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江湖晚声 > 第一章 江湖处有江湖声
    雨声铃铃,秋雨蒙蒙,这位于北周边塞的小镇热闹非凡,小镇上人来人往,商贾遍地,如今天下硝烟四起,群雄逐鹿,可到了这便感觉再大的事也和这个小镇子没多大的关系,大家都明白,这个镇子没什么大人物,没什么神佛保佑,无非是地处偏远,风声雨声战鼓声皆止于此处。

    ”开始啦,开始啦“”再不快点没位置啦“

    远处一阵嘈杂,不知是谁起了个头,一大群人蜂拥而进入了镇子中心的一座酒楼。

    若是知情人便明白了,准是说书的老张又开始说书了......

    这一座酒楼名为闲赋楼,并非掌柜的是什么高雅之人,其实无非起个好名子预示着有个好点的兆头罢了,此时楼里挤满了人,形形色色,小至幼童,长至驼背老人,这不,你看那西南角那位妙龄姑娘,不是正在嫌弃边上的粗糙汉字满身酒气么。

    这老张也不知道是什么来路,只是人们依稀记得他姓张,因为年龄缘故,大家也就喊他老张,老人平时爱饮酒,略有些邋遢,可是只要是到了说书的日子,他保准一袭灰色长衫,干干净净,大家虽然心中有疑惑,可也没人问,也便没人答了。

    一声惊堂木,嘈杂的人群瞬间没了什么声响,这时老张蒲扇轻轻一挥,说到:“庙堂江湖,这纷乱的争执百年不休,上回书说到那数百宗门联名上书朝廷,甚至不惜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逼迫朝廷在宗门所辖范围不许设立一兵一卒,这是要与这偌大的国家公共分天下啊!可是你们也听说,后来那骁勇善战的大将军当着满朝文武面说了句:去他娘的什么江湖.…“

    此时台下的人议论纷纷,“哈哈不愧是那逍遥王,当真逍遥啊““他敢这么说咱们江湖?““什么大将军,哼!还不是就会杀人“……当然,议论哪里都会有,更何况是这种天高皇帝远的边塞,人的嘴往往是无遮拦的。说书人继续说着,从这位大将军率兵一路从长安城打到北周边塞的龙关军镇,数月间整个江湖被他打的支离破碎,再也没有哪个宗门敢高声语,恐惊那马上人!

    事后,记得这个傲然于世的将军挺惋惜的说到:“这也他娘的是江湖?老喽,都老喽,我老了,你啊,也老了…“

    是啊,很多人都明白,这个江湖已经不是那个江湖了,再也不是那儿郎皆负剑,马蹄惊飞燕的江湖了!那个江湖会有人重金银?那个江湖会有人去干预那朝堂?不会的,仅有的一次还是那白衣少年,手持三尺青锋,只身站在离那北周皇帝宇文怀不足百米距离的大殿上,只是面对着那当朝宰相,朗声问到:“这江湖是你说灭杀就灭杀的?“

    何谓风流,此为风流!

    如今的北周并非之前的北周,自东晋分崩离析,天下成十六国并立之局面,而后大大小小小战火不断,后来才共分南北朝,南朝有刘宋,南齐,南梁,南陈四朝,相互依偎,北朝有北魏,西魏,东魏,北齐,北周五朝,南北相互节制,可这天下大势终究是分久必合,而北周便是这想统一天下的众多国家中最积极的,如今北朝只有北魏与之抗衡,其余三国皆在那位盛名远扬的大将军杨逍的铁蹄之下不复存在。

    这座边塞小镇还是一如既往的热闹,来来往往的人群依旧很多,除了每日听那老张头说上几句那写意风流,好像这个小镇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墙边的小乞丐还是和往常一样,缩卷着身子,等待着施舍。

    那说书的老张还是一如既往地酗酒成瘾,略显邋遢,到了讲书的时候便会焕然一新,依旧长衫蒲扇,满腹那江湖事!

    这天,老张早早地起了个早,并非这老人重新做人了,而是酒虫又在叨扰,实在没了睡意,随意披上那件破烂的袍子,便直奔酒楼,路上又看见那可怜的小乞丐,准时的在墙边缩卷着,老人也并未停留,不是铁石心肠,而是这种事早已见怪不怪,几年前的四国之战北周纵然得胜,可失去家园的人随处可见,街上流民也多如牛毛,就连自己…甩了甩脑袋老人扎进了酒楼,向小二要了壶这北周独有的浊酒,自顾自的喝了起来。

    突然街外有吵闹声响起,老人可能说书的缘故,总爱听,看一些新鲜事,于是便趴在窗子放眼望去,原来是小乞丐惹恼了某家的少爷,这位衣衫整洁的公子哥望着自己长袍上的黑乎乎的手印,就要与那个小乞丐不死不休,几位恶奴也是恶狠狠的看着小乞丐,老人刚想去打个圆场,毕竟在这说了这么久书,这么点面子想必那公子是不会计较的,可就在此时,一个胡子拉碴的中年男子却立在了小乞丐和公子哥的中间,用着极其不符合其身份的温文尔雅的语气说:“少爷何必和一个孩子一般见识,若是这孩子有什么得罪的地方,那我来偿还便是“。这种路见不平在这时候的江湖越发罕见,以至于以后根本不会看见。

    “你来偿还?你算老几?不要说这小小的北云县的小镇,就是北云郡老子也横着走!”

    “这位少爷何必自报家门,看少爷腰悬长剑,恐怕也是练武之人,这样,我在这让你攻击,若是动一步,那不用说这个小乞儿,就是在下也任凭处置!”

    年轻公子思索片刻,谁都不是傻子,这样的台阶能下还是要下的,无论输赢,各退一步,岂不是善莫大焉!

    “好啊,那你就来偿还,这样吧,本少爷也算是幼年练武,略有小成吧也就,你若是能接下本少爷几剑,这事就作罢,如何?“中年人未曾言语,只是点了点头,这年轻公子哥作蓄力状,长剑悬于身侧,一招叠剑式递出,可长剑未曾到达中年人身侧便哀鸣不止,在不听主人之意,霎然脱手,这位年轻公子也极富眼力,既然能使自己无法出手,此人并非软柿子,于是瞬间脱手长剑,面向中年男子抱拳道:“是我莽撞了,前辈勿要怪罪“,中年人未曾搭理这位年轻公子哥,抬手抚了抚小乞丐的头发,温柔说到:“长得可真像!”。

    就在这位中年男子刚要牵起小乞丐的手的时候,一直低身弯腰未曾起身公子哥还是忍不住问到:“前辈不知…能否告知姓名,兴许家中长辈有认识前辈的,“中年人回头瞥了一眼,未见任何表情,,轻声说了三个字,而后便与小乞丐消失与这大街之上,众人惊呼之时,年轻公子竟然迟迟未曾起身,仿佛丢了魂魄一般…不为别的,就因为中年人临走之时说了那三个字:

    陈长生!

    别人不清楚他是何人,这年轻公子还能不知道?家族老人不止一次提过的那个大人物,而且还告诫族中子弟,在不清楚一个人底细时,不要故意招惹任何一个练武之人,所以今日这年轻公子听闻陈长生说完话之后,才答应他的说法!年轻公子不禁想起家里多年一直流传的故事:当年北齐与西魏在眼睁睁看着东魏被北周的铁骑踏平,于是两国联手,大举进攻北周,兵锋所指,虽达不到所向披靡,可这临死反扑的哀兵之勇,竟是一路夺取北周一十三座城池,而后士气大增,连战连捷,直到数日后,杨逍帐前北斗七星之一的开阳星赵鼎,以三千轻骑急速跋涉的来了一个大纵深,连夜深入敌后,一举切断北齐与西魏两路大军的补给线,迫使两国联军后撤,可未曾想到,这两国大军不仅没有撤离,竟然就地取材,一路打一路补给,所过之处烧杀抢掠,甚至分兵抢城,这一天,两国连军两只不大也不小的先锋队伍兵临林源城!就在进城没到一炷香的功夫,杨家北斗七星之一的天璇星杨青松,率兵赶到,瞬间包围了林源城,那杨青松只是在城下说了句“滚出来,留你们全尸!”困兽般两国联军竟然在城里四处抢掠,甚至动辄杀人取物,不巧的是这陈长生的妻子和儿子也在林源城,陈长生当时身在北周以北的武当山问剑,听闻消息连夜御剑赶回那妻儿所在的林源城,可数千里岂是一瞬间能到达的?当陈长生赶到之时妻子已经抱着七岁的儿子死在了两军的剑戟之下,手里还紧紧抓着那早已散落一地米粒的袋子,七岁的孩子临死都未曾闭上眼睛。

    陈长生面对妻儿低头不语,身后长生剑颤鸣不止,周围逐渐聚集越来越多的士兵,骂骂咧咧涌向他,陈长生依旧面无表情,起身拔出长生剑,说了句“恕长生有愧大道,有愧这生灵,可不能有愧于黄泉下的妻儿!剑心赤诚,以剑证道,我于陆地观长生!”据说那一日天空血色却有雷电交接,陈长生一怒之下入长生境!满城甚至周围城市的剑皆传哀鸣,而后满天剑花围绕周身,以长生剑为中心,运势如波涛,一浪强于一浪,如波涛滚滚的剑气四散开来,几个时辰后,作为先锋部队的城内两国联军一共四千七百余人,皆毙命于其剑下,甚至临死都不明白,怎么无缘无故的就死在了这林源城…

    等到杨青松率部进城后,众人虽然都是久经沙场之人,可看见这场面后还是忍不住动容,数千尸体,皆没有一幅完整的尸体,以一个手负古剑的,看不清面容的男子为中心,越近越是凄惨,谁也不清楚那一天陈长生有没有说什么!

    事后陈长生消失不见,可能因妻儿之痛,也可能为自己杀了这么多人而愧疚,数年间未曾出现,陈长生,除了老些的人或者名门望族,很多人都已经不记得了!

    冲冠一怒千甲空,唯有剑圣陈长生!

    随着街上人们散去,年轻公子哥失魂落魄的离去,老张眼含热泪,大口的喝了口酒,像是醉了也像是醒着,自言自语道:“谁言此时无江湖?江湖处有江湖声…“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