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林确实失算了——曹军实际上在谯郡仍旧保有一支机动部队,并且就驻扎在相县。

    此时是陶林军队开进谯郡的第二天,陶军已距离相县不足四十里。

    相县中驻守的曹军已经发现了陶军的踪迹,并将此事禀报了领军的将领,都尉孙元良。

    没错,正是之前在战斗中弃军而逃的孙小芳。

    曹仁败退之后,吕布攻势再度加强。为了应付吕布,曹仁于禁被紧急调回,原本谯郡的驻军也大多被调去梁国前线。

    而孙元良,在战斗中逃跑之后,直接逃向了相县——但此人并非是古人一人逃窜。

    他在逃到半路的时候,从其他曹军溃兵那里得知战斗彻底失败的消息。这位临阵脱逃的猛将当时心生一计,定住了逃跑的步伐:如果不顾一切地逃下去,最后被以逃兵问斩的可能更大。

    相比之下,他打算趁着现在曹操困顿之时,为曹家顺道做些什么来保住自己的性命。

    在孙元良的努力下,接近五百名曹军溃兵重新集结了起来,并在他的组织下稍微恢复了秩序,并撤回了相县。

    然后固守不出。

    在度过了心惊胆跳的十几日之后,主公并未派人前来问罪,但相县外出的补给队却在日益增加,并且回来的人也在逐渐减少。

    孙元良虽然胆怯,无能,但他不傻。

    从这些不同寻常之中,他已经看出了曹操如今的疲态。

    虽然表面上,他仍旧是曹军都尉,如今“奉命”驻守相县协防,但实际上,他的心里已经开始打起了其他的小算盘。但毕竟曹操本人威望甚高,加上如今局势并未彻底敲下定局,他也不敢过于放肆,只是每日在城中寻欢作乐。

    而陶林的进军则成为了他心理活动的催化剂。

    “孙将军!”郡守一早就焦灼不安,直接闯进了青楼,根本不管老鸨的阻拦,带着几个侍从一路闯进了厢房,将那泛着香气的木门撞得一下颤颤巍巍。

    “啊?张大人?!”刚刚还坐在桌边举起酒杯,想和美人对饮,结果被郡守这一下子吓得酒水撒到了那美人的肚兜之上。

    但毕竟郡守都亲自找上门来了,孙元良也不好再将他晾在一边。

    “张大人所来何事?”他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襟,起身对一脸怒气冲冲地郡守拱手问道。

    “孙将军啊,你是真的昏了,还是在装昏?”教侍从将青楼众人从屋里赶了出去,然后又将门关上,郡守就好像是吐了几升血一般脸色苦青,根本不管自己身上的官服,直接用食指指着孙元良恨不得将他的魂都给他骂到九霄云外去。

    但孙元良本人却并不为所动,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

    “张大人先消消气,消消气嘛。”他倒了一杯酒,要捧给郡守。

    结果被郡守直接一挥手甩到了地上,直接摔成了碎烂。

    “张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被摆了这一道,孙元良终于是忍受不住了,将凳子一踢,直接顶起身来,将多年习武的气势完全展露出来。

    可怜郡守,只是一介书生,哪里能比得上孙元良?在孙元良阴影之下,就好像是直接被他压得弯下了身子。

    “张大人,有言道,英雄爱美人。鄙人不过是闲暇之时来酌上一杯,哪里昏了?”

    “孙将军你哪是闲暇?自从你进了相县,一天有半天都在这酒肉街上。”虽然气势上输了一截,但郡守并没有就此屈服。不卑不亢,立刻将孙元良的掩饰之词撕破。

    “张大人真是言过其实……”“你看你,原先撤到相县之后寻欢作乐就还算了,可现在那敌军都马上打上门来了,你身为军中都尉,怎么还能这般放浪?!”郡守直接用食指指着孙元良的鼻尖大声喝道。

    “这厢房里是怎么了?”“好似是张大人和孙将军吵起来了。”“他们吵什么呀……”

    房中的聒噪连房外几步外看热闹的客人都听得一清二楚,议论的声音三三两两传到了屋子里。

    “孙将军,你看这,”敌军兵临城下毕竟还是个机密之事,不能叫外人知道太多。郡守只得强行压下自己的气愤,拉了个板凳坐了下来,“城中如今只有戍卒不足一千,加上将军的部曲,也就是一千三四,敌军足有三千,孙将军你说可怎么办?”

    和郡守的气急败坏不同,孙元良刚才的愤怒就好像是假的一样。这才一转眼,他就立刻变成了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张大人不必多虑,鄙人早有考虑。”他笑眯眯地伸出手,轻轻拍了拍郡守的衣袖,好像是在安抚他一般。

    然后,他将桌上酒杯拿了出来,在桌面上摆出了如同城垣一般的形状。

    “大人你看,这便是相城。”

    桌面之上,一个托盘在正中央,四面是八个酒杯,好似是当做塔楼。就被与托盘之间甚有一段距离,恰好和城池的形状一般——中间一座高台,周边一圈则是群群落落的房屋,四面各有一条大道,在中央高台汇合成一。

    这也是游戏中三级城的大致布置。只不过游戏里的三级城是没有城墙的而已。

    相城的城郭分成两层,一层在内里,便和游戏中的内城一般;一层在外,将城中房屋包在其中。

    “敢问张大人,那贼军如今到了哪里?”

    “正东三十里。”郡守没好气地说道。

    “那鄙人就权当敌军将从正东攻城。”孙元良从腰上解下钱袋,从里面倒出了一些钱币,从中取了几枚放在“城”外。

    “敌军三千,并不能算多。”孙元良充分表现了在战术上蔑视敌人的自信态度,“至多分兵两处。”

    随后他在正东塔楼之间放了一枚钱币:“我军可在东门分派六百人。”

    “两军交战,重在气势。将六百人摆上城墙,虽然敌众我寡,可敌军所见只是城墙之上密密麻麻皆是士卒。如此,敌军必然心中生出恐惧。”

    “敌军心生恐惧,那么一时之间必然不敢来攻。张大人,你说,可是有理?”孙元良顿了一下,好似是问了一句。

    “嗯……”“敌军正面不敢来战,必然要寻着机会。要寻机会必然要分兵。”郡守还在思考,孙元良却立刻进入到了下一步。

    “敌在外,我在内,便如同我明敌暗。此时万不可将我军全部摆上城墙。张大人可知道为何?”

    然后他又不等回答,立刻追了下去:“若是我军皆到了城墙上,敌军暗地里换个方向,亦或是一方佯攻,我军重新部署又要耗费时间。”

    接着,他将一枚铜钱扣在了城池正中央:“倒不如一开始便将其他兵力部署在正中央。”

    “反正相县算不得大,从内城到城墙,至多不过一刻,若是从其他地方来调,则须得甚久,不若一开始便将军队留于中城,待机而动。敌军终归至多进攻两处,此番可远比一圈皆站了人要灵活地多,张大人你说对否?”

    可怜郡守,这一路上稀里糊涂,哪里跟得上孙元良的思路,只以为孙元良已是胸有成竹,只得囫囵吞枣地嗯嗯应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