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五岳擎天录 > 第六章 一饮一啄,祸福难消受
    炼丹师在五岳大陆上是一个特殊的存在,同品级炼丹师,地位远高于修者道修和武修。毕竟炼丹师炼制出的丹药各具效用,对于修者至关重要,甚至相当于第二生命。怀揣丹药,生命就会更有保障,甚至生死一线皆系于此。

    和别人对战之中,若拥有快速恢复灵力的丹药,自然胜算大增。对战受伤伤,甚或伤了神识,就必须及时服用丹药,否则极有可能落下后患。

    李业之所以不能修炼,就是因为旧疾在身。

    对于修者来说,对修炼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不能继续修炼,怎么看都是极其不能忍受的事情。

    此外,丹药更加神奇之处,在与它对于修炼的裨益上。能够修炼的修者,自然是极其幸运的,但修炼之途并非一帆风顺,不论是修道还是修武,总会有各种各样的关隘和瓶颈。

    有人终其一生,也只能停留在人谷境之下,不得其门而入。也有一些看似天纵奇才,数十年间就到达了人元境巅峰,仿佛一步就能跨入地阶,脱离绝大多数修者成为真正的高手,可却是直到耗尽寿命,也未能再进一步。

    对于这些关隘瓶颈,丹药是目前公认的唯一有效且几乎无害的解决途径。虽然不是服下丹药就能突破,但是丹药增加突破瓶颈的几率,却是人所共知。平日里修炼之中,丹药辅助也是唯一能够加快速度且基本没有副作用的方法。

    丹药既然具有此功用,炼制丹药的炼丹师自然就炙手可热了。仿佛是天道的缘故,也仿佛是冥冥之中造物主自有安排,恰恰就是如此炙手可热的炼丹师,却因为炼丹术本身的原因,极其稀缺。

    莫看张大师在徐道面前如此低姿态,若放在南阳城中,也是呼风唤雨的大人物。

    徐道的炼丹承自徐福,而徐福的炼丹水品,连徐道也没有一个具体认知。至于传承,徐福更讳莫如深。徐道只偶尔从徐福那里听到几个有关的字节,却越发疑惑。

    “医家……”

    “祖师爷扁鹊,天阶炼丹师……”

    徐道曾旁敲侧击的问过徐福,却是收获寥寥。为免引起怀疑,徐道也就把疑惑藏在了心底,不敢再提。

    让徐道欣慰的是,苍天在修道上耍了他一记,在炼丹术上却是毫不吝啬。

    炼丹师之所以万里难挑一,根本的原因在于神识。若是普通修者的神识强度是一的话,炼丹师需要三以上的神识强度才能掌控炼丹术。

    要说徐道有独一无二的特殊经历,神识强于普通人也可以理解。可他的神识强度居然比普通人强大了不止一星半点,不仅徐福感到欣喜若狂,就连徐道自己,也有些措手不及。

    对于他神识强度的问题,徐道总不经意想到小鼎。

    在他的记忆之中,一些极其飘渺的片段,白光,时空乱流。小鼎和他,即将被吞噬瞬间,仿佛都感到了危机,不自觉的相互共通。共通只是一种感觉,而感觉来自于灵魂,来自于神识……这些记忆之中,小鼎仿佛是拥有灵魂的。

    不论徐道神识强大的原因是什么,能够成为炼丹师,总是令他狂喜的事情。徐福自然也倾尽所有,不遗余力。

    本身天赋够高,加上徐福名师高师倾囊相授,徐道在炼丹术上进境极速。不论是将来复仇,还是亟待解决的丹田问题,炼丹术都是极重要的本钱。更重要的是,他身为二品炼丹师,只有他自己知道,就连李业,也只是隐隐知道徐道外出的目的,却不知道更多东西。

    隐藏着的、旁人未知的二品炼丹师的身份,对于徐道来说,是目前最大的依仗。

    收回思绪,面对一脸恭谨的张大师,徐道有些哭笑不得,此人居然想要拜他为师!

    张大师抛开一副仙风道骨不要,抛开他已经七十多岁的年龄不要,脸上只剩下恭敬之中的哀怨,就那样看着徐道,可不是好玩的。一名白眉白须的老者,一出现在徐道面前,就只剩下恭谨的哀怨,任是徐道两世经历,也有些受不了。

    徐道不动声色,颇为无羁的摸了摸鼻子,一派冷漠:“今晚的拍卖会,都有何物?”

    “您交代的那些药材和材料,均是三品以上,在南阳城着实少见的紧。这半年间拍卖会,总共就出现两次,也都被您买了下来。只是……”

    看到徐道有些好奇的神色,张大师颇为自得振奋:“今晚却是稀奇,三品赤月焱和三品苍极草竟同时出现!更为难得的,居然有二品武修丹!若非您就坐在我面前,我都怀疑是您炼制的了。二品丹药除了像您这种炼丹术极其精湛的二品炼丹师,就只有三品炼丹师才能炼制了!”

    徐道勉强压抑住激动的心情,轻轻点头,装作淡淡然:“勉强可用,一会儿我会买下来的。不过,我的灵石不够……丹药可否?”

    张大师自然忙不迭的点头,即便不能拜徐大师为师,观摩他炼制出的丹药,也是益处多多。只是,徐大师要二品武修丹干嘛!那可是只对武修才有用的丹药。

    莫非徐大师是想研究一二,自行炼制。毕竟炼丹师对于丹药是情有独钟的,更何况是炼制起来极为困难的二品丹药!

    张大师却不知道,嘴上说勉强可用的徐道,已握紧了拳头:“志在必得!”

    却说另外一边的少女笼在黑纱斗笠中,在老妪四处探寻警惕的目光包围下,进入了这间黑夜之中热闹非凡的店铺。两名锦衣护卫,在老妪的示意之下留在了外面。

    少女四处打量,仿佛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好奇。老妪却总提醒她莫要张望,莫要招来目光。

    老妪一路唠叨着,穿过灯光微弱的走廊,上了楼梯,到了顶楼,进入了一间灯光摇曳,却让人感觉很舒适的包厢中。

    刘管事殷勤的推开窗户,却是一片豁然开朗的景象,让那名少女很是雀跃不已。直到此时,刘管事才确定,这名笼罩在黑色披风和斗笠中的人,是一名少女。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