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一万贯?你莫不是在坑我们?”邓老板突然感觉口唇发干,紧紧抓着林烽的裤管。
“这小子诡计多端,我们不能信他。”
林烽挣脱他们,说道:“既然你们不要,那我就卖给别人,听说现在新起一门新生意叫广告行,不知道你们听说过没有?”
这一句让几家老板犹如雷击,恍如临湖灌顶楞在当场。
对啊,林大郎这技术用在抄书那是大材小用,书抄出来,总要卖得掉才行,是有一个销量上限的,可广告业没有。
如今他们接的广告订单,已经排到两个月后了,抄书匠忙不过来啊,可一旦使用林大郎这法子,一个时辰就能出产千分,那就是捡钱啊。
“别走,我要,别走啊。”邓老板都没力站起来,手脚并用,爬到林烽旁边又紧紧抱着他的腿,说道:“我们要了,你千万别把这技术卖出去了呀,我求你了啊!”
其他人也劝道:“这技术这么好,就应该我们几家私藏,被别人知道了,对你林家书肆也不利啊。”
林烽答道“这可是你们求我的,到时候别说我坑你们。”
“是我们求你的,你是好心人,怎么可能坑我们呢。”
“那以后,这书肆业务……”林烽拖长了声音。
“以后你说的算,你要我们朝东,我们绝对不敢往西。”
“既然如此,那你们先把这份协议签了。”林烽变戏法似的拿出一沓纸,每人发了一份。
邓老板看着密密麻麻的好几页,读到:“图书出版行业约定细则!印刷坊行业规定!广告业务行业指南!这是什么?”
“这就是做这一行,大家必须遵守的行规!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你们说是不是?”
“是是是,大郎说得对,只要是你定下的规矩,我们都遵守。”
林烽接着说道:“不光是你们,以后发现其他书肆用这法子的,也要遵守行规!我会把这个呈给李知府,他亲自批准后施行,而且还要收税。”
“这……大郎,大家都是一家人,收税就免了吧?”
“谁说免了?而且你们只出自己的那部分,写内容的要交税,印书的要交税,卖书的也要交税,买书的人也交税。比如,你看这本书,定价是160文,其中就包含了各方的税在内。这细则签好了,你们自己也存一份,回去慢慢看。”
我可是以300贯每年,包下了衡洲府的税,不向你们收回来,我怎么割韭菜?
“签,我签了。”“到时候我们把税钱加到里面,也还是比现在的书便宜,反正我们不吃亏。”
几位老板签好了字,写好欠条,六家一起欠林烽1万贯。
林烽看着文书上的签名和手印,满意的点点头。你以为想加价就加价吗?到时候市场教做人。
“现在大家是一家人了,我就带你们去参观作坊。”
邓老板这些人听了,神情激动,就连喘息都急促了几分,一万贯买的技术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都满怀期待。
林家书肆的这个印刷坊早已迁到了城外的造纸坊,今天为了配合他坑人,所以才派来一批人。
这些匠人看见林烽带人进来,都一个个回到工作岗位。
“你们再把今日印刷的这张纸,从头到尾给各位老板演示一遍,从刻板开始!”
随着他的一声令下,工匠们很快就行动起来。
研墨的,裁纸的,调胶的,刻板的,同时进行。
林烽指着一名正在雕刻的木匠说道:“最先从刻板开始,先把字反刻在木板上。”
“然后再固定住,拿刷子在上面刷墨,把白纸覆在上面,然后再……最后裁剪成固定大小的一页,然后按顺序用线装订成型。”
林烽大概用了半个时辰,把整个运作流程讲解清楚。
“还有刻板,你看这个。”林烽指着一块大的木板道:“这个就是八个相同内容的板连在一块,同时可以印出8份,然后再裁成8页,让生产效率大大增加。”
邓老板看着行云流水的工匠,感慨道:“这是在造铜子啊,我仿佛听到了一个个铜钱的声音。”
林烽拍了拍他肩膀,问道:“值吗?”
“值,太值了,要我说,每家收一万贯都不过分。”
林烽翻了个白眼,你以为我不想吗?要不是坑爹系统在,信不信我能把你们诈干了?
“我还免费送你们一批匠人,扶持你们快速发展。”林烽指着这些工匠说道:“他们可都是成熟老手,不但印刷快,还能教会你们其他工匠。”
“那就多谢大郎了,我刚才还想着,怎么把这些记下来呢,如果有他们来指导,就再好不过了。”
“他们的工钱可不便宜,比抄书匠贵几倍,你不会是想着他们教会你的人之后,就遣散他们吧?”
邓老板心中一柄,这林大郎就如他们肚里的蛔虫啊,他想什么,怎让他全猜中了?他确实是打这个主意,等自己人学会了,就把这些人赶出去。
“哪能呢,我保证把他们用到老。”邓老板满脸堆着笑。
林烽点点头道:“没有最好,我这工艺要定期培训的,哪里改进了效率,都是教给他们,到时候,你派别人来学,我可不教!”
邓老板一听,原来这技术不是一次性教给我们,说不定还有些关键技术在藏着掖着,点头道:“那是自然,保密要紧,我就派他们来学,再让他们来教我。”
“为了保持联络和互相监督,避免恶意竞争,我们在同一处印书如何?所有书肆只卖书,印书都交给工坊来做。”林烽继续忽悠道:“地块我都找好了,靠近县学和府学,山上风景宜人,人少安静,既能防止贼人窥视印书技术,还能有事了,方便大家一起商量。”
邓老板心想,我们几家书肆都靠近县学和府学,就你林家书肆在西市,要不是靠降价营销,你早关门了,现在想起在那附近开作坊了?不过这样一来,运输也方便了,便答应下来:“全听林头做主。”
潘老板他们也附和道:“对,以后林头就是我们的老大。”
林烽嘴角上扬,这些人总算入套了。他才不管这些人到底听不听他的话,也不管谁是他们老大,只要按照他的规矩来办事就行。
现在规则是林烽定的,可不代表以后还按他的规则走。那规则靠什么继承和传播?靠的就是一代代实际操作的匠人把这些规则用到产品中去。
我说一块雕版就应该这么大,一张纸怎么划分大小,印刷一本书要有哪些内容,装订的顺序,这些都在工匠下意识行为中完成,甚至这些老板都不会注意到,然而这些就是整个行业的基石。
像后世,各种机械里的螺丝和小配件,英寸这个单位在其他国家都淘汰了,而老美却还在使用,其他国家的一些行业也不得不跟着使用,因为一旦使用厘米毫米做单位,多少机器要重新设计和修改?
林烽要的就是把这种规则传递下去,而他就是这个规则的缔造者,这是再多钱都买不到的优势。
趁着这些老板还沉溺于印刷术的高效率当中,林烽卖出了第一块地皮。
填好牙单,收了钱,到时候去官府备案存档就可。
“林头,现在可以让我们把工匠带回去吗?”邓老板已经等不及了,如果动作快,现在回去还能赶着加工一批广告单。
“现在正值上元节,我们早点开工,才好有钱来孝敬林头啊。”
“去吧,你们去把钱运到崔宅,然后到那里把工匠带回去。”林烽也不含糊,这些工匠都派出去了,才好实行第二步“活字印刷术”
这才是他的底气,只要自己保持技术领先,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活字印刷都是用崔宅本来的奴仆,忠诚度没的说。
当林大江看到这些老板和掌柜一车车载着箱子抬进崔宅的时候,乐得合不拢嘴。
“吾儿还没去牙行报道,这些商贩就来送礼了,比你阿爷强。”
林烽朝他挤了挤眼道:“阿爷,这些都是卖印刷术的钱!”
“你个败家子,印刷术只卖了这么点钱,我抽死你,小婵快给我把鸡毛掸子拿过来。”
邓老板见林大江满院子追着林大郎打,低声说道:“我们快把钱放这里,就溜,这技术一定是林大傻犯病了才卖。还不走,难道等他爹反悔?”
“如今看来,这林大郎的傻病又犯了,就算他爹反悔也没用,我已经把这印刷术都记下了。”
“走走,别被林大江逮住了,这工匠等以后再来要,我们先回去让下人们先琢磨一阵。”
林大江等这些人走了,才停了下来,忙问道:“臭小子卖了多少钱?”
林烽答道:“一万贯呢。”
“没想到我林家也能聚集万贯家财啊,真是你阿娘在天保佑。”
林烽却说道:“别看现在有一万贯,很快就要花完了,书院计划就是一个无底洞,多少钱填进去都填不满。”
他是准备把书院打造成研发、教育、学习一体化的系统工程。
这时管家崔勇过来汇报“老爷、少爷,门外有一对父子,递过来一张拜帖,说路过此地,想要祭拜李长源之墓。”
林烽接过长两寸宽三寸的红笺一看,这个名字差点惊得他没拿稳。
“河阳韩愈韩退之拜上……”
(大牛送上门来啦,求收藏求推荐)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