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庆业虽然是屯子里第一个盖楼座子的人,但他却不是第一个将泥草房推倒而盖新房的人。
早在1986年的时候,唐庆博就已经盖新房了,只不过他盖的就是那种红砖青瓦黄沙的房子,质量上没有唐庆业的结实。
虽然没有唐庆业盖的房子结实,但是他没有花唐庆业那么多的钱。不管怎么说,毕竟是新房子,住起来也比原来的泥草房舒适,在冬天的时候,门和窗不再往屋里钻冷风了,家里的人也不再像从前那样挨冻遭罪了。
自从唐庆业盖完房子后,屯子里的其他屯民也效仿起唐庆业来开始盖水泥砂浆的房子了,虽然也是红砖青瓦的结构,但是这样的房子质量要比黄沙做砂浆的房子结实多了,但是在造价上比黄沙砂浆的房子贵了许多。
屯民也都有一个唐庆业那样的想法,那就是这辈子也就盖一次房子,多花点钱就多花点钱,也比盖那种黄沙砂浆的房子强,至少在心理上有了一个很大的宽慰。
改革开放后,屯民们的日子都过的挺好,虽然只有少数人成为了“万元户”,但是所有的屯民的生活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手里都比从前宽裕了,不再像过去那样紧巴了,屯民们若是想买点啥也都舍得买了,想吃点啥也都舍得做了。
像这样的美好生活,过去在生产队的时候,屯民们想都不敢想,再或者说是压根儿就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吃穿用什么的都不愁了。
屯子里的一个老屯民常说,能过上今天这么好的生活,这一切都要感谢,如果要是没有他实施的改革开放的政策,屯民们还得继续过过去的苦日子,所以,老的屯民才会常说感谢的话。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话一点不假,确实很有道理,如果经济发展不起来,那其他的一切就都无从谈起了,就像这个屯子的屯民一样,手里要是没有钱,何来盖起的新房子?何来那些好吃的好穿的好用的?
当然了,国家的政策总是为民着想的,党和国家的领导人也在千方百计的想办法,让全国各地的人民都过上好日子,都能富裕起来,真正的实现国富民强!
这个时期,屯民们盖起来的新房子像雨后的春笋一样,一座座拔地而起,使原来破旧落后的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屯民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到心情舒畅,感到日子越过越有奔头,将来会越来越好!
就像春天来了,春风吹过柳枝,柳枝就开始吐绿一样;就像春风吹过小草,小草就抬起头仰望天空然后在大地的怀抱里尽情的徜徉一样;就像春风吹过花儿,花朵就开始争相斗艳起来一样……
总之,改革开放就像春风一样,吹过了这个小屯子,屯子里正孕育着勃勃的生机蓄势待发一样,到处洋溢着喜庆和幸福的味道。
每个屯民的脸上都流露出自然的甜蜜的微笑,这样的微笑里包含了从过去苦日子到现在好日子的经历;包含了从小小的美好生活到更大幸福生活的追求……
屯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不论男女老少,个个儿都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他们个个儿都喜上眉梢眉开眼笑的。试想,换作是任何一个人过上了这么美好的日子,谁能不欢笑谁能不幸福?
答案是肯定的,每个人都会感到开心幸福的!
改革开放的脚步不停的向前走动,而时光也在悄无声息的流逝,转眼,唐同明上了初一,唐同秋上了五年级,而唐庆业和刘玉花在两个孩子慢慢的长大后,他们也步入了不惑之年。时间就是这么快就是这么不抗混,婴儿总会长成少年,而青年也会变成中年,中年则会一步步的变成老年。
在唐同明升入初中前,他在读六年级的时候,每天的学习生活与以往不一样了,那时候为了升初中,班主任每天都会出一些题,然后用油墨印刷出来让班里的学生做卷子。
那时候,唐同明的字写的很工整,于是班主任便让唐同明刻卷子的底板,然后放在油墨机上印刷出来。
刻卷子其实就是把蜡纸上放在一块带有细纹的钢板上,然后再用一个类似锥子的笔在蜡纸上去写老师事先准备好的练习题,写完后,蜡纸上就会留下刻画后的痕迹,再把蜡纸安装到油墨机上,用像刷涂料的滚刷在蜡纸上轱辘一遍,下面的白纸上就印出了题目。
每次印刷时,唐同明的手上就会沾染上油墨,有时衣服上也崩上了墨点儿,洗不掉了。
虽然很脏,但是唐同明却喜欢做这件事,因为当全班同学在做他印出的卷子的时候,唐同明的心里有一种成就感和自豪感。
升入初中后,学科增加了很多,小学时没有的英语、代数、植物、物理等课程都增加了,让唐同明感到了学习的繁重。但是他的小脑瓜儿很聪明,老师在课堂上讲的知识他都能学会,所以,他学的很轻松,并且得到了老师的夸赞,让他当了代数课代表。
小学原班的同学升入初中后开始打乱重新分班,现在的班级里只有几名是小学的原班同学。
虽然大部分同学都是陌生的面孔,但是好在他们都很年轻,很快就熟悉了,并且还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最让唐同明意想不到的是,他的五叔唐庆柱教他美术的课程,使唐同明在学校里淘气的本性收敛了许多。
因为他在班里和学校里的表现有人监督了。他的班主任知道美术老师这个同事的侄儿在自己班里,唐同明的表现如何他总是要跟美术老师说的,所以,唐同明很顾忌这方面的原因,他刚开始的时候还是收敛了许多。但是,好景不长,唐同明收敛了两个月后,他淘气本性的狐狸尾巴又显露了出来。
他和新认识的同学开始结帮成派的与其他班级的同学有了打架斗殴的行为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