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盛是天宁国的首都,位于天宁国的东南部,是天宁国乃至整个真周大地最大的城市,经济和军事实力强大不说,单是天宁国中央政府所在地的这一名头就已经是其他城市所望尘莫及的。
天宁国中央政府位于济盛的中心地带,最明显的标志性建筑便是那看起来仿佛高耸入云的穿云城。
穿云城高达五百多米,分为一百层,是真周大地上最高、最宏伟的地标性建筑,形状有点像拔地而起的春笋,通体镶以四米见长、两米见宽的翠绿色半透明玻璃砖块,因而整座穿云城犹如一座由翡翠和玛瑙镶嵌而成的城堡一般,美丽和壮观得令人眼睛生疼。从地面上仰望穿云城,有种高耸入云,望不到头的感觉,“穿云城”也因而得名。
除了穿云城外,中央政府还包括十字长廊、金三角、六芒星城等不同职能的宏伟建筑,这些建筑无一不彰显着中央政府至高无上的权力和不可触犯的威严。
在穿云城的第五层,一间名为“雍和殿”的富丽堂皇的大殿堂中齐聚了三百多人,有男有女,但无一例外都身着华丽锦袍,头戴精美冠帽。
“雍和殿”十分宽敞,占了穿云城的大半个第五层,殿内以金黄作为主色调,四周墙壁上辅以精美玉石雕饰,充满了高贵的皇家气息。
距离地面二十多米的天花板的中间是一个巨大的圆形晶源灯,直径达到五米多,其他地方则是直径只有一两尺的小晶源灯,但胜在数量众多,如繁星般镶嵌在天花板上,和巨型晶源灯一起发出柔和的白色光芒,把整个“雍和殿”照得明亮通彻。
在周边玉石雕饰下方是一级一级呈阶梯状分布的白玉台阶,台阶分三面向下汇聚,每一级台阶都有两米多宽,并在各级台阶上摆放着五百多张金丝楠木桌案,那三百多名华丽锦袍之人则分别坐在桌案后面。
在三面台阶之外的另一面则只有一个一米多高,长约十米宽约五米的白玉高台,高台周边雕刻着龙凤嬉戏的画面,栩栩如生。高台上是一张紫金玉雕塑而成的巨大王座,王座靠背上盘旋着两条左右对称的纯金打造的金龙,至高无上的气势呼之欲出。
王座背后距离地面十米左右的墙壁上是天宁国历任主帝的漆金人头浮雕,包括当今主帝在内总共有十七位,每一位头像都神情肃穆,无不彰显帝王风范。
此时紫金王座上正坐着一个年约六十岁,身材高大,头戴王冠,身着雕龙黄袍,皮肤白皙,脸上无须,但却有着数道明显老年纹的男人。此人正是天宁国当今主帝守阳臣。
这时的守阳臣正一脸严肃地听着王座高台前不远处的一名身披铠甲的武将的报告。
周边台阶上坐着的那三百多锦袍盛装之人便是天宁国的文武大臣,他们的目光也几乎全都集中在台下武将身上。
武将报告完毕之后向守阳臣拱手弯腰敬了一个礼,然后便一动不动地站在原地。
守阳臣听完武将的报告后眉头皱了起来,沉思了片刻之后悠然地开口了。
“这么说时隔数年之后,我们的这位千年老对手又开始蠢蠢欲动了?”
“恐怕的确如此。”
武将丝毫不犹豫地回应。
“大将军有什么对策吗?”
守阳臣语气平淡地问道。
“大将军命令戍边部队全面进入战时待命,并亲自带领密探小队出海侦察,相信很快就会有结果。另外他希望济盛也要重视多鸣国此次的举动,最好是玄总帅和上月统领方面也开始做好应对的准备,因为他认为多鸣国此次的行动是蓄谋已久的正式入侵。”武将神情严肃地说。
武将的话刚落,惊惶的讨论声便在那三百多大臣之间骤起。需要天宁国最强的两个军队做应对准备,如果不是在十分危急或是举国大战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是根本无需玄承继和上月连华的部队同时准备的,因此也难怪那些大臣会如此惊惶。
“众卿家对于此事有什么看法?”
守阳臣等议论声平静下来后,扫视了众大臣一眼并向他们征询道。
“禀主上,微臣觉得此事会不会是守阳大将军太过于多虑了,毕竟多鸣国以前就经常用这样的伎俩来刺探我们的军情。”一位满脸灰白虬髯,身材高瘦,身穿青色官袍的老年大臣回应道。
“既然守阳大将军如此郑重其事,相信他必然是感受到了此事的危急和严重性,微臣以为应当按大将军的对策行事。”一名身着红袍的中年大臣反驳道。
众多大臣就多鸣国入侵这件事纷纷发言,各抒己见,最后认为此事十分严重,应该按照守阳天原的对策应对的大臣和认为此事跟多鸣国以前的骚扰性入侵一样,无需太过担心的大臣数量上竟差不多。
守阳臣听完大臣们的发言之后,把目光放在了在王座高台右边两三米外的另一处小高台上的一人身上。此人同样坐在紫金玉雕座椅上,虽然这张紫金玉座椅同样精美异常,但在靠背上却没有纯金龙雕,座椅本身也比王座小上一号,座椅前倒是和王座一样没有桌案。即使是这样也可以非常清楚地看出坐在此座椅上之人跟三面台阶上坐着的大臣在身份上有着明显的区别。
坐在这张紫金玉雕座椅上的是一位五十岁上下,身材高瘦,目光犀利,鼻梁略高,双颧突出,下巴带着一捋修理整齐的山羊胡子的大臣。此人身着金黄、赤红两色官袍,严格说来他的身份并不是大臣,因为他是天宁国的副帝上月毂冢,是仅次于主帝守阳臣的存在,真正意义上的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榖冢,你对此事是怎么看的?”守阳臣向上月毂冢询问道。
“我认为王卿家说得对,自从数百年前的真周大战中,多鸣国被洪荒巨神击溃逃到良桑岛去之后便实力大减,元气大伤,后来也前前后后发动了数十次侵扰,虽然其中也不乏多次规模较大的入侵,但无一不被我们轻松击败,所以相信此次他们同样掀不起什么大风浪来。”上月毂冢略一思索之后回答道。
守阳臣听完后不置可否地点了点头。
“副主分析得不错,但微臣认为经过如此久的修养生息,多鸣国恐怕早就元气尽复,甚至比以前更强大了也说不定。我们知道多鸣国数百年前就逃到了良桑岛,但良桑岛究竟多大,岛上资源如何等信息我们根本无从得知,这数百年来多鸣国的进展情况我们也根本不清楚,虽然我们一直以来都有派遣侦察部队前往良桑岛侦察情报,但几乎都是有去无回,少数几个回来的小队带回的信息也基本是无关紧要的,说不定现在多鸣国已经有了和我们主力部队一战的实力。我们不清楚良桑岛的情况,反倒是他们通过数十次的侵扰掌握了我们很多重要信息,此次确实有可能是多鸣国在掌握我们众多情报的前提下发动的蓄谋已久的入侵大战,微臣认为我们不得不重视。”
说话的是一位坐在王座高台前十米左右的一张靠右边的金丝楠木桌案后的大臣。这位大臣所在位置跟其他在台阶上的大臣同样有点不一样,他所在的金丝楠桌案在三面台阶之前,是单独存在的,他面前的桌案也比台阶上其他大臣的桌案要大点并精美点。
此大臣三十来岁,身材中等,但给人一种十分健硕的感觉,脸上无须,肤色偏黄,神情严肃,似乎不苟言笑,一对浓眉甚为突出;头戴蓝色冲天冠,身披黄蓝两色兽雕官袍。
“右辅相所言也不无道理,但玄总帅带兵镇压沙藤国的挑衅,上月统领同样专注于应对共济会和猎杀同盟的骚扰,此时让他们分心于多鸣国的侵扰恐怕也不太稳妥。”上月毂冢思索了一会后对那黄蓝官袍的大臣说道。
那位被上月毂冢称为“右辅相”的大臣便是“真周五神”之一的房正轩,与另一位“左辅相”,同样拜身“真周五神”之一的上月婺共同组成主帝守阳臣的左右手,身份地位仅次于副帝上月毂冢。
“以玄总帅和上月统领的威能,镇压沙藤国的起事和共济会、猎杀同盟等宵小并不困难,微臣觉得还是很有必要让他们两位了解如今的多鸣国动态,及时作出准备和防范,毕竟这一次守阳大将军如此重视,相信不会是多鸣国的简单骚扰。”
说话的是与房正轩所在右边位置相距四五米处的左边位置上的上月婺,即“左辅相”。
细看之下,上月婺的穿戴跟房正轩十分相似,只是冠帽和官袍上的颜色略为不同,房正轩的冠帽是蓝色的,官袍是黄蓝两色,而上月婺的冠帽是紫色的,官袍则是黄紫两色。
上月婺大约四十岁,身材高瘦,跟上月毂冢相似,脸上同样无须,皮肤倒也白皙,双眼稍小,嘴唇略薄,面部表情始终平静、波澜不惊,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智者形象。
“稍后我会修书一份,庞将军带上我的文书赶回外海边境交给大将军,让他继续密切注意多鸣国的动向,始终保持向济盛递交最新情报。文阁部则以我亲笔名义负责将此事通报玄总帅和上月统领二人,务必详细。”守阳臣在听完众臣的建议后沉思片刻,便下达了此番命令。
“臣遵命”台下的庞姓武将以及文阁部的大臣同时领命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