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大唐第一经纪人 > 第15章 意外的生意上门
    第二日一早,许匠头就上门来,表示考虑好给林家做工。

    林烽都怔了一下,问道:“你们要不等年后再开工?眼看就要过新年,你们也买点东西高兴一下。”

    许匠头拍着胸说道:“有活干,就高兴。我就怕闲着,说实话,你家纸坊不开工,村民们都担心,只有开工了,他们的心才好安定下来。”

    林烽点点,这些人被忽悠怕了,所以才会这么担心。而且这时代算工钱是按做工算的,而不是月薪,这和后世的民工差不多,做几天工,算几天钱,休息日没工资。

    “走吧,我们一起去工坊,这次我教你一个新的工艺,可以大大缩短工期,而且产量翻倍。这样一来,我们不但可以满足自家用纸,还可以把纸卖到别的地方,你们就不需要担心停工了。”

    林烽和许匠头来到工坊时,门口已经围满了人,他一开门,这些人就各自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林烽拿着图纸,把几个技术骨干叫到身边,开始教他们。

    讲完之后,他们疑惑的问道:“竹子能行吗?”

    “放心吧,你们就按照这个方法,和你们平时的工艺差不多,多增加了两道工序,和在生石灰浸泡时加了一些料而已,大大节省浸泡时间,按此法,从准备材料到成纸,只需十日便可。”

    其实林烽也是心中忐忑,毕竟系统给的记录造纸术,还没经过实践。

    按照系统这么不靠谱的尿性,还真不一定成功。

    林烽的讲解通俗易懂,工匠们很快就开始行动,一起忙着上后山砍楠竹。

    真正需要他亲自观察的工序还在后面,于是便打道回府,他需要去见证第一批印刷术的面世。

    回到书肆,正好看见林大江在教这些人怎么印页码、装订书页。

    有了匠人们的加入,速度大大提高。

    整个林家书肆后院都挤满了人,几乎不到一分钟就能产出一本书。

    林烽拿过一张大黄纸,教他们说道:“每30本为一摞,先用麻绳困了,用这种大纸包起来,再在上面写上书名。”

    他可没打算一直零售,以印刷术印书,如果不批发,就成了造纸坊之前那样,一个月开五天工就歇菜积压了。

    书还没开卖,反倒是蔡老六带来了生意。

    “林头,手下小弟说,有人打听这白单的事。”

    林烽疑惑道:“不准发?还是想打听技术?”

    蔡老六摇着头:“都不是,那人是卖脂粉的,见我们在到处散发白单,就问我们多少钱一张,他也想让我们替他宣扬宣扬。”

    “不就是广告呗。”林烽都没想到,这么快就有广告生意上门。

    看来商人的思想还是比其他人活络。

    “你给他报价了没?”

    “我哪敢报价啊,怕报低了,林头吃亏,报高了,人家又不要。”

    林烽眼睛一转,问道:“你想接这活?”

    蔡老六点点头“反正我那些弟兄,闲着也是浪费粮食,不如让他们跑跑腿。”

    “那好,我教你一招。你去把城中乞丐组织起来,到时候把他们清洗干净,换上干净衣裳,然后等我消息,我亲自去和那胭脂老板谈一谈。”

    林烽跟着蔡老六来到胭脂店:黛春林,名字不错。

    老板见蔡老六来赶紧把人迎到后堂。

    “这位就是我老大,曹老板,你可别欺负我老大是读书人,不然老子不放过你。”

    林烽喝道:“怎么说话的呢?还不快滚出去。”

    蔡老六乖乖的溜了出去,曹老板对林烽更是佩服得五体投地,这样的泼皮,在这年轻人眼里就像狗一般使唤。

    “听闻曹老板准备投放广告?”

    “广告?”

    “就是广而告之!”

    “确实有此意,只是不知这新鲜玩意怎么收费?效果如何?”

    林烽算了算,不管怎么要价,都落在系统的限制里,属于不公平交易。

    “效果我也不自夸,要不你也不会找上我。至于价格嘛,好商量,曹老板可以告诉我你的需求,我来给你制定宣传方案。”

    “我要在上元节前,让全城百姓都知道我黛春林出了一款新胭脂。”

    林烽不停的在系统估价,从1文钱一张,到1文钱10张,公平度还是在50%以下,是要被罚公平币的。

    第二感觉到了系统的坑爹。

    他忽然想起之前的卖书的那笔交易,可以捆绑销售啊。

    他把人员费用也算进去,总算出现了一个价格。

    系统估值2张=1文钱,公平度51%,1张=1文钱,公平度102%。

    林烽直接报价:“2文钱一张!”公平度在51%。

    他见老板还在犹豫,便劝道:“2文钱已经算低的了。纸墨,加上抄书人工钱,还要派人去给你全城宣传,现在又是冬天,又是过年,做事的人少啊。”

    曹老板终于下定决心。“好,那就2文钱。全城人口大致在20万人,我要400贯!”

    林烽也笑道:“曹老板就是爽快,如果效果好,希望下次你帮我宣传一番。”

    “好说,好说,就看这次效果了。”

    “请把广告词给林某。”

    “广告词?这是什么?”

    林烽也无语了,我只是宣传渠道,不是设计公司啊。

    但既然是独一份,他不得不替客户考虑周全。

    “广告词,就是你这胭脂的卖点,用了有什么好处,为什么买你家的,不买别家的。我们需要把这些东西告诉大家,人家才会愿意来买啊。”

    林烽拿出书肆的广告单“你看,这上面写了,前50名入店,可免费获赠书籍一本……总之,就是把各种好处写在上面。”

    曹老板面露难色:“我这胭脂免费送,代价也太高了点。”

    “那就买一送一。买高档胭脂,你送低档胭脂,或者其他东西。”

    对于这种活动,林烽那是信手拈来,后世的广告策略更是眼花缭乱,一不小心就中了商家的招。

    好不容易和曹老板敲定宣传方案,曹老板交了定金。

    林烽走之前问道:“你这脂粉什么样的?拿来我看看,万一和宣传的不一样,我要背负责任的。”

    曹老板叫掌柜拿出两盒胭脂:“林阿郎这次帮我这么大忙,我怎会坑你呢?这两盒脂粉先拿回去给小娘子用着,以后你家小娘子脂粉我黛春林包了。”

    林烽回到店里,几十个青年男子正围在那里,排着方阵。

    蔡老六正粗着嗓门给他们训话。

    “等下,你们就听林头的吩咐,不说发财,起码吃顿饱饭还是可以的。”

    有人答道:“林头赏我们这身衣裳,我们感激还来不及呢,只要给口饭吃,我们不要工钱。”

    林烽走上前去,这些人都面黄肌瘦,虽然经过了清洗,但长期的乞讨生涯,显得面色偏黑,且带着凶相,这样的人,让他们去发传单,怕是要把人吓跑。

    他想到后世之人发传单的时候,很多都是穿着厚厚的道具服:布朗熊!

    这个时代没有这东西,但是有替代品啊:面具,大头娃娃那种面具,整个脑袋都套里面。

    他吩咐蔡老六去买面具,然后亲自给这些人训话。

    别说蔡老六虽是个泼皮,但训人还是挺讲究的,这站的方阵,就像一个方块,排在前面的都是他的亲信小弟。

    林烽从书肆里拿出衡州城舆图,给这些亲信讲解:

    “你们看这图上,衡州府一共有30个街坊,你们分成15个小队,每个小队5个人,负责2个坊,你们的任务不但要发传单,还要监督他们不要乱扔了,不要发重复了,这每一张单页都是钱。”

    就这样,大唐第一支专业的宣传队伍出发了。

    他们拿着广告单,身披一块锦布,上面写着脂粉店的名字,最下面还有一行小字:蔡氏广告行!

    林烽没有用林氏的名头,一方面因为这广告是蔡老六拉来的,管理也是蔡老六,他只是出谋划策而已。

    只有给手下带来好处,人家才会死心塌地的跟着你。

    当林烽扣掉印刷费和设计费等一应费用后,把剩余的200两银子交到蔡老六手里的时候。

    他没想到这泼皮眼角微微抖动,竟然哭了!

    “这是小六子挣到的第一笔正经钱!以前小的时候,就去偷,后来长大了除了讹人,就是行骗,甚至还去劫过道。”

    “林头,以后,小六子的命就是你的了!”

    林烽拍了拍他肩膀,神态平和说道:“我不要你的命,你只要遵守我定下的规矩就是了。这批广告是你的第一单,以后还会有第二单,生意源源不断。

    你的性格可以做老板,但不适合做掌柜,以后你还是寻个掌柜替你打理,你管好他就行了。

    而且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派单人员的挑选和培训,服装该怎么穿,下次记得叫广告主提供专门的衣服,广告有多少种方式……这些你都要去学。

    这是一门新兴行业,做好了大有可为。”

    他之所以这么做,还是觉得这蔡老六不太稳定,说不定哪天凶性爆发,闯了祸,迟早算到他头上,还是分离开好一点。

    更何况广告这东西,刚出现时,是广告,到后面说不定就成了报纸。

    意识形态这东西,从古至今都被统治者牢牢抓在手里,万一哪一天翻了车,也牵连不到他身上。

    不管力量在谁身上,只要你能驱动这股力量,那就是你的力量。

    只要蔡老六听他的话,广告老板是谁,重要么?

    他的目标可是第一经纪人!撮合全球生意,而不是自己动手。

    求收藏、求推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