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一脸兴冲冲地就往乾宁宫去,他可和他的老子弘治皇帝不一样,弘治皇帝一心想要弄出个中兴的大明,而朱厚照却是一心想要把鞑靼人打怕打服。
睚眦必报,这是朱厚照的特性。
更何况是对待把自己太爷爷活捉的鞑靼人。
不过,他对于自己人那还是相当的好的,比如刘瑾!
难道就没有其他人也想着改进火器么?可是朱厚照偏偏就相信刘瑾。
连刘瑾为什么会造火器问都不问。
这是什么?这就是伟大的友情!
萧敬刚走到东宫的门口就看到朱厚照一脸笑意地出来,赶忙上前去问好。
“奴婢参见太子殿下,不知殿下这是准备去哪啊?”
萧敬虽然对于东宫的那些同仁实在是看了不爽,但是也知道这回拿东宫里的小太监们开刀,说不定会得罪这位太子爷,心里也是有点泛苦。
不过,对于整一整自己的那些后辈们,萧敬可是很乐意的。
朱厚照正乐着呢,抬头一看是萧敬,也不跟他虚头八脑的,对这个父皇身边的头号大宦官,朱厚照没有什么好印象,甚至还极为的厌恶。
谁让这老东西老是到父皇那里去告状的。
无论什么时候,喜欢告状的人总是不受人待见。
“怎么,本宫要去哪里,难不成还要跟你说一声?”
朱厚照斜睨了萧敬一眼,心想:等本宫上……,咳咳,一定把你这个老东西罚去给太祖爷爷守陵去。
萧敬知道朱厚照不待见自己,心里也是叫屈。
你们爷儿两个,我一个都得罪不起。
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侍奉好弘治皇帝来的稳妥一点。
萧敬一脸谄笑:“哪能呢!太子爷自然是自己想去哪就去哪的,只是奴婢这里奉了陛下的口谕,要彻查这东宫里多嘴的小太监,太子爷,您看这?”
萧敬说的很委婉,但是一听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事。
多嘴的小太监?
朱厚照脑子确实灵光,没一会就知道这定然是杨廷和今天又去告状了。
多大的人了,还一天到晚地去告状,哪里有个朝廷重臣的样子?
朱厚照撇撇嘴,顿时对杨廷和的印象更差了。
“哪里有什么多嘴的小太监,本宫难道是那种是非不分之人?几个小太监多嘴几句我就相信了?”
朱厚照很生气。
杨廷和这是什么意思?这是想说本宫是那种听信谗言的昏……储君么?
真是好大的狗胆。
诽谤皇家那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父皇脾气好,本宫的脾气可不好。
还有父皇,我看他才是真正的忠奸不辨,是非不明呢!朝臣是什么?宦官又是什么?
宦官那可是我皇家的家奴啊!虽然是奴仆,可是再怎么样,那是家里人。
朝臣算什么?
那是外人!
哪里有为了外人惩罚自己家里人的道理?
朱厚照这一刻竟然有了一种自己的灵魂仿佛得到了升华的感觉。
没错,本宫就是喜欢任人唯亲,怎么了?自己的人,本宫用起来就是放心,就是舒服。
萧敬被朱厚照这一嗓子吼得哪里还敢动弹?
唯唯诺诺的缩在一边,要知道从一国储君的嘴里说出这句话来。
可不是开玩笑的。
朱厚照冷冷地扫了萧敬一眼:“还站在这里做什么?等着本宫给你上饭么?”
没看到本太子现在心情很不爽?
萧敬虽然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人,但是对这位太子殿下还是慌得很。汗都流下来了,这种景象似曾相识啊!果然是,太子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要知道,这宫中最厉害的可不是弘治皇帝,弘治皇帝上面还有个张皇后,张皇后上面还有个周太皇太后!
而张皇后和周太皇太后那无疑是朱厚照最坚实的靠山啊!
别说是那些太子太傅,就是弘治皇帝有时候都拿朱厚照没办法!
萧敬偷偷的抹了两把汗:“太子爷说笑了,奴婢这就回去。”
说完就准备脚底抹油。
一边走一边痛骂自己:今天是吃了猪油蒙了心啊,东宫的事情也是自己能插手的?即使有圣谕也没用啊!
萧敬觉得自己今天肯定是犯太岁了。
不是自己不雄起啊,实在是没那东西不是,即使有那个东西,你在这时候雄起一个试试?
有都能给你直接整成没有的。
朱厚照看着萧敬灰溜溜准备跑路的样子,心情顿时就舒畅了。
呵呵,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哈罗,哈罗什么来着?
朱厚照有点纳闷,怎么刘伴伴被石头砸了一次后,说话都变得这么有学问了呢?
对了,哈罗凯迪!
对,就是这样,老虎不发威,你当我是哈罗凯迪啊?
朱厚照咂咂嘴,回味回味,觉得这样说起来,才符合自己太子的身份嘛!
用刘伴伴的话怎么说来着?
对了,有牌面。
看样子,我以后也要找个石头砸一下脑子,这话说着就是好听。
朱厚照脑抽一般的给自己立下了一个小目标。
刘瑾怎么会知道自己说的话竟然让朱厚照萌生了这种想法,要是知道的话。
就是死也不会说这些的。
乾宁宫,弘治皇帝听了萧敬的禀报之后,突然觉得自己这个儿子还是不错的嘛!
虽然是调皮了一点,但是知道自己担起责任来。
这事情不就完美证明了。
我就是看杨廷和不爽,也不关人家小太监的事情,我一人做事一人当。
大明就是需要这样的帝王啊!
可是这样子的话。
也不同样证明了大明的储君是个不尊师重道的人,连老师都敢戏弄。
若朱厚照这小兔崽子不是太子,怕是天下读书人的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他。
弘治皇帝顿时陷入了一种进退维谷的境地之中。
麻烦!
和弘治皇帝的纠结不同的是,杨廷和在听到萧敬说出的那句。
“难道本宫是那种是非不分之人”时,脸色就变得煞白了。
作为大明有数不多的神童,杨廷和充分的知道这背后代表了什么意思。
这是太子殿下对自己的不满。
“子不教,父之过。”
可是你能说当今的大明天子弘治皇帝有错么?
不能,脑袋不给你砍了就不错了。
虽然,杨廷和深知以弘治皇帝的性子不太可能做的出来就是。
可是皇帝毕竟是皇帝。
杨廷和急了,这一个不小心,自己的仕途说不定就会毁了。
要知道,自己的那个学生可是大明唯一的继承人啊!
有儿子,谁还会让侄子上位?
那不是脑子有问题嘛?侄子再亲有儿子亲?
杨廷和倒也是果断,直接就跪了下来。
“陛下,太子殿下年幼贪玩,这是人之本性,哪里有什么错啊。教不严师之惰。这都是微臣没有尽心尽力的后果啊!还请陛下不要责罚太子,要责罚就责罚微臣吧!”
不得不说,神童就是神童。
反应能力就是快,弘治皇帝心里很高兴。
这样一来,自己的儿子不过就是孩子心性调皮了一点罢了。还是个有担当的男子汉。
弘治皇帝心里开心的时候,也不免多看了一眼杨廷和。
“杨爱卿,实在是那小子调皮得很,以后还要爱卿悉心教导才是。”
杨廷和只好咽下心里的那口气:“微臣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弘治皇帝高兴得很:“哈哈哈,好好!爱卿快点起来,地上凉!”
这下子,君臣尽欢。
唯有萧敬在一旁,神色落寞。。
心里哀叹一声。
诶,咱家咋就学不到这些技术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