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赢无虔以为赢华会对他百般失望之下,才会对赢无恤有所提拔,却没想到竟是极为赞赏的意思。
但赢无虔依旧恐惧,恐惧秦皇赢华对他好像了如指掌一般的掌控。
他的心思,他一直没有给任何人说,却被赢华看穿了。
仿佛丝毫没有抵御的可能一般,这让他有些不适。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
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掩饰与排除任何一个竞争者。
顺利的,继承皇位,这是他从小便接受的东西。
“无忧她……”秦皇想起了自己的女儿,不禁有些怅然。
最近,赢无忧自己耕种的消息已经为御史知道了,并且他也收到了弹劾。
想想父女关系闹得这么僵,便也听之任之了。
对于赢无忧,他也无可奈何。
“虔儿,你可奇怪这次全是父皇主意,为何相邦替寡人接下了?”
赢无虔参政,也不是一天两天,他作为太子经常接触政务。
对于这件事,他也知道。
“相邦忠心为国……”
“这话你自己可也信?”还没说出来,就被顶了回去。
对于帝王来说,所谓的忠臣是能为驱使,能用的顺手的臣子。
只要不是庸主,多半都不会被臣子所左右,或者一直依靠着臣子的举措而作为。
更多时候,正如这次这般,是由皇帝一言而定。
采纳建议成功,是皇帝英明。采纳未果,则是臣子建议不当。
皇帝的眼中,从来没有忠奸的区别,而在于能用与否。
这些,都是秦皇赢华教给赢无虔的帝王心术。
“儿臣”
“好了,且不必再狡辩了。寡人可以明明白白的告诉你,若他刚正不阿,若他连替寡人抹去一些污点都做不到”
“他,就做不了一个相邦”
秦皇寻了一个亭子,坐在凳子上,立刻有小宦官取来茶水。
两个宫女走上前来,轻轻倒下,放在一旁。
赢无虔站立着,没有坐下。
秦皇示意,他才坐在了正对面的地方。
“一个好臣子,少不了聪明睿智,以及能做诸事之外”
“最重要的一点还在于,在皇帝随时需要的时候,他能随时的迎合皇帝的意思。关键时候,还要为皇帝的‘尊严’做掩护”
“这,才是真正的为臣之道”
“所以,就算是将来史册有载,也是他建议之下的”
“也许,寡人没有孝帝那么英明神武。但,朕却有一个孝皇帝所没有的相邦”
“虔儿你,可明白?”
……
范绌正说着的话,几与秦皇类似。
不过,却没有温茶,只是跪坐在一处席塌之上。
相邦范绌穿着黑色锦衣,一边闭目养神,一边缓缓说着。
“为臣之道,真正英明的是君主,也只能是君主”
“而昏聩的,则只能是臣子,也必须是臣子”
成夏的疑惑,范绌已经替他解开。
范绌早些反对,也仅仅是一个引子。
秦皇从了,反而不美。
明眼看的出来是秦国欲隐忍图强,就不算计谋。
他的劝阻,不仅会给秦皇留下一种老成谋国的看法,也会促成诸国秦国外强中干只会恐吓的外表。
尤其是,在被楚国攻打之下。
楚国以与赵同盟,而使赵攻击秦国,秦国再议和诸国,则必定不会将秦国再当做强势的大秦而联合。
就算麻痹不了赵楚,也可以让远方辽齐两国可以引为援助。
一统天下,少不了远交近攻的先例。
辽国一直有着与秦国联合的历史,拥有强大的邻居赵国与齐国,他不得不寻求外援。
除非秦国有横推天下的能力,否则,辽国必定为秦国盟友。
这,正如楚赵的关系一样。
因此,范绌的智慧除了能够做一个好臣子外,还借势为秦国不成为众矢之的而做下铺垫。
秦皇的所做,正好让人看到了一个真实而又鲜明的帝国,仍然是急需发展的国度。
甚至,连两国的同盟也无法搞定,更何况横扫天下。
这,是战略性的掩饰。
自灭了郑国之后,关中三大营蓝田、左冯诩、高平主力,就从来没有过调动。
这,是秦国的底气。
“华仲此次,你可学到了什么?”范绌又道。
睁开眼睛,仔细看着这位已经出了幕的幕僚。
昔日表现历历在目,成夏总有独特见解,今日用上才觉他始终还是缺少历练。
此前二十多年的岁月,本是最好的学习机会,无奈家族落魄,只能是在庸碌中度过。
随着父亲的身份变化,成夏也在而立之年才学才得以彰显被范绌看中。
在此之前,他并没有任何做官经历。
“以前是的华仲就如同井底之蛙一般,承蒙相邦提携,万死不能相报”
“今日所见,才知道以往所为不过是坐井观天,所做所为不过一家之言,何以有相邦之才”
听到范绌之言,回想过去种种,成夏终于动容。
原来,自己一直高看了自己。
范绌作为相邦,一直对自己另眼相看,却没想到自己终是经验不足。
一直以来,却是相邦替他包容了一切。
“相邦大恩,成夏唯有以身报,敢不效死”
纵使男儿,已是潸然泪下,深深跪拜在范绌眼前。
这一拜,心底彻底的将自己当做了范绌的弟子一般。
可为之生死,可为之赴汤蹈火。
“你终归……是要出府的,老夫也拦不得”
范绌犹豫片刻,站起身来。
“今后的路,依旧很长。在老夫的羽翼下,华仲你最多不过州郡之官,做不了卿相这般”
“三十又七,与老夫入秦的四十有五还差许多,比起寻常人来却也是不小了”
“十年时间,如同白驹过隙,老夫仅仅用了四五年便做了大秦相邦,而华仲你呢?”
拉起成夏,走出厢房,望着远方天空缥缈的云。
良久,才喟叹道:“人生百事,过眼皆浮云,唯青史留名耳”
又唤了声“成夏”
“相邦”成夏惶恐的一辑,听范绌吩咐。
他心里知道,决定他命运的安排即将来临。
“你可愿做这推动天下的弄潮儿,为大秦,为天下的止戈止战而尽毕生之力?”。
“华仲愿意”
“去吧!去西陲的武威郡,与羌槐一起体验一番蛮夷与邦交,以及治国与制衡的妙处吧!”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