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乱入北宋 > 十七章济州城
    走不多时,又已经是黄昏了,赵磊来到了济州城,只见城门紧闭,门前有十米左右宽的护城河,河上的板桥已经被吊了起来,上面上百名士兵探出头来。

    继伙小厮把军旗展开,取出个节棍拉长接上了,摇曳起来,上面大书一个“磊”字。

    丰开马上伏着盔甲戎衣,三人便换了衣服。

    “来者何人?!”上面一个声音大声喊道。

    丰开小厮吼:“新任邓州兵马都监,赵磊的便是!”

    众人在楼上看见三人坐在马匹上,为头的一身盔甲,横握一根三色棍,好不威风,身后两个士兵跟着,还立了一张旌旗。

    “且一人进来,检阅文书公碟!”

    赵磊取了一只箭,把文书穿箭上了,一箭射到城楼门梁上。

    济州城里逃得残兵败将四万余人进去,被宋江打怕了,都闭着城门不敢出来。

    赵磊三人在城下干等了一会,赵磊忍不住道:“奶奶的,再不开城门,我便砸了它!”

    继伙没好气的大骂:“你这些厮,怎么不开城门,旗上牛般大的字,你们眼瞎没有见着吗?”

    城上的士兵被他们这样一骂,本来心情也不好,这些日子担惊受怕的,见到这三人还来找气,管他什么都监,都在无动于衷,任继伙丰开在下面骂。

    许久,墙上一个士兵来报:“太守说了,待得韩都统领军来到了才开门,你们且找地方歇着去!”

    原来宋江这伙,特别喜欢打内应,这太守张叔夜就是怕赵磊三人是宋江的同伙,怕宋江之众打进城来,小命不保。

    赵磊心里恼怒,想你这张叔夜也是北宋少有的良臣名将,也是有骨气的人,史书上记载你也是以身殉宋,如今城中军士有四万之众,却还这么怕死。

    赵磊说:“你娘的,放下板桥,打开城门,不然我且砸了进去!”

    城上的士兵都以为他在说气话,城门五米多高,宽四米,厚二十公分,除非你用撞木冲车来才撞得开,况且,吊起来的板桥已经把城门挡住了。当下没有人理会他。

    赵磊两箭把吊着板桥的铁索射断了,那板桥轰的一声巨响压在了护城河两端,扬起巨大灰尘。

    赵磊提了熟金棍,骑马走到城门下,下得马来,楼上的士兵纷纷探出头来看。

    赵磊熟金棍一砸,城门一边被砸开十几条裂缝,中间一个大窟窿。

    楼上士兵探头见了,立马惊呆了,有反应过来的马上拉箭道:“你再砸一下我便射了!”

    赵磊用手一推,城门轰然倒塌,那士兵吓得手一抖,箭就射了下来。赵磊用手一挥,那箭被格变了方向,射到旁边地上去了。

    楼上的士兵都目瞪口呆,许久才反应过来,众人皆挚出武器,围着赵磊三人,赵磊却不理会,骑着马往州衙走去。

    当下有士兵报告了张叔夜,张叔夜衣服都没来得急换,提了一千多士兵赶来。

    远远的,见到前方大道上,两百多士兵齐齐包围住三个骑马的军士,那三个军士一直往这边走,士兵一边往后退。

    张叔夜赶紧迎上去:“请问是赵都监?”

    赵磊作了个揖:“张太守,如何紧闭城门,我与了文书公碟,为何又不开门?”

    张叔夜说:“你不知,梁山泊的人,假造文书也是了得,我分辨不清,只能等韩世忠来了再开城门,无奈以此为下策啊!”

    “你也是暴脾气,如今城门被你砸了,如何是好?”

    “区区水洼草寇,何足为惧?我们就大开城门,放下板桥,他们必知道我们大军到援,定不敢贸然来犯。”赵磊说。

    张叔夜听他这么说,只觉得赵磊是还没有跟那伙人交手而已,他记得,童贯亲率大军前来,那八个兵马都监是如何威风凛凛,口气都不小,都像赵磊这般不知天高地厚。

    张叔夜又想,之前童贯文书来提及赵磊这人,武力无比了得,只是不知道脾气也会如此暴躁,暗暗后悔没有及时给他开城门。

    赵磊说:“如今城里兵马屯结何处?”

    张叔夜说:“在城西山坡上,扎寨疗伤,息歇整顿。”

    张叔夜本身颇具怨言,童贯只派了韩世忠前来援助,加起来兵马才五万左右,而童贯亲自领兵十多万固然都打不赢宋江,如今自己心里着实没有胜算。虽然韩世忠是个勇猛无比的将领,但兵力悬殊,如何让他心里看到希望。

    赵磊说:“请太尉派个人领路,我且看看去。”

    张叔夜说:“赵都监车马劳顿,如何不先将歇着,吃了接风酒饭,待我随从再去?”

    赵磊心里等不及了,他要看看自己的兵,估计他们现在也是萎靡不振,战斗力已消失殆尽了。

    赵磊说:“这些稍后也不迟,我也不饿,去看了再来。”

    张叔夜有点恼怒,这厮只是兵马都监,竟不把自己这个太守放在眼里,言语中也没有半点尊重,只不过他是童贯亲点之人,自己也不好发作。

    赵磊领着一行人去了城西,张叔夜觉得没趣,见韩世忠还没来,心里也忐忑不安,赵都监说话不顺心,城门又被他砸了,心里十分不愉快,自己进了州衙去了。

    赵磊骑着马来到城西寨中,来到检阅台上,只见底下稀稀拉拉扎着两百多帐篷,武器堆灶台到处都是,战马闲养,士兵们个个垂头丧气,没有一点精神,大家都厌倦了这场战争,都想着远离这个地方。

    见着赵磊来到检阅台,底下十多个团练使赶上来,一一拜见了。

    赵磊说:“稍后兵马都统制韩世忠便来统领余下兵马,大家务必振作精神,抖擞体力,竭力迎战宋江反贼。”

    一个团练使说:“如今锐气尽失,军士萎靡不堪,我们逃得进城来数十日,终日如此,军士心态如暗不见天明般。”

    又一个团练使怕他这样说不妥,赶紧说:“如今得韩都统前来,必将军士大振,过得几日,战马得歇,众士兵养成精锐,也可再战。”

    赵磊说:“宋江反贼一伙,皆是绿林出身,诡计多端,胜败乃兵家常事,前日你们折军也不过正常而已。如今叫众军士好生养息,即日再战。”

    众人听了,觉得这个都监却也不是为难之人,心里默默有点好感。

    赵磊又说:“如今张俊接管郑州兵马,我接管邓州兵马,其余的兵马,尽为韩都统接管,你们且把兵马的伤残健壮情况,一一记录下来,稍后待韩都统来到,再呈上来。”

    这十几个团练使都下去忙活了,赵磊坐在检阅台上,心里纳闷不已。

    这些哪里是御林军与骁勇善战的州郡兵马的残部,分明是残兵败将之伙,如今要用这些人去打宋江,定会被打得抱头鼠窜了。

    如今宋江兵马逾六万之众还要面对那一百八个好汉,这根本就是实力悬殊一边倒的局势。

    童贯只派了韩世忠再领兵一万前来,明显是把自己三人当作孤注一掷了,前阵子折了四万军士,朝廷里除了那傻皇帝,所有人都知道。

    跟宋江硬碰硬是绝对不行的,他占据天时地利人和,阵中好手如云,但是宋江有归降之心,这一点可以充分被自己利用。

    这梁山一百八好汉,若能为自己所用,简直就是如虎添翼啊。

    赵磊心里默默打着算盘,如今面前这是壮大自己实力的好机会,一定要谨慎把握。

    “赵都监,邓州兵马团练使陈波来报!”

    赵磊从沉思中被拉回现实,一个圆脸书生气的团练站在面前。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