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女生小说 > 长安少年谣 >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两个医女却有些犹豫,看了眼武慧儿,其中一个年级稍长的医女向高平王妃微微欠身,然后微笑问道:“不知郡主伤了何处?”

    武慧儿指了指自己肩膀地方。

    年长医女笑了笑,犹豫地看了眼高平王妃,见高平王妃没有任何表示,又无奈地看向武慧儿,问道:“既如此,郡主觉得去哪里查看伤势方便?”

    高平王妃冷笑道:“还要去哪里,就在这里看。”

    两个医女更加为难了。这里是亭子,四面都对着园子,且不说附近还有随侍的侍从。即便没有,也难保不会有人路过。武慧儿上在胳膊上,要查看的话,必然要解衣,在这露天之地,岂不是有损郡主名节。两个医女听了高平王妃的话,心里都知道高平王妃又在想着法子折腾慧娴郡主,两人面面相觑片刻,最后都低了头不敢说话了。她们不能公开违逆高平王妃,也得罪不起武慧儿,只能装聋作哑。

    武慧儿冷冷看着高平王妃,片刻后忽然笑了笑,淡淡道:“我知道母亲不喜欢姑母,所以也不喜欢我,我虽然难过,不过也从未怨怪过母亲。母亲亲近韦氏表姐,我也并无意见。不过今日之事,母亲,女儿实在是伤心了。就算母亲不喜欢我,看在陛下和宁王殿下的面子上,也不该如此,毁了我的名节,真的就能让母亲如此开心吗?”

    高平王妃倒不是想毁武慧儿名节,只是觉得武慧儿受伤是装的,所以才想当众查看伤势。她也知道武慧儿不可能让人当众查看,所以才会咄咄相逼。最重要的是,外面的人听不到凉亭里的对话,至于这两个医女,是她信得过的人。高平王妃想得是,武慧儿被她如此逼迫,应该会恼怒,激怒之下动手也是有可能的,凉亭外的人听不到里面的对话但却能看到里面的情形,一旦武慧儿动了手,那就说不清楚了。不过武慧儿的反应倒是出乎她的预料,如此平静,毫无发怒的迹象。

    看到她神色忽而冷漠忽而又笑意艳艳,高平王妃心里倒是有些不怎么安定了,觉得今迫的应该够了,武慧儿的脾气,她多少还是知道点的,只要闹得不太过分,她不会计较,一旦计较就不会轻易放过。

    高平王妃想了想,脸上的表情稍微放缓了些,但也没有表现得太过热情,太热情就有示弱的嫌疑了。淡淡瞥了武慧儿一眼,高平王妃脸上并无太多表情,只是淡淡道:“是我考虑不周了。不过你也未免想得太多,我也是一时想得不够周全,怎么到了你嘴里就像是故意要毁你名节了?我是你母亲,毁了你我有什么好处?还牵扯出武妃娘娘来,你这些混账话要是传到圣人耳朵里,你要圣人怎么想?你这是要逼死你阿娘吗?”

    武慧儿微微勾唇:“是啊,我也想不明白,毁了我,母亲究竟有什么好处?”

    两个医女还在一旁站着,武慧儿也不去理会她们,反正都是高平王妃的人,这里一堆韦家人,要是要传闲话,多她们两个不多少她们两个不少。

    高平王妃倒是没有动不动发怒了,只是慢慢放下了茶杯,看着武慧儿:“你从来都是这样想我的,所以我也心冷了,懒得为你费心。”说完自嘲地笑了笑,然后回头看了眼韦茜娘和韦轻若,幽幽叹了口气,“好在我韦家还有这么几个孝顺听话的女孩儿,还时时愿意来陪我说说话。我也不是不知好歹的人,她们既对我有心,我也少不得为她们谋划一番。”

    武慧儿莫名其妙看了她一眼,虽然不知她葫芦里卖得什么药,但想必是没什么好事,不然怎么会叫她过来。

    武慧儿不接话。高平王妃想必也没想过要武慧儿接话,自己装模作样黯然伤神了一会儿,然后矫情地拿着帕子擦了擦眼角:“二娘,当年撮合你和武信,如今我心里是后悔得很。”

    韦茜娘摇摇头道:“姑母,这事不能怪你。是我与三表弟没有这个长久的缘分。”虽然这样说着,脸上却还是有些伤感,眼里也浮现的泪光,“只是,可怜了蕴儿,我许久没有见过他了,不知他好不好。”

    高平王妃擦着不知有没有的眼泪,声音都有些哽咽:“蕴儿倒是个好孩子,我也许久没见他了,听说他阿爷把他送到乾安寺去了。”

    韦茜娘闻言似乎有些惊讶,怔怔看着高平王妃,诧异道:“乾安寺?怎么会送到那里去?蕴儿是犯了什么错吗?”

    武慧儿可不相信韦茜娘不知道武蕴被送到乾安寺的事情,不过看她演得那么认真,还不知她们要做什么,她也不想去戳穿。

    高平王妃摇摇头:“我哪知道,他们几个的事情,连他阿爷都不说,又怎么会跟我说?”

    这话里的意思,还是在强调他们兄妹几个眼里无父无母。

    韦茜娘见武慧儿还是不接话,只能转过头来,看着武慧儿,梨花带雨一脸凄楚的表情:“郡主,蕴儿可是犯了什么错?”

    武慧儿摇了摇头:“没有,蕴儿很听话的。”

    韦茜娘愣了愣,然后仍旧一脸凄楚又不解地询问:“那为何要送他去乾安寺?”

    武慧儿一脸不解地表情看着韦茜娘:“为何?不为何呀,是他自己非要跟着我去的。他就喜欢跟七兄念书,虽然呆了点,但也不是什么坏事。表姐何必作出如此神色来,倒好像我虐待了蕴儿似的。”

    韦茜娘讪讪笑了笑,抬头看了眼高平王妃。高平王妃也是微微有些愣神,皱了皱眉道:“蕴儿才多大,什么喜欢不喜欢的,分明是你们不想照看他,才把他放到七郎那里去的吧。你们要是实在不想照看他,就把他送到这里来。”

    武慧儿笑道:“母亲说得什么话。我们怎么会不想照看他,我跟二兄都很喜欢他呀,二兄还说蕴儿聪明乖巧,是个念书的好苗子,每日都带着他念书。听说他要去乾安寺还很舍不得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