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批评与自我批评
“很重要吗?”
见走不脱,宋祖鹤干脆停下了脚步。
转身,面对李纲。
脸上,多了丝戏虐。
“李大人,李先生,您七十九的人了,逮住一个八岁的孩子折腾,好玩吗?
您是个读书人,读书人有读书人的风骨,有读书人的节操。
今天在这的,身份最低也是将军的公子吧!您逮住我一个城门尉的儿子骂,很耿直吗?”
李纲没防备他突然停下,一时没刹不住脚,冲到了宋祖鹤跟前,听了这话,老脸不由有些发烫。
有些羞愧。
但是,老觉得不大对劲。
懵逼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
收鸡已成历史,杀手才是关键。
再看宋祖鹤时,已又走出去了十数步。
瞬间感到,脑袋成了驴头。
怒气,又添了三分,却没有再追。
只是瞪着眼喝道:
“嘟!兀那小子,休得巧言令色转移话题,他们何曾说过,老夫是太子杀手!”
老小子挺聪明嘛!
宋祖鹤腹诽了一句。
再次转身。
“李大人,我敬你年老,再叫你一声李先生。你自己做过的事,自己没数吗?两朝太子,废于你收,你不总结经验接受教训,却在这里为了名声,跟我一个八岁的孩子争执,有意思吗?您想听大道理是吧,那行,我就跟您聊聊。”
冲着李德謇一招手。
李德謇见了,怯生生的看了李纲一眼,见李老头没表示出啥反对意见,这才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宋祖鹤鄙夷的瞟了他一眼。
心中暗骂没出息。
口中道:
“我今天得跟李大人聊聊大道理,没空发钱,你就别射了,去大帐招呼下百姓。”
李德謇连连点头,赶紧应下,一溜小跑朝大帐而去。
而后,又朝李恪喊道:
“汉王殿下,我跟李大人聊会,今天就不伺候了。你们愿意听,就过来听,愿意射猎,就去射猎,吃饭的时候,给我弄俩鸭子就行。”
李恪一帮人一直在旁边看热闹。
听说要讲大道理,心里还暗暗高兴。
有老头在,玩起来,放不开呀!
这下好了,被宋祖鹤拽走了.....
听宋祖鹤一喊。
心里一片哀嚎!
尼玛呀!
你们爱聊聊去!
喊我们干嘛呀!
李纲就在那站着,谁敢说不想听啊!
没奈何,一起点了点头。
“愿意听!”
垂头丧气的跟了过去。
宋祖鹤也不客气,身子一矮,席地盘膝而坐。
李纲无奈,跟着,也坐在了地上。
李恪见了,忙跑到帐中,给李纲拿了个垫子。
“先生,地下凉,您垫垫。”
李纲眼睛一亮。
还真挺贤的哈!
转既,又想起了装腔作势的隋炀帝、杀兄屠弟的李二。
刚迸发出来的,那丝看到了希望的光芒,随之暗淡了下去。
默然结果垫子,冲李恪点了点头,算是感谢。
眼朝宋祖鹤一撇。
两道寒光‘啪’的一声砸在宋祖鹤脸上。
“好,老夫就听听你能讲出什么大道理。”
宋祖鹤从坐在地上,就一直没闲着。
作为一个优秀的网文编辑,‘哔哔’那是绝对没问题。
可道理,就得找了。
脑子,又慢了许多。
这本没有大道理,那本也没大道理,大爷的,怎么....
李纲正襟危坐,一门心思的想听听对方有啥惊人之语,可是......只等得腿上的凉气窜到了脑门上,也没听见宋祖鹤说一个字。
心里,急啊!
祖宗,说话呀!
你老在那眨眼有意思嘛!
真没有,道个歉也行啊!
地上这么凉,老夫,就要齁不住了呀!
腿,不自觉的,不老实起来。
屁股,也一个劲的往上欠。
很想起来.....但是,人家没动,自己若是先动了....
李恪见了,忙解释道:
“先生莫急,祖鹤兄是在”
话到此处,突然一顿。
李老头可是出了名的老顽固。
要跟他说考神,只怕不信啊!
一个不巧,还会喷自己一顿。
忙改口道:
“祖鹤兄脑子有毛病,反应慢!”
傻子?
不能吧!
刚才说话挺好的啊?
李纲有点反应不过来。
头一扭,把询问的目光,朝柴哲威看去。
就你了,谁让你个最高呢。
柴哲威倒是真不含糊。
脑袋点的如小鸡啄米。
“先生,汉王所说,句句属实。祖鹤贤弟的病,太子殿下也是知道的。”
李纲现在最听不得的,就是太子俩字。
好容易教了个徒弟,指望着一雪前耻,结果....
唉!
心里疼啊!
扭过头,抬起衣袖,悄悄的擦了擦伤心泪.....而后,起身......
不等了,老夫再缺心眼,也犯不着跟傻子叫劲呀!
不曾想,人刚站起来,宋祖鹤稚嫩而悠悠然的声音,却传进了耳朵里。
“李大人乃饱学之士,可知批评与自我批评的道理?”
批评与自我批评?
李纲愣了愣。
“何为批评?”
宋祖鹤一翻白眼。
这都不懂,土老帽。
“天上的话,放在人间,就是谴责!”
李纲茫然的看了看天,又瞅了瞅一脸认真的宋祖鹤,最后,把眼落在了李恪身上。
“他不是傻子嘛?”
李恪忙解释道:
“时好时坏!时好时坏!”
李纲不满的瞪了李恪一眼。
又瞅了瞅宋祖鹤。
看脸色,很自信啊!
小屁孩!
为了忽悠老夫,连天都抬出来了。
那行!
横竖老夫没事,就看看你有啥能耐!
“宋公子请讲!”
宋祖鹤轻咳一声,道:
“论语有云“吾日三省吾身”,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每天从三个方面检查自己,时常对自己进行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的完善自我。
由此可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读书人的优良传统,是读书人提高自己,抵御腐朽、纠正错误、清除不良作风的武器。
我大唐的官员,只有经常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才能分清是非、统一思想,总结经验、修正错误。
就算事多,达不到三省吾身,也要经常的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李先生两朝元老重臣,屡为太子之师,所教太子,又均被废,难道他们就真的那么不堪吗?你就真的没有一点责任吗?难道就不该进行一下批评与自我批评吗?
若是连一句批评都听不进去,还谈什么三省吾身,谈什么自我批评,谈什么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