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白河传 > 5、一波三折
    “大师傅刚刚出定,你们的事,他都知道了,只不过献给佛祖的贡品可有准备?”小沙弥本身个头不高,这会却努力昂着头,眼皮也不抬一下,声音神态跟刚才判若两人,似乎刻意为之。

    “有有有,都是按照大师傅的吩咐,在这呢。”大伯忙不迭地从槐树上解开栓羊的绳子,牵到小沙弥的面前。“你看,都是肥羊,菩萨一定喜欢。”

    “恐怕你们记错了吧?”小沙弥看都不看羊一下,继续说到。

    院子里响起了一阵哄笑,几个小沙弥正躲在院内大树后面,偷偷地望着这边。吕三小一看,心中又升起了怒火:“这不明摆着消遣我们的吗?”

    “没记错啊,大师傅昨天就是说两只啊。”大伯似乎没有听见后面的嘲笑,依然解释着。

    “你年纪这般大,做事却不牢靠。我大师傅明明说的是二百只,你却想着用两只打发,你是想羞辱佛祖还是想羞辱朝廷?”小沙弥稚气的脸上强装着正经,一字一句地说出如上的话来。

    “你什么意思?”吕三小再也忍耐不住,拉开了大伯,目露凶光,狠狠地着眼前这个比土娃大不了两三岁的孩子。

    在他母亲修禅之前,吕三小一直都是靠着放羊、杀羊、卖羊肉为生。后来母亲见不得杀生,吕三小也就只放羊,家里需要什么,就牵羊去换。此刻的他不知不觉中又恢复了杀羊时的那种狠劲,事实上,在他拉开大伯那一瞬间,他确实曾想过和这些和尚同归于尽。

    那小沙弥瘫坐在地上,显然是感觉到吕三小的杀意,刚才那股伪装的高傲荡然无存,勉强地说着:“我……我师傅交待了,……你们拿……拿不出两百……两百只羊……就……就滚……滚……滚……回去。”

    “这么没用?”院子了走出来一个二十来岁的和尚,刚才那群大树后面的沙弥见到这人,也不再躲藏,恭恭敬敬地站在了一遍。

    “我这位徒弟说的很清楚了吧,你母亲的事,要两百头羊,你回去带过来,我们看心情处置。”他走到吕三小的面前,昂着头说着。

    “你们凭什么要这么多羊?”吕三小说道。

    大伯也凑上前来:“大师,你看。三小家算是村里养羊大户,也才七八十只。就算整个老牛湾都加起来,我约摸着也刚刚够这个数……”

    那和尚冷笑了一句,打断了他们:“你们今天来到这里为了什么,你心里没点数?我们不强人所难,你觉得不值,那么请便!”

    说完这句,和尚一甩衣袖,转身进院。

    “大师……”大伯冲了上去,抱住了和尚的大腿,“您就高抬贵手。”

    “放肆!”和尚一抬脚,就将大伯踢飞一丈来远。“我哪有时间跟你在这白费口舌。”吕三小见状,赶忙过去扶起了大伯:“大哥,你没事吧。”大伯摇了摇头,但是胸口的剧痛让他无法说出话来。

    吕三小从后腰抽出一把短刀,大吼一声:“你们这群无法无天的和尚,豁着这条命不要,我也要跟你们拼了。”

    那和尚冷笑一声,并没有显得多慌张。吕三小虽然早先时候已杀羊为生,但是从来没有轮刀打架过,这把刀原本就是他赶夜路壮胆子防野兽用的,见和尚并不害怕,他反而没了主意,杵在原地,

    “你不会杀人,是也不是,既然刀已经拔出来来了,那不杀个人也就太不像话了。”他向旁边一个沙弥使了个眼色。那沙弥立即会意,缓步上前,刚到吕三小面前,他双手合十,念了一声:“阿弥陀佛”,忽然目露凶光。

    一阵狂风吹过,风卷着西北的砂石,吕三小几乎睁不开眼。

    “众僧戒备!”那和尚如临大敌,声音都有些颤抖,“这次别让他跑了!”和尚趁着说话的空袭,对着那阵风就是隔空两掌:“大佛圣手!”

    那团风沙中立即显现出了两只巨大无比的掌印,但随即就消失不见。风沙冲进了人群,把沙弥们卷起,又抛向了寺院里。大和尚也身处风沙中,他双手合十,在跟风沙对抗,但没有支撑多久,就一口血吐了出来,身体随即被风卷起,同样被扔进了寺院。

    对于吕三小来说,这风沙起的急落得也急,当他感觉风沙已经停下来的时候,便放下了护住眼睛的手臂,但随即又把手臂抬起来,再放下。

    吕三小疑惑了,他现在确确实实地是站在村口,手里还牵着两头羊,夜色正浓,就和他出发之前一模一样。

    “三小?”大伯就站在他的旁边,见三小站住不动,过来拍了他一下,“走吧,早去早回。”

    “这……”吕三小还是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大伯走了两步又回过头来,欲言又止。

    “大伯、三叔,你们快回去看看吧。”一个年轻人从村子里追了上来,拉着两人就往村子回。

    “干什么,没大没小的!什么事不能等我们回来再说?”大伯一巴掌直接扇在了那年轻人的脸上。

    这年轻人一手捂着脸,一边委屈地说:“你们前脚刚走,就有个道士来了,一进院子就站在动也不动,我们问他,他也不答话,就一直笑眯眯的。说是三叔的老朋友,来讨水喝,我们给他水他也不喝,说不是三叔端的水,他不喝。”

    吕三小一听这话,先是愣了一下,印象里,他并没有结识过道士朋友,也没有认识的人半路出家。

    “走,去看看。”吕三小说道。

    一进门,吕三小就看见了侄子所说的那个道士,一身灰布长袍很普通,如果不是缠绕发髻的丝巾上的八卦图,他的这身打扮和村里学堂的教书先生并无二致。

    吕三小上前鞠了个深躬,抬起头仔细端详了一会。“乡下人记性不好,敢问道长该如何称呼?”

    那道人哈哈一笑:“老朋友,你可记得七年前,有个花子前来讨水喝?”

    经那道人这一提醒,吕三小猛然想起了。

    七年前的大暑刚过,也是在午后,吕三小抱着土娃在院子里乘凉,就听见门口有个人大喊:“讨口水喝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