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部尚书江府的四小姐接到初樱的信儿,马上穿戴好,紧急进宫了。
到了慈元殿,听到阎贵妃正高声大气在骂人:“守宫门的人都死了还瞎了?一个公主出去都不知道,下回是不是进一个刺客也不知道啊?我一定要告诉官家,打断他们的腿。”
又听到一个女声缓缓道:“妹妹不要骂他们,是我放公主出去的,有先杨太后侄孙相伴,沿途又有人暗中保护,承平之世,会出什么事呢?我听说满城人都出去游玩,弦儿贵为公主,反而不能享受正常人的游玩之乐么?”原来是谢皇后在劝阎贵妃。
阎贵妃被按下了一个话头,又起了另一个话头:“宫里养你们有什么用啊,一个大活人都被你们弄丢了。公主是官家的眼珠子,初樱可是皇后的眼珠子!”
又听谢皇后安慰道:“这个妹妹更不用提了,初樱机灵,又有武功,怎么会丢呢。宫人们今天也累了,就把桃花杜鹃花儿各自分了,到各宫里插好。”
江四小姐忙进去拜见皇后和贵妃,道:“皇后,初樱下山时遇到野猪夹受伤,又发现了白骨,她明天要当证人,所以现在还在臬亭山上住着呢。她说明天可以回来的。”
众人一听此事,眼睛都亮了。
此时,有个宫女慌慌张张地跑进来,说道:“皇后娘娘,贵妃娘娘,不好了,公主在怡然堂哭了呢!”
皇后和贵妃都起身,江四小姐想起身告退,没想到皇后淡淡道:“镇儿,你不要走,随我们一起去看看。”
怡然堂里,公主正趴在桌子上哭,地上跪了两个五十来岁的老宫人,也是哭得快断气了。
皇后与贵妃进去,公主听到通报,抬头看到皇后与贵妃进来,不由起身,扑到皇后的怀里,哭得更伤心了。贵妃忙问:“怎么回事,怎么回事,好好的公主怎么就哭了。”
一位服侍公主的年轻宫女道:“回禀皇后娘娘,贵妃娘娘,公主刚才回宫,拿了一些桃花过来,想给怡然堂的插花换一下,谁想进来,我们没有看到明月与清泉两位姑姑,只看到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在贵妃床上躺着,我问她是谁,她反问我们是谁。我想拿她,谁想她有两个力大的婢女,反把我推倒在地,三个人自顾自走了。公主看到床上一片狼籍,不由哭了。”
皇后看着跪在地上的明月与清泉,明月带着哭腔道:“回禀皇后,我今日与清泉正在打扫,谁想有个娇艳女子进来,我们问她是谁,为何冒闯怡然堂,她道她是皇帝的心肝,她可以去宫里的任何地方。我俩道怡然堂不是普通地方,念她宫里不熟,快点退出去。谁想她两个婢女竟然把我俩绑了,堵了口,她就到床上躺了休息。”
贵妃一声大喝道:“见鬼了,宫里什么时候进了狐狸精,到处逛我都不知道!官家的心肝可是公主,这闯怡然堂的是哪里来的不要脸的!快传老董!”说完,她去摸了摸公主的头,说:“弦儿,不哭,不哭啊!”
一会儿,一位头发花白的老珰来了,贵妃一见,不由骂道“你这老东西,宫里进妖怪都不知道了,一只狐狸精躺在怡然堂的床上了!说,到底是谁!”
这老董名叫董宋臣,做事乖巧,甚得官家喜欢。他低着头道:“可能是城里的唐安安姑娘吧,官家说要仿徽宗与李师师的韵事,不过徽宗是挖了地道到李师师家中,官家说不要劳民伤财挖地道,派人接了安安姑娘进宫来,昨晚服侍,本来早上就出宫的。但安安新进宫,今日起来说要到处走走,不忙着早出宫,官家也允许了,只吩咐她小心。谁想她不知道宫中规矩,竟然敢随便闯怡然堂,而且还绑了宫人。”
皇后愕然:“仿李师师,那这唐安安也是?”
公主不由大哭:“娘,娘,你一生清洁,谁想却让一个睡在了你的床上!”
贵妃也是放声大哭:“姐姐,姐姐,你好恨心,你一走了之,留下公主和我被人欺负,我也不活了,我一个贵妃竟然服侍不好官家,这么多三官六院也不能让官家满意,竟然让一个倡人来玷污宫中!姐姐,你带我走,我也不活了!”
说完跪在两幅画像前。
一幅画像是一名女子站像,但见她栩栩如生,身材婀娜,面目含春,另一幅画像是两名女子坐像,一名是那女子,另一人看相貌竟是阎贵妃,只是年轻一些,两人似在闲聊。
老董吓得连忙磕头。
皇后眉头紧锁,叹口气指挥公主侍女们道:“你们把怡然堂好好打扫一下,把花插上,然后送公主回念萱殿,其余人就去慈元殿吧。”
众人提了董宋臣去了慈元殿,贵妃又骂了几句。董宋臣把官家如何得知唐安安艳名,何时召了唐安安进宫,赏赐了多少等都招了。江四小姐在旁边听得这等宫闱之事,尴尬得不行。
皇后淡淡道:“老董,你也是个老人了,怎得如此糊涂,须知引得倡家进宫,一则对宫家名声不好,二则不知道带了什么病进来。看你年迈忠心,官家必会保你,我也不难为你。自己去领杖十下,罚俸三月。”董宋臣连忙磕头谢恩。
一会儿贵妃也告辞了,皇后拉着江四小姐的手道:“镇儿,你把今天看到的事——”
江四小姐连忙点着道:“娘娘,您放心,我一出这门口,就会全部忘了的。”
皇后笑道:“不是,你把刚才看到的,全部都转告你的父亲,你父亲知道怎么做的。”
说完,又叹了口气:“一晃,贾贵妃已经去世十四年了,想当年公主才六岁。贾贵妃先头生过儿子,后来夭折,快三十了才有公主,谁想公主刚六岁贾贵妃就过世了,偌大的后宫,竟然再无人为官家开枝散叶。一晃现在公主都过及笄之年了。看样子,今天她与镇儿甚是情投意合。估计过不久,宫里就要办喜事了。”
江四小姐愣了一下,皇后不由笑道:“是了,是了,我说的是先杨太后的侄孙杨镇,忘了你也是镇儿,不过你是江镇。你们老头儿也真是的,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起名叫江镇。”
江镇回家将宫中看到的事细细说与父亲听,江万载连夜找了几个御史。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