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我心 > 第八章 吸血
    白墙黑瓦,青藤爬上了湖边的假山,微风袭来,湖面上水纹向远处散去,湖边的藤椅上坐着一个清瘦的年轻人悠闲的品着茶,随意的向水面抛洒鱼食,这时,一个小厮跑了过来在他的耳边说了些什么,“什么,这大川派还真是狮子大张口啊,只是一件小小的事情,确要如此大费周折,这时要给我一个下马威吗?快,去请陆师爷前来一叙。”

    幽静的书房里,新任大川县县令面对着书架上的四书五经皱起了眉头,这时,一个粗布着装的老头走了进来,他一声又一声的咳嗽,都有点喘不过气来了,“咳咳……不知老爷有何吩咐”“大川来人啦,要加价,20000两”,“这……”老头子眼里闪过一丝异色,“老爷你刚来大川不久,还未站稳脚跟,这妖虎一事解决不好,恐怕无法向上司交代呀,这大川派虽不是什么名门大派,可也历史源远,关系盘根错节,动一发而牵全身呀。”县令的脸上露出了不满的神色,“难道本官这个朝廷命官就怕了他们那些粗野武夫不成,况且,两万两,目前府库并没有这么多的钱呀”说着说着,县令激动了起来,用力的拍了桌子,可惜他这张桌子是上等的小叶紫檀做成的,木质紧实致密,这一拍下去,桌子没咋样,县令的手确红啦,这样的一张桌子市面上何止两万两,师爷不动声色的看了县令一眼换换开口道:“目前府库紧张,但百姓安居乐业不仅是大人您的心愿而且还是上官大人的心愿呀呀,这除妖虎再说也不应是大人您一个人的事,这城里的富商富豪自您上任以来还没有来拜访过您,何不趁这个机会,将城里的大户集合起来,相信只要他们感受到老爷您体恤民情的心情,定然会慷慨解囊”县令眉头渐渐舒展了开来,一沉吟“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做,嗯……不过城内的百姓,本官也一视同仁,今年的赋税就再提高三成吧,仅仅三成的赋税就能换回安定的生活,相信大家也会很满意吧。”

    要说新县令岳锋能来这大川当县令也是一番机缘巧合,岳峰本是一个贫寒子弟,又无过人的天赋,只有读书一条路可走,好在他还是有几分小聪明的,几年书读下来,倒是把四书五经背了个滚瓜烂熟,正迎合了此时正在朝堂上盛行的样板风,倒是在科举考式中,中了一个甲字评价,有资格去补一个空缺,可这天下的官员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那都是定了的,就是有了空,哪轮的上他这样没钱没势的子弟,幸运的是,他的姐姐因生的貌美,竟有幸被临川郡君主给看上,做了一个小妾,他姐姐到底是个聪明人,明白自己的光鲜只是暂时的,过后就没有了,像水泼到地板上,也只能湿一会,所以自得宠以来,就一再的吹枕边风,说自己的弟弟是如何的怀才不遇,更是使出了全身解数来伺候这位郡主,这个事儿对郡主来说也不是什么大事,再说岳峰的成绩也确实不错,所以年底考核下属官员时,他就把最偏远的大川县那个给他送礼不够多还经常有事的大川县令找了个贪污的理由给撤了。换上了岳峰。这岳峰当了候补这么多年,官场上的一些道道到也算是摸清啦,得到任命后,就火速交接了前任县令贪污所得的财产,并选了最值钱的一大车连夜送往了郡主府中,可惜还没等他高兴几天呢,烦恼的事情来啦,他的那点关系早已被大川县的土豪乡绅摸了清楚,一个当小妾的姐姐而已,他贫寒的出生,更是让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啦,一些尚在候补的小权贵子弟更是愤愤不平,于是,在一些有心人的推波助澜之下,他发现自己这哪是来做县令来啦,这分明就是做一个富家公子来啦,县衙里的人手少的可怜而且一个个老的老,小的小,混吃等死的样子,这把他的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宏图壮志浇谢了一半,然后玉峰山虎妖的事情一出,这才让他知道,原来,在大川这个地方大川派比官府更有威望,更让他绝望的是上人任县令留下的烂摊子,上任把安全问题都交给了大川派,花钱买平安。这也使得大川派的势力得到急剧的扩张,导致他们的气焰是越来越嚣张啦,本来两千两也在岳峰可接受的范围里,可打一个来回,要价就要十倍,这不是坑人吗?这个头要是给开了,岳峰怀疑自己的钱袋子撑不撑得住,可要是不给虎患解决不了,反应到了上面,他已经听说啦,昔日的同窗,那几个家里有点小钱的同学,其实他们原来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但现在他们个个觊觎着他屁股下的位置,可想而知,只要自己这边出了什么乱子,他们绝对是要落井下石,群起而攻之,到时候自己的位置就有可能保不住啦,说到底,自己的姐姐只是一个小妾罢了。还是自己的出身不好,要是那些权贵子弟有自已这样的分数,还不是马上就分配到那些富庶之地,而且还没人敢乱来,毕竟这是人家应得的吗。况且穷人才只能过独木桥,过不去就只能粉身碎骨,富家子弟的选择就太多了,可允文允武,武可以请好师傅得授真传,更有甚者可拜入名门大派,找一个好靠山人人敬畏,可以除暴安良安心收保护费,从文,书笔师友样样俱全,学的好可出堂拜相,唉,岳峰在心底叹了一口气。如今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

    孙敬坐在椅子上似在假寐,屋外,咚咚咚的响起敲门声,“是段纯呀,快进来”,段纯大踏步走了进来,到了孙敬面前反而有些拘谨,“哈哈,坐坐,你这孩子,不要紧张,都是一家人”,段纯并没有坐下,他涨红了脸,眼睛不时飘向屋外,看着他这魂不守舍的样子,孙敬语重心长的说“每临大事须有静气,我教你的都忘啦。”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