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辅汉 > 第三章 请教破敌之法
    但是不管如何,现在已经算得上是挑明了,荀攸则是静静的等待着曹操的回复,不过心里已经是十分笃定了,郭奉孝说的没错,已经算是将一切都彻底的挑明了。

    “唉…”扶了扶有些发疼的脑袋,曹操抬起头来,眼睛里面再度恢复了那豪气,只是里面的暗淡还是隐藏不住的,毕竟是自己最疼爱的孩子的反叛,若是说心里一点感觉都没有,那就是的的确确的骗人了。

    而堂下都是聪明人,也就典韦一个脑袋不怎么灵光的,但是典韦胜在忠诚,曹操不说话,他也不会去乱说什么,如此之下,似乎是帐中所有人都达成了一个十分默契的决定。

    “公达,这封书信既然是荀之之功劳,就让他为主将,你为随行军师,帮我捉拿曹昂吧。”如此言语之下,仿佛是对荀攸表示了无比的信任。

    不过毛阶依旧是一脸淡然,而奉孝则是嘴角含笑,而荀攸又不是什么不懂人情世故的傻子,自然是明白,赶紧是将自己和荀之商量好的说与曹操:“司空,实为不妥,我族弟不过是一未加冠之少年,如何能够担当大任,这主将一事,臣有一人推荐。’

    这时候,那一直眼观鼻鼻观心完全是置身事外的毛阶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头,眼睛看向了荀攸,他有种感觉。

    果然,荀攸将目光打量向了毛阶,二人眼睛在空气中相接触:“奉先虽为文臣,但是勇气不低武将,下臣恳请司空让奉先领兵。”

    曹操略微一思量,又是仔细的看了一眼毛阶,最后将眼睛转向了荀攸,却是不由自主的皱了皱眉:“如此也行,不过奉先身上有伤,他领主将之名,大小事你共他一同商议,你那族弟荀之,也暂封校尉。”

    荀攸当下便是行了一个大礼,而后便是扔下一言未发的毛阶,走出了帐中,只感觉到头顶的阳光都开始明媚了许多,荀氏一脉已经是有些枯竭,若是荀之坚持不入仕的话,自己真的还不知道自己劝他,毕竟决定这东西,年轻人终归是又自己的想法,自己不能够强加于身。

    而事不宜迟,他赶忙是赶回了自己的帐篷之中,瞧着荀之正襟危坐,还有那整理的正妻的书,不加神色的咳嗽了一声,然后是将那书往里面藏了一下,这才说道:“司空那边已经是答应了,你暂为校尉,由毛阶与我共同掌兵一万,共同解许都之乱。”

    “司空难道没有别的意思吗?”荀之却是问了一句,这局面哪怕是瞎子都看得出来是荀氏一族立功的契机,难道就什么都不说,完完全全都默许了/

    荀攸稍微的沉思了一下,方才是摇摇头:“司空心思,我等如何能够乱猜呢,只是你这未加冠,而那吕布是绝世猛将,莫要学那夏侯家的逞强,反而是丢了后半生的前途。要知道,你现在就是荀氏大兴的唯一希望。”

    荀之点点头,也不敢答应,这帽子的确是太重了一些,仔细想想,还有点可怕,毕竟责任这个东西一旦上了身,就如同是锁链一般,日后想要挣脱的话,就没有那么简单了,而他本身并不是一个轻易许诺的人,自然是不敢乱应。

    不过此刻荀攸也不加以逼迫,只是让荀之下去准备,等熬过了最热的中午大太阳之后,就全军回许都。

    荀之恭敬告退,只是到了门口,还是忧心于曹操的想法,便是转过身来,稍微一思量,就朝着中军大帐而去,当然他去的不是别的位置,更不是去找曹操,而是去了郭嘉的住处。

    而郭嘉也是刚从曹操那里归来,正在帐中处理军务,额头上倒是隐隐有汗水,不过已经是开始慢慢熟练,一开始的不适应也是在慢慢退下。

    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早些时间还是一个游侠儿,如今能够稳下性子来,坐在这帐中,处理略微有些枯燥的军务,倒是让荀之十分的敬佩起来,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完全被郭嘉演示的一干二净。

    进了帐中,也是不客气,毕竟郭嘉和自己年岁差不了太多,还不到一轮,便是直接坐下来,然后瞧着郭嘉依旧处理政务,完全没有要搭理自己的意思,方才是开口:“兄长,莫要装聋作哑,你知道我来找你是为何事吗?”

    “我是谋士,不是道士,我能算命不成?”依旧是写个不停,眼睛都没有抬起来一下,若非是嘴角憋着笑,荀之还真的以为他郭嘉绝情不成。

    “司空的想法对我十分重要,”荀之十分认真的对着郭嘉道:“甚至有可能影响整个荀氏。”

    “你不是已经选择了汉室吗?”终于,郭嘉将手中的东西放了下去,然后十分认真的对着荀之道:“从你选择汉室的那一刻开始,就一切都已经注定好了,对你而言,司空的态度重要吗?”

    “我生死之权都在司空手中,如何不重要呢?”知道郭嘉是在挖苦自己,荀之也是苦笑一声,自己想要逃离司空府的掌控是不可能的,这只是一个站队的问题,自己自从带贾诩回到许都的时候,就意味着他再也没有回头路了,不仅是要给贾诩等追随自己的人一个交代,更是要出人头地,一手结束这个乱世。

    自己确乎是渴求安稳的,而不知是何原因,对于权力的欲望也是有些超乎正常人,只是平日里压得住,所以看上去甚至有些淡泊名利的意思。

    要知道,越是会隐忍的狼,就越准备在你不防备的时候,在你身上撕下一块肉来。

    郭嘉笑了笑,倒是不理会荀之心中所想,他的智慧难道还想不清楚这其中的关节吗?而揭穿荀之对他也没有什么坏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荀之暂时对司空府是没有什么大威胁的,自然是可以轻易去放任不管了。

    “司空的态度你大可以不用担心,他自然有自己的考量,别想着真的去和他算计什么,只要你真的算计了,只要有一次被发现,就会被怀疑一生,不如活得坦荡一些。”这句话不知道是劝荀之还是真的是在回答荀之的问题,反正二人都有各自的考量,说到这里,自然是没有再说下去的必要了。

    聪明人有聪明人的聊天方式,若是说的太明了,不说面皮的事情,就是日后说起来,反而是徒增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荀之却是没有离开的意思,看着郭嘉又是沉浸在军务之中去,却还是有许多要说的话:“司空此去九江,若是败了会如何?”

    “都不打仗,如何会败呢?”郭嘉却是笑了笑:“你莫非是觉得刘表和袁耀能够勾结在一起,将这大军葬送在九江之中?”

    “这难道不是有可能的事情吗?”荀之不解:“别说是别人,就刘表和袁耀,虽然一个是八骏,另一个也是名门,但是不要面皮的话,世界上还能有几个比他们更厚的呢?”

    “这件事情,自然是有可以掣肘的地方,既然可以将袁绍一纸推恩令拖累在家中,难道就不能够有事将二人之合盟打碎?”

    郭嘉脸上满是自信,这让荀之反而是开始怀疑起来,郭嘉到底是出了什么智计,能够让他放心大胆的去往九江去威慑袁耀。

    这些事情,算得上是机密,荀之也不多过问,反正自己这次回了许都,九江之事和自己也没有什么关联了,而且最关键的是,曹操等人福运之厚,如何会将自己陷入不能自拔的境地呢?

    想到这里,便是陡然少了许多压力,嘴角的笑意也是更加浓厚,对待未来他反而是多了几分自信。

    自己只要是朝着自己的目标而去,算得上是艰难,但是别说有贾诩这样的大才帮衬,自己对于这个时代的大方向的掌控,也足以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唯一需要担忧的,也不过是自己真的是犯了错的时候,别带着整个荀氏陪葬。

    “你还有什么要问的?”瞧着荀之依旧是坐在那里,沉思不停,无暇多看的郭嘉问了一句:“你难道还想问我如何击败吕布不成?”

    荀之眼睛亮了起来,这的确是自己比较担心的一点,毕竟吕布名声在外,那武力可以冠绝一个时代,或许自己就会成为当日那惹人嘲笑的潘风大将,被人一刀斩在马下,到时候别说什么功成名就了,自己憋屈的一生,就能够让他从坟墓中跳出来扇自己一个打耳光。

    “别想了,若是凭士卒悍勇,将士之能,你是不可能胜的了吕布的,你不是平日里有那么多的鬼点子吗,难道就不知道用在对敌上面?”郭嘉笑意满满:“不过你一个校尉,若是让你统兵五百,你或许能有大用,不过一万五的兵马,却是足以让你顾前顾后,途胜忧虑。毕竟这天下,不是人人都是韩信,不能够多多益善的。”

    荀之瞧着这拐弯抹角骂自己的郭嘉,也是没有脾气,的确,若是单靠天赋来说,自己甚至不如一个从军三年的校尉,如何能够和吕布相互比拼手腕?听说吕布手下还有陷阵营,更是可怕。

    “不过也不用过于担忧,吕布这人,天生优渥,自认天下无敌,眼高于顶,而陈宫虽然智谋高,但是还是架不住吕布的脾气,若是你能够引导的合适的话,或许吕布直接找个坑把自己迈了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郭嘉这番话,自然是说笑比较多,但是荀之还是从里面听到了关键的信息,这就是郭嘉给自己出的计策,也是唯一能够打摆吕布的方法,那就是从他的脾性上下手,让他彻底的暴躁起来。如此之下,自己就拥有最大的机会了。

    如此,荀之便是欣喜,弯腰行礼,瞧着郭嘉那笑意,便是嘀咕了一声,不过郭嘉比自己大上许多,就算是行礼,自己也不见得多吃亏,如此想法之下,心里倒是好受了很多。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