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总喜欢在得失中寻找满足感,来权衡自己的生活状况。
一位老农,他去年一亩田地收了三石粮食,今年多收了半石他会很兴奋。
他似乎忘记了,去年收成比较差,也忘记了之前的种种疲惫。
因为,他觉得他得了去年所没有的。
而苏湛,面对这秦国生机勃勃的状况时,也一度觉得他无论再怎样也不会报仇雪恨。
可当见到这对母子的时候,他第一次见到秦人坚毅的外表下,竟还藏着些许龌龊。
这无疑,便是人性的缺点。只要有缺点,就会被轻易的掌控。
能够洞察人心,甚至曾被他的师傅鬼谷子称赞为‘最能洞察人心的传人’,自然能在这大秦游刃有余。
对他而言,这无疑会让他更加快的达到目标,只要能够完成目标,他便心满意足。
瑾儿今日也是心情不错,对于她来说,人生追求无非有三:跟着苏湛,游山玩水,与行侠仗义了。
与苏湛一起,走遍了整个西市几个坊市,买了许多东西。
而且,最重要的是收养了一对母子,算是行侠仗义了。
在秦国要处处小心,她本想还要揍那欺负这对母子的人的,可苏湛没有允许。
再加之那人已经走开,就算再咬牙切齿,她也没有办法。
女子孱弱,本就没多少力气,经那人推了几个来回又打过,看起来伤痕累累。
母子似乎饿了很久,也没多少力气,她送了吃食才勉强回转过来。
等她一回到驿舍,就帮着那母子收拾了一番,并买了新衣。
收拾好了,才发现那妇人也就二十多岁,并非很大。
长得也是端端正正,五官精致不似农家妇,且白皙动人。
姿色中上,且温婉可人,放在大街上算的是姿色出众了。
那孩子也五官清奇,与她母亲仿佛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你叫……?”
“仆妇霍氏,这是我儿虎奴”妇人大大方方的答道。
举止之间,与方才判若两人。从来只是瑾儿问了才答,不多说半句。
“哦?”
见这人温婉知礼,她眼睛一转,便道:“我家公子你也看到了,他可是一个睿智有为的大人物,霍氏你可愿去伺候他”
苏湛向来喜欢亲力亲为,自己做事,作为副使时才有了几个丫头使唤。
瑾儿便想着,将霍氏这温婉的妇人送去做杂活定然是不合适的,倒不如侍奉苏湛,这样也能更体贴些。
“那这孩子……”可想到孩子,她又为难了。
“虎奴很懂事,平日里在家里便好,不会乱跑的”
……
长安城外两三里靠近山林的地方,有整个长安都闻名的书院,叫做镜湖学宫。
这里依着南山山脉而建立,是当今秦皇御批的紫光阁所在。
紫光阁也便是如今镜湖学宫的旧名,秦皇将他当做秦国大家石溪先生的赏赐,来兴办学府。
怎料这无心插柳柳成荫,石溪先生的学宫一度超过了秦国官办的学府,而闻名天下。
慕名而来的学子,不计其数。
此处楼阁七八里,已经算的是一座小城,比及五十里的长安外城与七八里的长安内城来说,它的规模就相形见绌了。
长安的内城是皇城,而这里最具风采的却是连贯两三里的紫光阁与南山园。
两者均为镜湖学宫的地盘,棒着山势建立,最初为秦皇行宫。
走近看群山,仿佛像是进了浓雾,把那些奇峰异景遮的无影无踪。
大风吹过,雾气飘散,各种阁楼欣然展现眼前。
青砖红瓦,飞檐朱漆,一排排建筑井然有序,与秦皇宫格局竟有几分相似。
抬头看朵朵白云,像对对白色的蝴蝶,围绕山峦与建筑,翩翩起舞在云间。
建筑与天边好像连接在一起一般,也或者,本就置身天间。
高处看,这里的一切则像波涛滚滚的东海,一座座建筑只露出一个个顶梁,仿佛是大海里的小岛,时隐时现在云雾之中,使人感到如入仙境。
进入了,看着人来人往书声琅琅,才醒悟这竟是人间学府。
不由得,陶醉了。
心如明镜,思源成湖,故名镜湖。
这是石溪先生的期待,也是他独有的境界。
……
田勉与姜则,也有幸来这里学习一些,算的是极为不错的了。
见常葛来,两人行了一礼,道了句:“常大人”
常葛点点头,两人才走过。
这常葛为长安令,其母亲为羌氏,是秦国豪族羌家的一个旁支。
起初常家无所作为时,羌家但也不闻不问。
常葛做了长安令,羌家才跑出橄榄枝,与常葛有了联系。
羌旋一直毫无忌惮,不仅仅与羌家豪族有关,也与这长安令的包容有关。
那日羌旋的底气,有很大一部分是与这长安令有关的。
“这常葛来这里作甚?”姜则有些想不通。
姜家的地位,远低于羌家,但并不妨碍他与羌家针锋相对。
就连扶渠家,姜家也没什么礼让。
不过,现实却是姜家做对的只有扶渠家,而与羌家没多少瓜葛。
“不知道……”田勉也困惑,不过“一般请山长的,都是来求教的”
石溪先生被人称为‘隐相’,就连范绌也来求教。
“我听说,楚国使团遇刺……,廷尉府似乎没有管”
田嘉正是在廷尉府任职,尽管是不入流的小官吏,却也知道一些风声。
“有这事?”
这次轮到姜则惊讶了,按理说,这不应该呀!
“那么这事就得落在常葛头上,担子可不轻!”
“那么,想必他是……”
……
明知道他已经来了,可阁楼中的主人似乎没有要见他的意思。
学子陆陆续续的早已经走了出去,将近三个时辰也已过去,临近黄昏了立在阁楼‘镜湖学宫’牌匾下的常葛才听到一个仆人模样的人推门而出。
那人走了过来,一辑道:“方才先生有事,让常大人久等了”
“如今正好是时候,还请大人速速进来”
很早前已经通传,此时才得以相见,常葛并无怨言反倒有些欣喜。
连忙回了一礼,道:“先生平日忙碌,倒是我这不才学生打扰了,让老师抽出机会来……,当真惭愧!”
长史的建议,他昨日仿若未闻,可今日他还是亲自来了。
作为上官,就算下官的提议合理,也要置若未闻。
随后,再采用也不迟。
这对于历经官场人情的常葛来说,算的是正常。。
见仆人无甚表情,神情依然恭敬。
“大人还是随我来吧!”那仆人唤了句,在前方引着路。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