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的东方有着一片幅员辽阔的大陆,名曰真周大地。生活在真周大地上的人类经过数千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近百个生活形态、思想文化各异并居住在不同地域的部族。
后来,随着部族的不断扩大,又逐渐发展成了众多大大小小的国家。
一千年前,一种被叫做“晶源”的高能能量物质被人类发现。晶源是一种类似于水晶一样的天然能源,可炼制成固态或液态形态,在人类生活中应用甚广,可极大地促进人类的社会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和满足军事需求,具有无可替代的优越性。
只因自然界的天然晶源很少,也很难收集储藏,需要从晶源矿脉开采原料提炼而成,且生产晶源的工艺非常复杂,所以晶源在当时无法普及,只有少数的几个大国才有能力制造和生产,但也只限于小规模的生产。
由于晶源的珍贵,因而少数的几个有能力生产晶源的大国都把生产的晶源用于军事领域,如制造最原始的晶能炮,用以捍卫国家安全和扩大国家疆域。
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晶源的关键技术得到了突破。七八百年前,晶源终于在广袤的真周大地普及开来,被各国广泛应用于民用和军事领域,人类的生活水平因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往往会催生人类野心的爆发。晶源在真周大地普及后不久,一些国家为了获得更多生产晶源原材料的矿脉和扩大国家疆域,终于开始发动侵略别国的战争。战火不断蔓延且愈演愈烈,随着当时最强大的几个大国相继参战,战火终于席卷了整个真周大地。
大国在战争中因其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往往起到主导战争的作用。真周大战数年之后,战况逐渐被几个老牌大国所掌控,它们分别是由守阳部族领导的天宁国、由上月部族领导的静原国、由人康部族领导的黑木国、由蛮奴部族领导的多鸣国以及由戍牧部族领导的沙藤国。这些大国不断吞并实力比自己弱的小国和其他部族,在真周大战后期形成了五大国鼎立的局面。
在这些大国当中,又以天宁国和多鸣国最为强大。天宁国国力强盛、国土辽阔,军队纪律严明、战术多变、兵将武术修为高,在大战中所向披靡;多鸣国则以凶暴、残忍著称,战争武器先进,奉行灭绝政策,大战中被其击败的国家军民大都难逃被屠杀殆尽的悲惨命运,因此多鸣国在真周大地上臭名昭著,人人谈之色变。
真周大地经过数十年战火的肆焚,大战终于快要接近尾声了。数十年战火几乎把真周大地历经几千年才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文明燃烧殆尽。很多参战国的领导都对数以亿万计的生灵遭受涂炭和文明遭受摧残覆灭感到痛心疾首,开始纷纷要求通过和平的方式结束战争。
五大国中除了多鸣国外其他四国都答应通过谈判的方式和平结束历经五十年的真周大战,并在各大战场上偃旗息鼓、逐渐撤兵。唯独多鸣国投入战场的军队不撤反增,依然不断发动大规模的战争活动,令四大国疲于应对。
多鸣国如此积极地继续蔓延战火的原因是其提出的四大国归顺于它,整个真周大地由多鸣国一国领导,其他大小国家都要附属于它的停战条件遭到四大国一致严拒。鉴于多鸣国凶残、好战的国民本性,这样的停战条件四大国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接受,只能各自与多鸣国展开消耗战。
都说“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大战末期,四大国早已临近瘫痪,军民更是厌倦战争,斗志早已不在,身心也极其疲劳;多鸣国则正好相反,它对夺取真周大地的领导权志在必得,好战之心十分激昂,斗志正如日中,因此四大国对多鸣国的战争屡屡失利。
迫于多鸣国强大而恐怖的攻势和残忍的战俘政策,黑木国和沙藤国终于承受不住压力而选择战争中立,也因此终于可以从无休无止的战争泥潭中脱身,得以一丝喘息的机会。
少了来自黑木国和沙藤国的军事压力,多鸣国的斗志和气势更加旺盛了,它把主力部队全部投入到对天宁国和静原国的战场上,致使两大国在各自的战场上节节败退,最终败迹越来越明显。
为了斩断多鸣国称霸真周大地的魔爪,在多鸣国即将攻破静原国国门之际,静原国高层领导经过协商,主动向相邻的天宁国提出建立两国军事同盟,包括两国建立统一的疆界,并把最高领导权交给天宁国,共同抵御多鸣国的肆虐。
天宁国对于这样的建议自是求之不得,马上便答应了,随后两国军事同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来,战斗能力也随之成倍提升,并迅速把多鸣国的强大攻势压制下来。
多鸣国由于远线作战,物资匮乏,补给不便,突然杀出的两大国军事同盟还差点把眼见就要成功夺取真周大地的领导权的美梦化为泡影,多鸣国高层领导气急败坏、愤怒不已,但同时也明白到战争已经到了最后时刻,不容再拖。于是为了给前线主力部队提供补给,多鸣国高层命令后方部队沿途突袭了多个大小国家,其中就包括人康部族领导的黑木国。
黑木国由于刚刚结束百年大战,全国军民紧绷的神经松了下来,正在疲惫不堪地收拾战争残局,完全没有料到多鸣国会那么快再次发动战争,而且是闪电般的突袭,黑木国完全没有招架之力,很快便全国沦陷,成为了多鸣国的前线补给站。
有鉴于黑木国的遭遇,沙藤国考虑到多鸣国可能随时也会向自己下手,于是放弃了中立的虚伪面具,主动加入到天宁国和静原国的军事同盟中来。由此真周大地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两大军事阵营最终形成了,最后的大战也终于拉开了帷幕。
两大军事阵营之间的大战又持续了三年多,双方物资和人员损失都非常严重,但依然难以分出胜负。以天宁国为首的军事同盟虽然部队庞大,在人数上要优于多鸣国,但却疲惫不堪,少了对战争的激情,斗志不高;多鸣国虽然军队人数处于劣势,但战争激情依然高昂,对真周大地的领导权依然志在必得,而且战争武器十分先进,所以多鸣国在最后大战中逐渐处于上风。
为了尽快结束这场空前大战,尽量减少损失,天宁国联合静原国和沙藤国的高层领导经过多次十分慎重的会议,最后决定在战争中启用天宁国的终极武器——洪荒巨神。
洪荒巨神是高达两三百米的超级巨人,是真周大地最高科技的代表,是天宁国上古先辈最高智慧的结晶,更是至高无上的力量的象征。
天宁国启用洪荒巨神后整个真周大地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单多鸣国遭到军队被击溃、首都被摧毁的灭顶之灾,就连静原国、沙藤国,甚至是天宁国自身都在洪荒巨神的肆虐中损失惨重。也正是因为洪荒巨神的这种不分目标、不分敌我的毁灭性攻击的特性,所以天宁国才没有一开始就启用洪荒巨神,要不是到了最后关头天宁国还是不会愿意动用这个毁灭性机器的。
多鸣国在遭到灭国之灾时他们高层领导意识到再想要夺取真周大地的霸权已经是不可能的事了,于是果断性地决定带领整个蛮奴部族实行举国大迁移。迁移的目的地是位于真周大地东南方向上的一座大岛屿,名曰良桑岛。虽然迁移过程异常艰辛,老弱病残死伤殆尽,但最终也总算保住了蛮奴部族的种脉,不至于真正亡国灭种。
良桑岛并不是无人岛,岛上居住着数十万尚未开化的土著。
蛮奴部族虽然遭受重创,能力早已不能与昔日相比,但其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严明的治国纪律以及高素质的作战部队等压倒性优势注定了蛮奴部族绝对不会屈服于土著的领导。
蛮奴部族迁移到良桑岛后不久就又恢复了凶残、好战的本性,他们发现良桑岛蕴藏着丰富且精纯的生产晶源原材料的矿脉,于是开始大量生产晶源。生产出来的晶源首先被应用在开发战争武器上,他们用战斗来不断打击土著的领导权,并逐渐瓦解土著的势力,大量屠杀土著人民,血腥与暴力在这个以往宁静、和平的美丽岛屿弥漫开来。
良桑岛在蛮奴部族的蹂躏下,以往的宁静、和平一去不复返。由于实力的悬殊,蛮奴部族最终成功夺取了良桑岛的绝对领导权,于是便再次建都立国,国名则依旧沿用“多鸣国”。
良桑岛土著从此就真的是过上了暗无天日的日子。多鸣国重新建国之后对良桑岛土著实行高压政策,规定整个良桑岛都是多鸣国的领土,只在岛屿北部划出一小块地方供土著生活,全岛的所有土著都被赶到那一小块地方集中居住,并且勒令土著不能随便越过规定的界限,违者格杀勿论。就这样蛮奴部族成了良桑岛上真正的主人。
多鸣国对良桑岛土著惨无人道的高压政策并没有真正征服他们,换来的是每隔一段时间土著们就会对多鸣国发动暴力起义,但每一次都被多鸣国残暴地镇压下去。但这样的暴力起义周而复始,数百年来从未断过,虽然每次都以失败告终,并为此付出惨重的代价,但土著人民依然锲而不舍地坚持着。也许他们是想用这样的方式来维护自己在良桑岛上最后的尊严。
相比于良桑岛土著,多鸣国的野心则要复杂得多,他们可不会忘记天宁国带给他们的耻辱,更不会放弃称霸真周大地的野心。之所以继续沿用“多鸣国”这个国名,就是为了不让后代忘记自己的先祖是怎样被赶出真周大地的。他们要自己的后代永远记住被赶出真周大地的耻辱,要以重新回到真周大地,彻底灭亡天宁国和静原国,真正夺取真周大地领导权为最终目标。
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多鸣国制订和实施强国战略,大力发展科技,鼓励生育,提升战斗水平等等。然而多鸣国所遭受到的重创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复原的,这必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可以为人们所知的是多鸣国与天宁国之间的宿仇不会因时间的推移而变淡和消失,这两个宿敌之间的争斗就算绵延千年之久也没有要停止下来的迹象,但是千年之后的世界究竟会发展成什么样又有谁会知道呢,只能说,天宁国与多鸣国之间的斗争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