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澈登基后的第一次早朝,定下了诏安为主,剿贼为辅的平西战略,其所下的大赦诏也于同一天由传令使快马加鞭颁布梁国全境。
而在这第一次早朝上变化最大的大臣便是原本位列九卿的治粟内史向治。
在大赦诏颁布天下的同时,向治也被正式册封为征西答将军,册封王令由丞相吕国清与太尉韦文忠共同草拟后,经萧澈同意,加盖梁国大印,由新任掌印大太监冯远连夜赶往治粟内史向治的府邸!
冯远从宫中出来时,夕阳已渐渐落于西境之侧,在夕阳的余晖之中,冯远在轿子上坐了大半个时辰,竟发现轿子还没有停下的迹象,他不由有些焦急地拉开轿子一侧的布帘向外看去。
刚一拉开布帘,一股酸臭的气息便涌入来轿中,冯远闻到这股怪味,不自觉地用手中的锦帕遮鼻,道:
“这。。这是到了哪里了?”
轿外跟在两侧随行侍奉的小太监听到冯远的发问,立刻将腰一弓,谄媚地回答道:
“冯公公,咱们已经进入三浦街了。”
听到这个名字,冯远微微一愣,道:
“三浦街?这九卿之一的治粟内史向治竟住在这平民聚集的街区?你没搞错吧?”
听到冯远的疑问,那小太监再次躬身,谄笑道:
“回冯公公的话,来之前小的特意问清楚了,这位治粟内史大人,确实是住在这三浦街中。”
“这。。。”
看到冯远有些不可置信的神情,这小太监又是一笑,道:
“当时小人也以为是搞错了,因此特意去查了查宫里的內官记录。但根据记录上的地址,确实是三浦地区没错。
后来,小的几经打听之后才知道,原来咱们这位治粟内史向治虽出生于都城豪门向家,却非嫡系而是旁支。
他一开始也只是负责记录谷物的小吏,但由于远超众人的账目能力,一步步擢升,竟在几年之间成为了前任治粟内史的得力助手。
经西戎之乱,前任九卿悉数被劫。听说当时这向治也在外地,本来不想回国都任职。
但因为没有人比他更清楚这全国税负钱粮的情况,为了迅速稳定局势,吕丞相与韦太尉才以九卿之高位换其回归王城。
不过,这九卿之位毕竟得来时日尚短,故没有能及时更换府宅,所以他的府宅才会在这三浦街之中。”
说到这里,这小太监不由一阵冷笑,道:
“想来,这向治之所以能捡得九卿的便宜,也有一定的运气,否则以他的出身,又怎可能位列九卿。。”
听到这小太监的喋喋不休,坐在轿中的冯远眉头微微一皱,道:
“还不快快住嘴!”
原本说着正起劲的小太监听冯远凶神恶煞地一阵呵斥,当下不由就是一激灵,疑惑地向其看来。
冯远见状,则是继续说道:
“你个小兔崽子知道什么,在这里胡说八道!
咱们这位治粟内史大人不论出身如何,能够位列九卿之一又岂能是普通人!
更何况,韦太尉可是极其看好这位向大人,以后这位爷的前途可是不可限量。
一会儿到了他的宅邸,你可给我小心点,要是敢漏出半点不敬,小心老子回去扒了你的皮!”
听到冯远这恶狠狠地怒斥,这小太监本能地就是将脖一缩,道:
“小的知道了,小的一会儿一定严守规矩。”
在两人对话的同时,冯远的轿子在四名轿夫的搬抬下,绕过了一条条狭窄的胡同,终于来到来一片独门大院之前。
映入眼帘的那座宅邸给人一种极为萧瑟的感觉。
这种宅院对于一般人来讲也许已算是一不错的住处,但对于九卿的身份来说,显然是非常不相配的。
从轿子上下来的掌印大太监冯远,抬起头,看着大门上那“向府”二字,在沉吟了一会儿后,对着一旁的小太监说道:
“敲门。”
“喏!”
啪啪啪。。。
啪啪啪。。。
这小太监敲了好一阵,才听到院墙之内传来了一阵苍老的声音,道:
“来了,来了,别敲了。。。”
随着吱啦一声,大门开启,一个满脸白须,大概六十余岁上下的老者,弓着腰,探出头来。
当他看到冯远一行人等,明显一愣,道:
“你们找谁呀。。。”
看着眼前老者的布衣褴褛,敲门的小太监本能地皱起眉头,有些嫌弃地说道:
“这里是治粟内史向治大人的府邸吗?”
听到小太监尖声尖语的询问,老者点点头道:
“你们是找我家少爷?你们是什么人呐。”
就在小太监刚打算回答的时候,却听身后传来了冯远的声音,道:
“老人家,你去告诉你家少爷,我是宫中的冯远,前来传王命的。”
听到冯远这柔声细语的话音,老人家不由一愣,过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开口道:
“您稍等片刻,我马上去告知我家少爷。”
说罢,便将门一合,大院之前再次恢复来一片宁静。
“冯公公,就一个老奴,您用得着也对他这么客气吗?”
“掌嘴!”
“什么?!”
听到冯远的话,小太监明显就是一愣。
冯远见状,也不再多言,直接走上前去,一巴掌便呼在了小太监的脸上。
一掌之下,小太监应声而倒,翻滚在地,被掌匡的侧脸更是登时肿了起来。
“小兔崽子,你忘了我给你说过什么了吗?!一会儿见来向大人,你若再敢有丝毫不敬的表现,回去我就把你给生撕来!速速退下!”
听到冯远这一阵厉声呵斥,倒在地上的小太监浑身颤抖地快速退回到了人群之中。
在场之人看到,则再无人的眼中有丝毫的不敬。
过了没多久,向府的大门则再次打开,治粟内史向治三步跨作两步,急匆匆地上前一叩拜,道:
“臣治粟内史向治,恭听王令。”
冯远见状,微微一笑,立刻从袖中拿出来王令,缓缓拉开,恭声诵读道:
“维大乾四百三十二年夏四月丁未,梁王澈曰:夫德懋懋官,功懋懋赏,克宽克仁,方能割正有夏,彰信兆民!澈大赦天下,然西国之境,盗贼并起,百姓屠戮。若国之不一,则河岳粹灵,庙堂震动。今有吏向治,率由百行,能具九德。当持赦令,安西境,护国统。今特赠尔持节征西大将军,望汝用旌诚效,宣其忠节,松竹无渝,可不慎欤!”
听到这道王令,向治浑身一颤,道:
“臣向治谢君上厚恩,臣定当竭尽全力,收安西境,以报圣恩!”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