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忽悠混大唐 > 第247章:和那边熟吗
    第247章:和那边熟吗

    王文泉是个知进退的人。

    或者说,是个懂事的人。

    知道自己刚到晋王门下,还没有啥分量。

    这个时候,是表现的时候,卖力的时候,而不是提要求的时候。

    听到李恪让他引路,二话不说,引着李恪一干人就往城里走。

    百姓们穿的,依然破旧。

    可脸上,却都荡漾着笑容。

    不笑不行啊!实在忍不住。

    一家人正愁着冬天没法过呢,天上傻王爷,非要在这挖黑石。

    这下好了,自己的口粮工地给了,还能混回去九十多斤。

    一天一斤半粮食,虽不算多,可让两个人活下来,却绰绰有余。

    若是再掺点野菜麸槺树皮草根,一个不巧,全家都能挺过去。

    更关键的是,黑石这玩意居然真能用,还允许大家往回拿。

    只是强调了一下,一定要用带烟道的炉子。

    也就是说,御寒也不是问题了。

    这简直就是,神仙日子啊!

    早知道这么好,家里男人,都来。

    唉!只是不知道,这种日子能过多久。

    见大家很开心,李恪很得意,丝毫没有当了资本家的罪恶感。

    时不时的,就抓住一个百姓问问,吃的好不好,屋里暖和不暖和,对监工的家将有没有什么意见。

    秦怀玉苦着脸,提心吊胆的跟着。

    心里一个劲的暗叫倒霉。

    一帮老铁,就自己这发现了煤矿,全堆在这等着发财,害的自己钱没挣着,整日里尽地主之谊。

    若只是花些银钱,倒也罢了。

    我们老秦家,以仗义闻名,以豪爽著称。

    银子,无所谓。

    偏偏还都喜欢视察工地......

    合着,就小爷自己是干活的,你们都是来监工的啊!

    这还没挣钱呢好伐。

    一拉宋祖鹤的袖子。

    “宋老铁,什么时候能卖钱啊!我带来的银子,不多了。”

    宋祖鹤左右扫了眼那些破旧的屋子。

    “等他们修好房子,就可以了。”

    低头想了想,冲李纲道:“李大人,咱们来时没带账房,过来恐怕要等几天,要不让安然老铁先顶顶?”

    李纲一脸嫌弃的瞅了瞅身边的屋子,没有吭声,低着头,钻了进去。

    咦!

    很暖和嘛!

    要是不出门,只记账,貌似,受不了多大罪。

    再一看这居住条件,破是破了点,不过,也不是不能住。

    再说了,了解些民间疾苦,貌似也不是什么坏事。

    走出门,点了点头,而后冲家人道:“李立、李仪你们两个留下来,照顾安然。”

    两个仆人躬身领命,往旁边一靠,站到了李安然身后。

    对于宋祖鹤似是而非的回答,秦怀玉很不满意。

    一天一万个大子,还得供应那么多粮食。

    矿又是自己家的,得掏一半的钱。

    自己家的情况,自己有数。

    虽然靠着烧烤挣了点银子,可那点银子,实在齁不住这么大的消耗啊!

    一万个大子掏一半,五千,那是两千五百串羊肉串啊!

    就是把看摊的揍死,他们也卖不出去那么多啊!

    更别说挣了。

    犹豫了一下,道:“老铁,还要几天啊!一天那么多钱,我这......”

    宋祖鹤眨了眨眼,在心中算计了一下。

    房子倒是好弄,堵堵窟窿而已,再有一天就完工了。

    炉子糊起来也挺快。

    又没啥技术含量,一教十,十教百,两天也能都弄完。

    只是,根据提报的产量,一个人一天能挖一千来斤。

    可要想把它们运出去,这一千斤最少得五个人。

    因为那车,也就拉二百斤。

    牲口?

    别做梦了,这地方,穷的人都吃不饱,哪有什么牲口用啊!

    而且,运到太原......得七天。

    一千人挖七天,是七百万斤。

    四千人运的话,才能运八十万斤。

    七天弄八十万钱回来,花七万钱。

    粮食?

    算他们一顿吃一斤,五千个人,一天一万五千斤,七天下来,十万五千,八千四百斗,按最贵时算,斗米八钱,也就六万个大钱。

    八十万对十三万,利润依旧很客观。

    可是,放不开啊!

    由着这么发展下去,很快城里就光剩下碳了。

    忒远!

    代县?

    别开玩笑了,就那穷地方,吃个馒头都能叫地主,谁买碳啊!

    眼睛,不自觉的朝王文泉就瞄了过去。

    对宋祖鹤,王文泉一直都挺留意。

    甚至,对他的尊重,能和李恪相比肩。

    倒不是宋祖鹤表现的多优异。

    更不是王文泉慧眼识珠。

    而是,爹强啊!

    卢国公?知道,位高权重,厉害着呢!

    可再厉害,关爷什么事啊?

    能提拔爷吗?

    显然不能,跨着军区呢。

    可宋祖鹤的爹呢。

    就在身后,虽然官不大,也不能提拔。

    可关键时候,能救命啊!

    万一哪天,被突厥围住了,好歹心里有个盼头吧!

    最不济,也有个送信的呀!

    被人赶出了城,开门开快点也行啊!

    要是得罪了,把弓一拉。

    关隘要紧,不许开门。

    射死自己,朝廷也不会说啥的。

    所以,得客客气气的,得尊重。

    见他看向自己,知道这是有事,连忙凑了过去:“宋公子,有事?”

    宋祖鹤点了点头:“挖的多,运的少,人不大够用啊!”

    一听是这事,王文泉不由得露出了难色:“宋公子,马邑虽无大战,可突厥每年都会骚扰,人口本就不多,五千壮丁,已是极限了。”

    眼睛朝北边一瞅:“再找,恐怕就得找突厥人了。”

    李纲听了,连连摇头:“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晋王在此,须得谨慎啊!”

    宋祖鹤翻了翻眼皮,没理会李纲:“王都尉和那边熟吗?”

    王文泉一愣。

    啥意思啊?

    不给你找人,就给我扣个勾结突厥的帽子?

    脖子一缩,脑袋一摇:“不认识!”

    李恪皱眉道:“那些人抢劫成性,就是弄来,也未必好好干活啊!”

    宋祖鹤微微一笑:“我也没打算让他们过来干活,我的意思是,可以把碳卖给他们。”

    竖起胳膊,用手撩拨了一下刺骨的寒风:“这个天气,他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吧!”眼朝王文泉一扫:“我听说,每每这个时候,突厥的牧民,都要把瘦弱的牲口杀掉,留下草料给强壮的吃,不知道有没有这回事啊?”

    “有!”王文泉点了点头:“不仅如此,真冻得受不了了,他们还会围成一圈,丁壮在内,妇孺居中,老弱在外.......唉!惨啊!年年都会冻死很多老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