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之后,一个早晨,天方蒙蒙亮。
但陶林却已经醒了,并且正在齐氏的怀抱下匆匆穿过坞堡的角楼,从转角走下楼梯,朝着大门之外走去。
陶勇走在前头,喝开看门的军士。
门外,孙潜已然停好了车马,显然早已等候陶林多时了。
按说在这个时候,对于一岁的孩子来说,应该还在睡梦之中。但早起的陶林此时却没有显出任何的疲惫。
因为这个突然的消息实在是太让他惊讶了,以至于其他的一切都被抛到了脑后。
刘备派人来了。
没有任何提前说明,直接就派人过来了。
而且来人是糜竺,此时已经到了梧县,正在县治中和孙长平议事。而孙长平考虑到刘备突然派人前来,可能和进来曹军来犯有关,便急忙派孙潜前来接应陶林。
陶林听说这件事之后,心中同样惴惴不安。
刘备会对他下手?这个他倒不是怎么担心。毕竟刘皇叔仁德之名摆在那里,他相信刘备再怎么样也不会对自己下手的。
但其他方面就不好说了。
细数一下自己离开刘备幕府、辞官归家之后做的事情:募兵,练军,改革,甚至在系统上都把梧县归到了自己的领土之中,俨然就是刘备治下的一个小军阀——虽说这种半自治性质的军阀在汉末三国并不少见,但擅自扩军、准备武备,甚至准备不等军令主动出击,这放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话柄。
希望刘皇叔不要因此来解了自己的军权——主动放弃武备对于自己而言必然不可能,那么唯一的选择便只有……
陶林将车帘撩开,望着窗外,心中怀着担忧:希望不要最后落得一个和皇叔兵戎相见的地步。
糜竺是谁?相信大多数人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此人是蜀汉政权中一员似乎经常出现名号的文官。
这大概是一般人对糜竺的印象了。
而陶林了解的则更多一些。
糜竺,字子仲。其本人世代耕殖,本身便是徐州富商,单靠做生意便拥有食客、僮仆上万,资产上亿,曾被陶谦辟为别驾从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地方豪族。
并且此人颇有投资眼光。虽然史书上并未写出他有什么惊世骇俗的谋略,也未曾被委以军职,但却对刘备提供了不少帮助。
当初迎奉刘备入主徐州的是他,后来刘备落魄,给予刘备资助的也是他,将妹妹嫁给刘备的也是他——是的,糜夫人便是糜竺的妹妹。
此人后来还被拜为安汉将军,论官位甚至在武侯诸葛孔明之上。并且其弟糜芳投吴之后刘备依旧对他待遇如初。
别的不好说,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刘备对糜竺是极为信任的,此番派他前来也必有重任。
会是什么呢?
陶林心中考虑着一个又一个可能,尽可能地挖尽自己的脑细胞为自己的所作所为准备托词。
然后他就睡着了——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精力考虑那么多的事情,再加上坐在车上,就像现代人小时候坐公交车一样,只要稍微颠簸一下,便很容易困意上来,然后便睡了过去。
等陶林再醒来的时候,齐氏已经抱着他下了马车。
“大人请随我来。”孙潜从车上下来,看着朦胧睡眼的陶林,对齐氏拱手一礼,便领着几人朝县治之中走去。
县治比坞堡可简朴了些——没有角楼高墙,也没有二层的建筑,只是简单的四面合抱的房屋,进了正门便能直接看到县衙。
县衙之中,孙长平正坐在客位,一名头戴金黄汉冠,穿着一身华服的健壮男子却坐在主位。
不必多少,此人必然就是糜竺。
不过……怎么感觉孙长平就好像从没坐过主位一样?这县令当的也太憋屈了吧。
“陶林陶先生到!”门外仆从一声高喊,将陶林直接从朦胧中惊醒。
“陶勇大人,还请在门外等候。”陶勇刚将兵刃卸下来,准备交给仆役,结果一旁的孙潜却这般说道。
陶勇斜眼看向孙潜,而孙潜则毫不畏惧地对了回来。
孙潜与陶勇不同,是彻头彻尾的武夫出身,这番也是按孙长平的命令才将陶勇拦在外面。
“堂中都是大人,我等下人进去不太合适吧。”孙潜虽然比陶勇矮了一头,但气势上却丝毫不弱,直接将陶勇的视线顶了回去。
“我知道了。”陶勇闷哼了一声,将兵刃收了回来,随后将路让开。
齐氏将这一幕看在眼里,略带惊恐地把陶林放在了地上,却又不敢彻底撒手,担心陶林摔倒。
陶勇都不能进入,自己这般下人奴婢,还是个女性,就更没有资格进去了。
但陶林自己进去恐怕又走不了几步。
“陶公子身旁的便是齐氏吧。”这时,堂中的糜竺注意到了门外的异样。
曾在陶谦官府任职的糜竺自然不会认不得陶林,但对于齐氏这人却着实没什么印象,只是来之前听刘备简单提到了一句。
“陶公子尚且年幼,还请齐氏将陶公子抱进来就坐吧。”雍容大方,敦厚文雅。这句史书给他的判断与此时的他并无差别。
尽管名义上糜竺此时的地位依然高过陶林,但他却亲自起身,走到堂外对陶林拱手一礼。
“哇。”陶林自认为也是个有头有脸的人物,自然不会怠慢,立刻拱手还礼。
“请。”糜竺将陶林迎入了堂中,齐氏怀抱着陶林一同入内,四人坐在堂中。
“哇。”方一坐定,陶林便试探性地问了出来。
“我此番受命过来,仅是为了三件事,陶公子只管放心。”
“一是受主公之命,代主公探看一下陶公子。”
“这般看来,陶公子精神奕奕,我家主公是多虑了。”
“二是前来探察边境局势。”
边境局势。恐怕便是曹军来犯的相关事宜了。这个到还在陶林准备的范围之内,应对之词也已准备妥当。
“此事孙大人已经讲得很清楚了,无需多言了。”
但糜竺却紧接着话锋一转。
“不过子仲来此还有一件要事,这件事须得陶公子配合才可。”
和我有关?陶林心上的重石再次悬了起来。
“陶公子,主公想要了解近来公子所欲何为?”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