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在下徐滋润 > 第二十二节 天平一米零
    四月末的晨风有些微凉,在旭日的照耀下,拂过整个鬲山领内。

    王六郎是水碓村内的一户普通居民,他自幼父母双亡,在村内靠着乡邻们的接济长大成人。

    成年之后在村正李连山的怜悯下,获得了两亩灵田。

    这是他除了在村尾的那间破茅草屋外,唯一的财产了。

    故此在村民们不愿耕种的情况下,他依旧冒着被妖兽祸害的危险,勤恳的收拾着自己的两亩地。

    虽然天未酬勤,但依然孜孜不倦。

    这日清晨,他扛着锄头挂着篮子,带着水囊走出村庄,向自己的田地走去。

    “不知今日庄稼们怎么样了。”

    他这样想着,加快了脚步。

    “六郎,又下田去啊?”一名相熟的乡邻见他扛着锄头,调笑着问道。

    “是啊。”王六郎没有在意,点头回应着。

    “种了也是被妖兽祸害,还费那力干嘛?!”乡邻继续劝说着。

    他没有回答,只是点点头,继续向田地走去。

    不多时,一株熟悉的杨树映入眼帘,他将水壶挂在树枝上,而后取下篮子,提在手中,慢慢的向田里走去。

    与四周杂草丛生的荒田相比,老王的这处灵田被收拾的整齐有序。

    不大的两亩灵田种了一亩半的齐云白米,还有半亩的蔬菜。

    只是也被祸害得不轻。

    他只能每天一边补种,一边从幸存的庄稼中及时抢收着成熟的。

    有时候也会羡慕那些放弃耕种的乡邻,但他没有办法,除了这两亩灵田,他什么都没有。

    当太阳一点一点向天中蹭时,他从地里直起身子,望着一旁的篮子,里面装着不少的稻谷及蔬菜。

    露出一脸幸福,便准备收拾一下,然后回家。

    忽然,他看见有约莫四五人,正从远处而来,在阳光下看不太清楚。

    于是他守搭凉棚,细细瞧着。待其等来到近前后,才看清是鬲山镇的镇守刘山及治安官娄明武二人带着护卫。

    刘山差不多每月都会巡视一番治下村落,故此领内百姓大多认识这位敬业的镇守。

    “在种地啊。”刘山冲王六郎打声招呼。

    “是、是的。”虽然之前见过很多次镇守,但还是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接触,以及说话,他有些紧张。

    “待会忙完到村内的知民亭去,本官有事宣布。”见得王六郎恭敬的点头后,便不作理会,带着人向村内走去。

    一炷香后,刘山及娄明武端坐于水碓村的村正所内,同村正李连山交谈着。

    “此乃领主大人亲自吩咐,还要劳烦李村正安排人手,将村内百姓聚于知民亭前告知此事。”刘山喝了口茶,望向李连山,正色道。

    “刘大人放心,下吏必定不负领主所托,烦请您在此休息片刻,下官这便去召集村内百姓。”李连山先是朝鬲山方向拱拱手,郑重承诺着。

    由于村内百姓大多放弃耕种,一直在家混吃等死,故此李连山很快便将百姓们召集到知名亭前。

    往日里,这处大多是村内老人们喝茶聊天纳凉之处,自上任领主失踪后,便从未在此处宣告过什么事宜。

    刘山在护卫的通知下,来到知名亭内。

    望着眼前黑压压的人群,还有嘈杂的吵闹声。

    在他的示意下,治安官娄明武站到身前,运转体内法力大吼一声,底下百姓只觉震耳欲聋,连忙循声望去,不再多言。

    “静一静,静一静,本官乃是鬲山镇镇守刘山,想必诸位乡邻也是熟识的,本次前来,本官有要事宣告……”见安静之后,刘山才站到前台,冲着底下高声喊道。

    “又是什么要事?”

    “这刘镇守看着比以前年轻不少啊。”

    “大白天的闲得没事,把咱们聚到这里干嘛。”

    “显摆呗。”

    听着底下的小声议论,刘山压低声音,沉声道:“本官此次受领主大人所托,特地前来为诸位带来福音。”

    说着,身后两名护卫从袖囊中取出一袋袋米种放在地上。

    他从中抓起一把,指着米种对百姓继续道:“这是一种名叫响水灵米的米种,一年两熟,产量足足是诸位现下种的齐云白米的两倍左右,是领主大人花重金买来赐予你等的。”

    “诸位待会每户可领取五斤,回去播种,只要你等将此米种下,领主有令,免除你等今年的税赋。”

    在整个奕棋岭内,田地皆是宗族所有,百姓们租种田地实行的是什二税,一成交予领主,一成交予宗族。

    听得刘山的话,原本毫不在意的百姓顿时有些喧闹。

    “免除赋税?真的假的?”

    “领主?我们鬲山领有领主吗?不是失踪了吗?”

    “想水灵米?要种水里吗?”

    ……

    “另,领主大人有令,不日便会带领护卫队驱逐清剿领内妖兽,所以诸位还请放心播种,不用担心。”刘山待众人静下后,才慢吞吞的说着。

    接下来百姓们便在护卫的维持下,依次有序的排队领取米种。

    王六郎也在人群之中,待他登记领取之后,才拿到五斤米种。

    灰褐色的布袋中,散发着莹润光泽的米种与布袋形成鲜明对比,望去好似一枚枚珍珠,令人不忍释手。

    从外表来看,确实比齐云白米好上不少,只是不知这产量是否如刘镇守所说的那般。

    抱着将信将疑的心态,他紧紧的抱着白米,向被自己称为家的木屋走去。

    知民亭内,刘山待百姓们都领取到米种之后,才和李连山寒暄几句,而后告辞向下一处村落赶去。

    另一边,鬲山府内,厢房之中。

    徐润在日上三竿时,才悠悠醒来。

    昨夜梅酒内的灵力皆都流入天平之内,但酒力仍在,所以他此时只觉头疼欲裂。

    在床上躺了片刻后,他才起身来到桌边,给自己倒了杯酽茶,准备醒醒酒。

    喝了口茶后,他才觉自己彻底清醒过来。还未做其它动作,便觉手心印记传来一股异动,于是他连忙运转灵力灌输而去。

    伴随着眼前的明暗变化,一行银白色的篆字出现在眼前:

    “天平任务1.0已开启。

    主线任务:想要发展好一个领地可不是那么简单。请在领地内建成一个坊市,让匠户们运转起来。奖励:拂去尘身踏仙关(没错,你可以飞了)。

    支线任务:除妖如除草,一定要趁早。发展领地,民生乃是第一要务,只是给予百姓米种可是不够的,请驱逐清剿领内妖兽。奖励:枯萎的树(你看哦,这个树它又大又粗,怎么就黄了呢)。”

    “咦?怎么多了个支线任务?”

    “天平任务一米零?有点矮啊。”

    徐润摇摇头驱散脑中乱七八糟的想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两个任务之上。

    通常来讲,主线任务较为困难,且耗时较久,但奖励也是丰厚的。

    所以作者不写个十几章是不会完成的。

    而支线任务……

    “想来刘镇守已经将米种下发了吧,既然如此,待百姓们播种完成之前,要尽早铲除领内妖兽才行,不然我的玉币不就白花了?”

    看看外面的天色,徐润洗漱一番便走出房门,来到事务房内,见只有方德一人在屋内看书。

    “陈先生去哪了?”他来到里间,坐在方德的对面。

    “老陈一早便去给护卫们讲经说法去了,毕竟领主您昨日才得罪了杨族,所以他觉得有必要提高领内护卫的实力。”

    方德放下手中的书,站起身来给徐润倒了一杯茶,递到起身前。

    “这样阿,不知方先生对领内妖兽的情况可有所了解?”接过茶水,喝了一口后,慢吞吞的问道。

    “我鬲山领内这些年来不是一直有族卫们清剿妖兽吗?现下领内应该无有太多妖兽吧。”方德不知徐润为何忽然问起妖兽,有些疑惑的回答。

    “方先生有所不知,本领主前次巡视领地时,听闻水碓村的一位老丈说起过,领内有着众多妖兽潜匿,每逢族卫们清剿时,便隐匿不出,待其等走后,才继续兴风作浪。”

    “原来如此,是说这些日子里,除了那头金刚狼,在下未曾见得任何妖兽出没,只是据在下所知,低阶妖兽应不至于有如此灵智吧?”方德听着他的话,沉思半晌,面色有些凝重。

    “先生的意思是?其等背后有大妖在指使?”徐润的脸色顿时一黑。

    知道自己目前还不会飞,若是碰上方德所说的那等大妖,除了战术性撤退之外,毫无办法。

    “看来除妖一事还需从长计议。”想了一会后,他轻声说道。

    “在下以为,可以先派遣护卫去领内打探,看看何处有妖兽出没,我等再逐个绞杀,最后再揪出幕后的那头大妖,领主以为如何?”

    “那便依先生所言,你看着安排便是。”

    说完之后,徐润没有着急走,而是继续与方德闲聊着其在徐铎领地内的经历。

    毕竟《兔儿岭随笔》中,徐铎的自我吹嘘有些严重,让徐润有种读玄幻小说的感觉。

    与其如此,还不如问问曾在徐铎手下共过事的方德。

    “先生早年在兔儿岭时,兔儿岭是如何发展的?”

    “兔儿岭啊,那里的一阶妖兽百草兔众多,味道鲜美无比,带有百草清香……”

    见徐润盯着自己,方德才止住话题,随后话锋一转,回忆道:“早年在兔儿岭时,领内矿穴众多,兼之领主大人又擅于炼器,组建了一个炼器作坊,将领内的所有炼器士乃至铁匠都聚集到一处。

    而后又挑选有炼器天赋的孩子,教其等修行,就这样慢慢的形成了我徐族之中最大的炼器作坊,除了家族器堂之外。”

    “可孙管事说兔儿岭完全是靠我父一人支撑而起的啊。”徐润有些纳闷,怎么两个人说的有些不一样呢。

    “这样啊,可能我们拍的角度不同吧。”方德讪讪的笑道。

    “不过老爷的炼器手段的确可在族中排的上前三,现今兔儿岭炼器作坊内的主事之人,当年还是跟随老爷学习的。”

    “那可否从兔儿岭内调遣几名炼器士来我鬲山领?”徐润听得此言,紧张而又希冀的望着方德。

    “这个在下也是不知,不过您可以去问问兔儿岭内的现任领主,毕竟那些炼器士如今皆在其治下。”方德恭敬的回答道。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