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子,我想出去了,去外面看看。”
“外面有什么好的,会死人的。”
“死了也想出去看看,瞧一瞧江湖到底什么什么个样。”
“你知道什么是江湖吗?”
“天地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哼,江湖只有血,染遍山河的血。”
“有英雄。”
“都是小人。”
“那我也要去看看。”
“那再等一年,明年你便十八及冠,我就放你出去,死了也别回来,脏了我的眼。”
“这就让我出去啦,这可不像你啊老头子。”少年撇着嘴说到。
老头子用鄙夷的眼光看着少年,还不忘一脚踹过去,这才说到:“要去就去,不去就不去,婆婆妈妈的,出去连一条老黄狗看到了都要咬得你不剩骨头渣子。”
“去去去,怎么不去呢,这还不是怕你没人看顾,到时尸埋山野做个冤魂。”
“他妈的,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怎么就捡了你这小子,滚进山里打头野物馋馋嘴。”
少年听得这话也没说什么,进屋背起弓和箭手拿柴刀,哼着乡瑶去那后山打猎去了。
天黑时手里多了一只野山鸡回来,进到厨房升起火狠狠的对山鸡动刑起来,不多时就做了一桌子菜,叫了老头子出来吃饭。
“明天我帮你铸一把剑,行走江湖也得有个样子,别丢了我的剑,我可丢不起这个脸。”老头子边吃边说到。
“老头子,你着可就不像话了啊,江湖可没人认识你,别臭不要脸的说混话。”
吃饱喝足少年边躺在小竹楼里看月亮数星星。晚风轻拂,长发轻飘,月光倾洒在小山村里。少年只觉得心情格外的好,便闭上眼睛梦里畅游了……
随着村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中,时间便到了年底,少年老人贴门神对联,前两日里打到的野味上了锅,荤素搭配满满一桌,四方桌两人坐,老人永远都是面对正堂背对门,少年边坐侧面。
老人一声开吃,少年便动起碗筷,饭菜开胃,香气四溢,少年嘴角粘了米饭,舌头一搅嘴角,米饭转瞬之间就进了嘴里,进了嘴里的米饭插翅也难逃,只得乖乖填饱少年的肚子。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只不过过了除夕便就要走出小山村,走出这不大却有这年少记忆的家乡。
觉得有些期盼又有些不舍,期盼看到大江大河,巨城高楼,不舍眼前老头,儿时玩伴。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一张长凳摆在大门前,凳上有两人,一老一少,可以看到少的那边有有微光闪闪,少年就知道是山头那边县里边的烟花爆竹,每年都一样,这时候都好希望自己也能放放烟花,可惜小山村里十几年就放过一次,还是邻里的小孩在县城里的舅舅家送给小孩的除夕耍的,烟花真美,在少年心里就从来没有变过,一如既往的美,再看第二次也一样,第三次也一样,在少年心里也许只有自己喜欢上哪家的姑娘后才可以有比烟花更美的了……
山里的除夕夜有些安静,没有多大的吵闹声,有的只是烛光点点,格外的冷,老头微弱的说了一句:“不会除夕夜下雪吧,兴许是个好兆头。”少年很意外的没有反驳老人,只是轻轻的回了声:“嗯。”两人没有了下文。今天吃饭时老头就说了六日出去讨个好兆头,吉利,没准真的能在外面混了个出息。
“瑞雪兆丰年,老头狗嘴里还真的吐出了象牙”少年推开门稀稀疏疏的说了一句。山里一片白,已经有同伴分了两军阵地打雪仗了,少年觉得还有些冷,拉了拉头上的棉帽,双手拢袖,蹲在白了头的石墩上看着玩伴轻轻傻笑。
“哟,这不是凤鸣吗?小孩屁股三把火,你这蜷缩一团像啥样嘛!”一老人笑着对少年说话,老人头发已经稀稀疏疏有些斑白,牙也缺了几颗,手里拿着烟杆儿不时吐吐烟雾。少年开心的笑着回道:“李二爷,也不小了,十八了,哪里还是小孩嘛,么得这个道理。”老头又吐了几个烟圈才对少年摆摆手指着不远的几个玩伴又指着少年说:“诶,在你二爷我心里,你们啊就永远长不大,就是我的孩子。”
“嗯,我们都知道的。”少年笑呵呵的说。老人的话暖到了少年心里,突兀间就不觉得冷了。今早心里暖烘烘的格外开心。只觉得村子虽然小了一点儿,人少了一点儿,可是人好啊,那是没话说的,老的小的都好,都是自个儿的亲人。
日子转眼就到了初六,少年远游,在村里没有激起什么浪花,老人少年都没和人说过,村头出了两三里地,老人少年停了下来。
沉默许久,老人有些沙哑的开口说:“记得回来看看,这里才是家,这里的人才是你的亲人,包袱里有新做好的衣物,剑也给你裹好了,少见光别惹麻烦,剑名就叫初六好了,初六是个好日子,吉利,包袱里有些银钱,别大吃大喝……别丢人。”“得嘞,保证不给你丢人,走啦。”少年故作开心的回答。
少年等着包袱,长剑,转身挥手告别。走了几步,老人轻轻的说:“丢人了也没事,命最重要,累了就回家。”
少年不回头,不说话,只是轻轻点了一下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