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佞帝 > 第四十六章 北麓书院
    “卢照邻,我外孙呢?”姜冉扫视着车队,出声问到卢照邻。

    “陈惕说他外公宁王向来识大体,想着必然为五姓准备好了栖身之地。要不然王府也不会出了疏漏,让小小毛贼得手了。所以陈惕就先行一步回了京城,为王爷请功了。”卢照邻说谎都不带眨眼的,一顶又一顶的大帽子不要钱地往姜冉头上戴。

    “哼。”姜冉看着城下的三千兵马,挥了挥手。戈静候看着父王无可奈何下的命令,只好吩咐士卒打开城门。

    远远地望着车队的尾巴渐渐进入城中,陈惕握着信纸不知想着什么。

    “少爷,咱们不回去给夫人报个信?”彭纬漫无目的的驾着马车,任由驮马在官道上偷懒。

    “我也想回去啊,不过我娘非要让我去劳什子的北麓书院,走着吧。”陈惕将大舅小年给的推荐信放好,不乐意的乘着马车向北麓书院赶去。

    北麓书院的地理位置很特殊,它向北是御林场,向南是京城。只不过这条北境到京城的近道被燕山所阻拦,所以一些被贬的骚客们只好借燕山来感叹命运多舛。

    遥望玉阶翩然去,一汀烟雨弄孤帆。

    济时有策从谁吐,燕山亭中笑青天。

    在上山的必经之处,一个亭子就立在路边。看起来似乎是书院的先生们为来往的人所立,只是看了斗大的字就知道没那么简单。

    “少爷,你说这诗做的如何?”彭纬结结巴巴的读着诗句,连断句都断不好。

    “不知道,反正你家少爷从这燕山亭望不到一汀烟雨。”陈惕感到这些人真的傲娇,明明恨不得皇帝看到自己的才华,还一个个闷骚的不行。非要题诗发泄愤懑,似乎这样才能表现自己的清高。

    “少爷,你说这怎么从亭子里往上望见天空啊?”彭纬只能看懂最后一句话,细细思考抓住不放。

    “哈哈,纬叔,你这话在理!不过人家都能看到什刹海的孤帆,一个小小的亭子怎能阻挡他们的目光。”陈惕半是调侃半是夸奖,休息片刻便继续往上爬了。

    擦着额头的汗珠,陈惕真不明白这些人在上面盖书院有什么意思。要是真等到哪天皇帝召见,光下个山就能废掉他们的老胳膊老腿。

    望着古色古香的书院建筑,陈惕有些奇怪这山头咋这么平,难道豫州的平顶山搬迁了?

    只是刚望了两眼,便被书院大门上的一副门楹吸引了:

    物生而性不齐,天吏可裁正;

    人生而材不备,君宰可长育。

    想着当初大舅姜横提到的理学大师镜檀先生,陈惕也对里面的山长很是好奇。

    突兀的敲门声惊醒了沉醉于朗朗书声中的书童,打开门来,书童有些不乐意的看着来人。

    “你们是?”

    “打扰了,请将这封信交给镜檀先生。”陈惕自知自己来的太晚,担心书童看出什么,便不道明来意。

    书童接过换过信封的推荐信,皱了两下眉头。害怕耽搁了先生的事情,只好将陈惕二人留在庭院中,便往里面走去了。

    伴着耳畔的诵读声,陈惕望着竹帘挡住的学子们甚是好奇,不知道他们一个个认认真真的在干嘛。

    “先生来了!”彭纬小心的拉了一下陈惕,低声提醒道。

    和那些带着束脩的蒙童不同,陈惕仰着脸与来人相互对视。

    “走吧,先生在里面等着你。”王云看着这个人称佞陈的小儿,笑了笑在前面带路。

    步入屋中,一个花甲之年的文人端坐其中。白细布做的襕衫不见半分灰尘,腰间的襞(bì)积层次分明。

    看着眼前守着上衣下裳旧制的镜檀先生,陈惕心中暗暗猜测此人八成是一个老学究加老古板。

    “小子陈惕拜见镜檀先生。奉家母之命,小子前来北麓书院求学,万望先生收留。”陈惕跪地一拜,等着这位镜檀先生开口。

    “这信件确实是我留给姜横的,只是有些变化啊。”镜檀先生在北麓书院就听过眼前这小子的名号,既然是卢照邻评的佞字,那就八九不离十了。

    陈惕不愿意的瘪了瘪嘴,眼前这老不修的意思分明是不想收自己为徒。

    “小子不敢奢望先生收小子于门下,还望先生不吝堂中竹席,给予小子安坐之地。也好让小子时时听闻先生之教诲,圣人之传书。”忍着心中的不悦,陈惕又放低了自己的姿态。

    “信中所言的是中元节之后,如今这屋中的坐席都有了定数……”

    “这位郎君,不知御林场外可有章台?”陈惕忍着心中的怒气,揭开面前这老不修的底。

    “咳咳,屋外倒是任你端坐。”镜檀先生连忙插话,将陈惕收进书院。

    “哦。”陈惕留下彭纬切出来的金块,不合半分礼节地付了这束脩之礼。

    王云看着恩师变化来变化去的面容,忍着笑意将地上的包袱拾了起来。

    “今天的事你要是让你师娘知道,你就准备吃竹板吧”镜檀先生瞪了王云一眼,出门散心了。

    王云将束脩放好,出门带着陈惕介绍起来:“这北麓书院分为理院和心院,当然,你现在还接触不到。你要跟着中元节后入学的蒙童一起读书,只是你已经晚了三个多月的功夫,你要心里有数。

    另外恩师收了你的推荐信,你也付了足够的束脩,该给你的安排的东西自然不会缺失。只是刚才师傅在堂中说了学堂内坐席已有定数,你看?”

    “随意,有吃的有住的就行。上课的事情?只要风雨打不到就行了。”陈惕看着王云安排的木屋点了点头。虽然有些简陋,但是是个单人间,自己很满意。

    “师弟可不能这么想,每月给学童安排的先生都会考较,一旦过不了,可是要吃板子的。”王云害怕陈惕在学院混生活,立马提醒。

    “吃完板子呢?”陈惕看着纬叔帮自己把东西带上来,好奇的问道。

    “当然……”王云搔了搔头,突然想起来吃板子这件事也就这样。你要是死活记不住东西,先生最后也会没办法,只能骂一句:“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

    “师弟还是奋进点好,毕竟书院里除了书籍也没什么别的东西可以打发时间。”王云摇了摇头,感觉有点招架不住。

    “师兄,你这意思书院外有别的东西喽?”陈惕眨着眼睛,似乎对外面的东西很感兴趣。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