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九仙弘道录—风雷篇 > 第九回:青城
    不知过了多久,于风傲才在那兄弟两人的呼唤下,回过神来,不知何时,他已泪流满面,这时天空开始星星点点的落下雪花,似乎连天上的云,也被他的悲伤感染。

    于风傲胡乱抹去脸上的泪水,定了定心神对兄弟俩说道:“二位兄台,可否跟我回屋一叙?”

    “好,好,好的大侠。”兄弟俩异口同声的说道。

    于风傲把两人引到自己房中,坐下问道:“敢问二位,你们娘亲得了什么病?

    冯老二心里一惊,他怎么知道我们老娘生病的事儿,难不成把我和大哥刚才的话都听了去?可他这房间,距离马厩可不近,而且我们又刻意压低了声音说话……难不成,真让大哥说中了?他是传说中的修士?若他真是,那母亲可就有救了,想着,他起身扑通一下跪在了于风傲面前:“上仙,上仙,求你救救我们老娘……”说着竟然又要哭出声来。

    “你先起来,你先起来。我不是什么上仙,你且把事情说来我听,我会尽量帮你们。”

    原来这兄弟俩自小便是孤儿,被一个靠给大户人家浆洗衣服,做些针线活儿的寡妇收养,从此便跟了寡妇姓冯。寡妇含辛茹苦的把他二人养大,自己却染上了咳疾。

    冯寡妇的病起初倒也不严重,故而母子三人都没当回事儿。只是咳疾一直时好时坏反反复复,这才重视了起来。请大夫看过,也开了几副药来吃。

    这兄弟俩自幼连饭都吃不饱,又哪儿有余钱读书?老大目不识丁,老二认得的字也不见得比老大认得的人多,故而只能凭了一把子力气,在码头上给人抗包装货赚些散碎零钱,将够母子三人的日常开销,这药也是吃的断断续续。他俩赚钱不易又总惦记着把好吃的留给老娘,丰寡妇心疼不过,便不肯再吃药。

    一来二去又拖了快一年,本来一场小病硬给拖成了重疾。这兄弟俩为了给老娘看病,把周边的邻居借了个遍,可他们熟识的又能有几个有钱人家?走投无路之下,这才有了今天盗马的事情。

    这兄弟俩倒也孝顺,几番说到动情处皆忍不住掉下眼泪。于风傲看着这两个比自己大上许多,却被生活逼迫成这般模样的汉子,不禁也是感慨万千。他曾想若自己生在普通家庭,当不必被家族传承延续的责任所困扰,后来他随邹靖宇南征北战见识逐渐广博,已不觉生存于世有什么出身是轻松的,然此时见到真正贫苦人家的生活,还是忍不住哀叹。

    于风傲又从自己的小包袱里,取出两张银票递过去说道:“冯大哥,冯二哥,我虽然不是大夫,但我这些年也攒了些钱,你们且拿去,好好给冯大娘看病,切记,以后这偷偷摸摸的事儿,千万不要做了,否则被官府抓去,可就辜负了冯大娘的养育之恩。”

    冯老大被于风傲说的羞愧难当无地自容,此时哪里肯收他的钱:“小兄弟,你之前给的钱已经足够了,我们给老娘看好病再买几亩地,日后也就不会如此窘迫了。”

    “冯大哥,这钱是我孝敬冯大娘的,你可不要推辞……”

    最后兄弟二人实在拗不过他,只好把钱收了。又怕一夜不归,老娘担心,随后又聊了一会儿便千恩万谢的去了,而于风傲却独自发呆许久,也不为别的,仅仅是一个孩子想他的亲人了。

    此时的于风傲是想不到,自己今日无意间帮助了这兄弟俩,这兄弟俩感念在心,此后不知帮了多少人,更在他最艰难的时候,帮了他的大忙,不过这却是后话了。

    一直发呆到天亮,于风傲才被客栈里零零散散的响动,给找回不知飘散到哪里的神魄。简单梳洗一番,整整衣装,这就准备上路。

    于风傲前番先回甘州,途中耽误大半月时间,此时再不肯浪费时间,策马直奔蜀州青云府而去。他一路星夜兼程,加上燕照雪马中异种,他只消六日便来到青云府,知道燕照雪不便带去青城山门,便花了重金将其寄养在一处看起来颇为气派的酒楼,才徒步朝青城山奔去。

    有诗云:玉鼎生彩云,雾海多霞虹。凡客不登顶,此乃神仙宫。说的便是青城山上的青城派。

    青城山,玉鼎峰。由于山势远远瞧来像一个大鼎而得名,山顶两支峰间地势平阔树木丛生,更兼有天然泉眼日夜喷涌而形成一个小小水潭,而峰顶再无遮拦,阳光水气蒸腾,照耀出道道彩虹,竟和山顶云彩交加缠绕,形成一处盛景。

    上万年前,昆仑派第三代弟子华君真人游历天下,偶经此地,见此处风景秀丽灵气充裕,实乃悟道的不二之所,于是便拜书其师——昆仑掌教灵虚真人,得应允而在此开辟道场,接引有潜质和诚心向道之人来此修业。而后华君真人在灵虚真人飞升之后百余年,亦顿悟凡世种种,踏破这一界的桎梏。其首徒归一真人云中客承续衣钵,心念本派传道之恩,便拜书掌教师叔祖玉虚真人,欲率众师弟及弟子回到昆仑仙阙,而玉虚真人认为青城山青水灵实不该舍弃,便令云中客在青城自立门户,以为昆仑的别处道场。至此青城正式立派。传下不朽的传奇。

    归一真人在立派后,以大神通劈山削石在玉鼎峰建起一座玉鼎宫,其后在玉鼎正北的水榭峰建起上清宫,又在其余环绕着此二宫的山峰分别建起建德殿、元德殿、祖师殿、真武殿、观心殿、奉先殿、齐云殿、翠竹殿八座大殿,诸多殿宇按八卦图方位环绕着玉鼎,上清二宫,归一真人以玉鼎、上清二宫为基,其余宫殿为辅,采天地灵气补养,布成一座八卦锁天大阵。此阵本就浑然天成,归一真人只是因势利导。其后各掌门长老又自加固,可谓是天下第一绝阵。

    此时,玉鼎宫中。青城派当代掌门林道清正和几位来客商议一件大事儿。

    林道清身着七星步尘袍,一头白发如瀑披散,虽已上千岁,但他早已蜕去肉身,铸就元神,故而面容仍似中年。一动一静,闲适安宁,一言一语,不疾不徐,淡然若处子,飘逸如风尘,让人看了,只觉神仙中人,正应如此,仙人之姿,不外如是。

    林道清坐于上首侧座,而居中占了林道清本来位置的,乃是道家掌教昆仑派掌门李元灵。道家昆仑上代掌教林道远和林道清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两兄弟天资奇佳被相伴外出游历的昆仑和青城弟子同时看上,二人商议之下便将两兄弟分别带回各自山门调教,数百年后,两兄弟竟各成自派掌门,一时亦传为仙道佳话。

    此时道远真人已经飞升,李元灵接下掌教之位不过二三十年,虽论辈分他是道清真人的师侄,但昆仑派乃天下道派的源头,故而李元灵作为昆仑掌教,虽然喊林道清师叔却碍于规矩只能坐上主座。李元灵如今方才二百来岁,白面无须,双眼炯炯有神,一头乌黑长发随意挽了个髻,身披一件宽大青衫道袍,显得随性而闲适。

    坐于道清对面的乃是佛门至尊法华寺方丈枯叶禅师,他一身锦澜袈裟,虽无头发,但眉长如发,面容和蔼慈祥又威严庄重。

    其下坐于下首首座的是般若寺主持静延师太,对面乃是火猿寺金刚殿首座德延法师,再往下便是灵台派掌门裴元齐,对面乃神剑阁大弟子赵元空。

    再往下看,坐着的便是云海剑派的大弟子——凌元正,名寄风。

    众人得道清真人传书,知道这世间将有大事发生。道佛两脉中坚门派,掌门主持能亲自来的全都亲自来了,脱不开身的也派了重要弟子前来赴会。此时众人见道清真人一语不发,不禁有些着急。

    枯叶禅师领袖佛门,知道此事关系重大,不由发问:“道兄,此等大事,切切不可大意。定要推算准确,不然这天下难免一场生灵涂炭的灾妄“

    道清真人收回神思,缓声道:“大师休急,贫道推衍次数已不知何几,然此劫不似天数,当在人身。将来是圣道末法截运崩天,还是大功弘德天道补续,关键也是在人。我虽推算出此劫,但紫薇星斗之术,亦非全知全能,卦中所得也只有传信与你们所说那些。具体镜像,实非贫道所能推算准确。“

    不及其他人发问,凌寄风起身做了一揖说“师叔在上,师侄有一言,不知可否能说?“凌寄风在于风傲走后不久,便得其师传信,让他上青城山代议此事。

    林道清摆摆手,示意凌寄风坐下:“元正师侄此次是代道宁师兄前来,有何话,但讲无妨。“

    “是,师叔。我前几日奉师命去甘州查探七皇定道剑消息,却碰见祖道伏剑英、屠剑雄。他们竟不惜违反天人之约,插手凡世战争,不知是否正应此劫?“

    “哦?道宁师兄已经做下行动了么?”道清真人自语一句,转头又对枯叶禅师说道:“昊天教祖向来醉心修炼,此次竟派弟子插手此事,大师有何想法?“

    枯叶禅师思衬了片刻方才说道:“老衲也是不明就里,不过此等大劫关乎整个原界,一个不慎他祖道也难幸免,想必昊天教祖也是不能再袖手旁观。不过祖道门人除却一二不肖之徒,并无过多劣迹。昊天教祖此为,怕是想把化劫的主动权抓在自己手里,或者他那边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情况。道兄,我们此时最当防备的是邪鬼二道那些眼光短浅的宵小之辈利用此劫作梗,而非祖道。”

    “大师所言极是,是道清拘泥于门户之见了。”道清点点头,稍稍放下心中疑虑,继而对凌寄风道:“想来事关重要,道宁师兄未曾对你明言。数日前我夜观天象,发现中宫七星错位白虎耀天乃大凶之兆。然福,禄,寿三星并不隐晦,说明此劫当可化解。我用太上神算法来细细推衍,也是推出大凶之果的同时,又推衍出一福兆伴生。此时北极星骤亮,隐没后又有数星一次闪灭,显出七皇定道贪狼俯首的星象。而每次七皇定道剑出世,便预示我玉华洲将会有一番毁天灭地的浩劫,非得七皇定道剑之人不能平定。当年德皇仲孙率人妖两族被火魔族逼入绝境,在如今的甘州绝地反击化解了这场浩劫,然经过此役德皇仲孙也力竭陨落,从此七皇定道剑消失无踪。如今七皇定道剑即将出世,正应此劫……”

    凌寄风听罢,大概了解了事情的严重性,当下又把送于风傲去王鷟处救治,王鷟告诉他的一番话说出。。

    道清真人闻言惊讶道:“哦?正英师叔最擅星卜相人之术,看来此劫怕要落在此子身上了。想必昊天教祖也只知道甘州有化劫之人,却不知究竟是谁,此子才有幸南下来我青城,他此时已闯进护山大阵,我们且看他是否有缘上山。”

    “原来如此,看来我与此子当真是无缘了!不过,师叔难道不让元真师兄回来试试吗?万一此子并非化劫之人,有元真师兄在,也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