于被刘彻点燃,匈奴疯狂的袭击辽西郡,掠杀渔阳两千多人。韩安国的军队被打败,韩安国患疾逝世。汉武帝令大将李息从代郡出发,向右支援渔阳。车骑将军自云中出发,明着支援李息,暗着却向左向西绕至高阙地区,直击河套地区,打得匈奴白羊王和楼烦王一个措手不及,斩匈奴人脑袋数千个,牵回了十万多头牛羊马。从此,河套地区黄河以南地区被汉廷占领,新设郡为朔方,学秦将蒙恬一样修筑国防长城。封卫青三千八百户为长平候,至此,卫青已经有六千多户人口的封地。

    其部下苏建有奇功,以一千一百户封为平陵候,修朔方城。

    公元前126年,这是个不一样的年份。

    某一个平静的夏日,大行令接到了一封边关传回来的紧急文书。上面说,边查时遇到一个自称是汉使的匈奴人。大行令十分重视,亲自上报给刘彻。

    刘彻叫人去考查,考查的人带带回了一通竹简回来。

    当刘彻看到第一个字时,皮卷便离手,重重坠地。

    骞?难道是他!

    刘彻腿一激动,一下直起身来。“咚”的一声,刘彻不小心把肘前的墨台弄翻了。墨汁四射,迸溅到刘彻脸上都是。春陀本想给主子擦擦,但是刘彻说了免了,耽误时辰。即下沼:

    迎汉使!

    ——

    今日的长安不同于往日,一觉醒来,那突如其来的热闹似炸开了的锅,比起以往凭空多出来了好几倍人,仿佛全长安的人都从屋里出来了一样,万人空巷以迎接汉使。

    只见眼前摩肩如云,踵足相踩。四街人海,连半尺路都挤不出来,人们都是互相挤着移动的。尽是人潮的长安,比那山海还壮观。

    汉使今归的消息全城皆知,霍去病也不例外,刚好今天正值他的空闲之日,他也衣一穿,打算去凑凑这个只有运有,不可强求的热闹。

    脚一出门,他看见的只有闹风冲来,没有半声点现,这一视而去的街上空静的就像午夜一样。

    霍去病走过这条只属于他自己的街,一转弯,再一条,又转弯,我的天!

    立入眼帘的是一长群比北京早晨地铁站还夸张的架势,光是那嚷嚷闹闹便就可直毁云霄了,再看那互相团挤人流留出的缝隙,恐是连老鼠都钻不进去,更别说霍去病自己了。

    霍去病摇头无奈,伸手进领口,扯出一个锦袋,用力一撕,向旁一扔,顿时宝石铢钱迸跳满一地,在金光的映衬下,泛着诱人的光。

    “你们看后面,谁的钱掉了!”霍去病冲空大喊。

    钱掉了!

    听到那个字,近旁所有人无法抵御的齐齐回头,一看,果然!

    兴奋的!顿时人人比投胎还积极的一下就扑了过去,一通狂抢!

    众人皆抢我独醒,霍去病向前挤过人群,终于占领了观景的绝佳位置。

    停下来正想对自己的“聪明杰作”得意小会儿之时,就向前看见一主一仆两舞勺少女对自己笑指讨论着,其中奴仆对小主人道:

    “你看那公子刚才,好有意思。”

    那小姐却不以为然切了一声:

    “只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有什么好稀奇。”

    还没等霍去病听清,抢完钱财的人潮又就涌了回来,光是挤声,就吵的人们想听什么也听不清楚了。

    这时,一队执戈的士兵从宫门内朝人群齐齐跑来,在这人山人海的大街上,硬生生被他们开出一条道来。

    再看这两行相拥,中间的笔直大道仿佛将要迎接着大汉的贵人到来。

    终于,北方的一丝光亮射了过来。去望向那空空大道的远方,隐隐约约浮现出4个人的轮廓。显眼的他,是衣裳褴褛,蓬头垢面的,就像流浪的乞者,但无论多么多么的不堪入目,都掩饰不住那深瞳中那无尽的喜悦,那回到祖国的赤子心啊!环顾四周的人儿,他不禁热泪满出。十三年!少年去访壮年回的十三年。

    刘彻一听到这个消息,在皇宫中翻箱倒柜:“给朕找最好最华丽的礼服!”

    刘彻的心情此时像回到刚授旨时,那份等待!多少年的等待。那份回忆!少年时的回忆!

    虽青春如溪水一般逝去,但我们,永记那份清澈。

    刘彻踏着快步亲自出宫去迎接他。匆匆步履,终于,他们相遇了。

    君臣遥见,只叹那无法弥补的过往,何理那无法掩饰的泪流,就让其在历史的画卷中自由的滴落吧,我只愿真情流露。

    随着风而去那瘦弱的背影,似乎透着岁月的沧桑,映着千古的光辉,随着刘彻,远去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