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无意江湖路 > 第一五三章 彀纹不平
    却说夏璐虽然跟着众人走出门外,他见白如玉的父亲来到了,心里也就放下了一桩心事,他可以放下包袱,一个人去寻找那个陷害自己的人了,所以,他趁大家不注意的瞬间,施展身法,离开众人,那时正好是南宫商和白云崖到来的时候,所以他很轻松就隐去。

    夏璐离开众人后,并不往原路退回,而是沿着悬崖,展开身法,迅速退去,不久就到了谷底,此时,传来白如玉的叫喊声,夏璐以“千里传音”之法,向众人道别,脚下却毫不停留,身如一道轻烟向峨眉山外飞去。

    夏璐并不知道他这“千里传音”的功夫足以让别人震惊,他将这种“千里传音”之法传授给了白如玉,白如玉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他以为只要功力深厚的人都会使用,这也是他对江湖了解不多的缘故。

    趁着月色赶路,夏璐一路上思绪万千,他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不甚唏嘘,本来打算这次帮白如玉完成心愿之后,就可以轻轻松松地回老家去,远离充满是非的江湖。可是,现在却又出现一件令他万分震怒的事情,对于江湖上的事,他可以置之不理,对于自己的事情他要想回避却不可能,于是他下定了决心要找出陷害自己的真凶。

    那么陷害自己的真凶到底是谁呢?夏璐心里闪现出几个人来:丐帮的欧阳宣、‘离火岛’的风里飞狐、“金陵三公子”以及“天玄教”的那个带着骷髅面具的人,他们都是值得怀疑的对象。这些人本来与他毫无瓜葛,却处处与他为难,甚至要置他于死地,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想到过的事。他本来与世无争,他没有雄心壮志,也没有狼子野心,但是,他有一身正气,有一身傲骨,他这次已经决定要把事情弄个水落石出,哪怕付出再多再大的代价。

    “无意江湖路,寂寞峡谷冷,今日踏云去,飘渺孤鸿影。”夏璐轻轻地念道。他想起一年前脱困时写在悬崖上的打油诗,于是微微一笑,心里不再是那种无所适从的感觉,虽然前途仍然迷茫,但是,他觉得自己内心非常澄明。

    “我要做一只神鹰!”夏璐心想。他取出隐藏在衣衫下的“如意剑”,对着月光,这剑毫无光泽,非金非铁,也不知是什么材料造的,看上去一点也不锋利。

    “如意之剑,如意,如意,吉祥如意……希望这一次的事情能够如我之意啊!”夏璐说完,暗运内力于剑上,将手中的“如意剑”一抖,剑尖上剑芒暴长,足足三尺有余,“剑气!”夏璐大喜,用剑向路旁的一棵碗口粗的松树划去,但闻“嗤”的一声,那棵松树拦腰断开,上端向路旁倒了下来,切口处光滑如镜。

    随后,夏璐继续前行,并不停地思索着今后的道路,到了天色将明,在他的面前出现一条大江,江中雾气已经基本消散,江面辽阔,水势浩瀚汹涌,夏璐抬眼望去,却见对岸山势奇特,如一巨人横卧于江面之上,不一会儿,一道七彩光环从对面山中升起,闪闪烁烁,时隐时现。在闪烁的光环下面正有一红墙碧瓦的庙宇临江而建,夏璐心道:“莫非这里就是大佛寺?那道七彩光环就是传说中的佛光?”过不多久,那一道光环也渐渐隐去。

    夏璐虽然没有到过这里,但也曾听说过,知道在乐山有一座天下最大的佛像。他原计划与白如玉游玩峨眉山后就来这里看看,却不料自己竟然是孤身一人先至,想到白如玉,他心里也不免有些惆怅,不过,看着眼前的奇景,心胸顿时豁然开朗,感觉自己又像是回到了从前孤身一人之时,无牵无挂,逍遥自在,禁不住发出一声长啸。

    忽然远处传来歌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这首歌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五处,诗境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实乃古今之绝唱。

    歌声高亢飘逸,夏璐心中不禁一动:“我正不知如何行进,不如就买舟东去,下渝州而过三峡,到江南一代去寻找线索!”他不觉寻着声音望去,只见远处有一叶扁舟,扁舟后面正有一艄公摇桨荡舟,扁舟的前面有一位羽扇纶巾的长髯文士正在高歌,那长髯文士一曲歌罢,似乎还不过瘾,又唱了起来,“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彀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那长髯文士歌毕,一声长叹。“老爷子,你也喜欢唱苏大学士的歌?苏大学士虽然内心充满痛苦与愤懑,却也不失洒脱与豪放!”那摇桨的艄公问道。长须文士似乎一愣,转过身去对艄公道:“呵呵,原来阁下也是满腹诗书之人?”

    那艄公忙道:“哪里哪里,苏大学士是老朽家乡之人,我们这里就是三岁孩童也喜欢他的诗歌,老朽了解一些也不足为奇,倒让老爷子见笑了!”长髯文士抚须道:“腹有诗书气自华,阁下谦虚了,想那苏大学士满腹经纶,当数千古奇人,却屡遭挫折,真是天道不公啊!”

    虽然距离尚远,夏璐却听得清清楚楚,心里想道:“真是天妒奇才,好人总是多灾多难……”正当此时,前面传来呵斥声:“兀那老头,快让开,快让开!”只见一条大船从上游迅速冲下,径直向扁舟撞去。

    那长髯文士见状大惊,慌忙蹲下身,抓住船舷,那艄公似是也始料不及,见大船撞来,抓起扁舟上的竹竿,向大船的船头点去,夏璐心道:“要遭?!那大船冲撞之力何啻千钧,一根小小的竹竿,怎么能够承受得住,其结果多半是竹断舟覆。”夏璐念头还没有转完,却见那艄公的一个竹竿点到大船船头上,竹竿顿时弯了起来,像一把弓,而那扁舟却方向一转,与大船形成犄角之势,陡见那大船顿了一顿,偏离了一个角度,向旁滑开几尺,最后大小两船并列,船头都是向着夏璐这一个方向倾斜,并没有发生夏璐想象中的事情。

    大船船头上一人喝彩道:“四两拨千斤!好功夫!”夏璐也没有想到也那个艄公有这么好的功夫,而且感觉那艄公刚才的使竹竿的手法,很象峨眉派的罗汉在上金顶时袭击他的那一式棍法。

    “莫非那艄公出身峨眉派?”夏璐心道,其实不管那艄公出身何门何派,与他并没有多大关系,只因为夏璐在江湖上走了一段时间,见识了许多门派和他们的武功,心中也就形成了一种自然的反应。

    那艄公怒道:“你们是咋个行船的?要不是老朽手脚麻利,不被你们撞翻才怪呢!”

    “对不起!老大爷,只因为我们有急事!行船匆忙,请多多包涵!”那船头上喝彩的人赔礼道。随着话声,两只船已经交错而过,大船向下游迅速驶去。

    “唉!都道宦海多风雨,江海之上也不平静啊!”偏舟上传来那长髯文士的叹息声。

    夏璐觉得这声音很熟悉,向喝彩的人看去,心里一喜:“好哇,在下正愁不知如何寻找你们!”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