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崇祯有把枪 > 第十五章 淘汰
    “皇上,一共是一千九百五十人,”

    高文彩拿着花名册,仔细核对了两遍,指着面前黑压压的锦衣卫太监对崇祯道。

    崇祯眉头一皱,这个人数已经大大超出了他的预期,如果没有其他收入,单靠成祖显灵,恐怕很难一下子养活这么多人。

    “把识字的挑出来,可以当做文官培养。”

    又是一番忙碌,陆陆续续从人群中挑出几十个人,崇祯望着这些人,脸上露出欣慰表情,这个时代识字率极为低下,不到百分之一,能在这一千多人中挑出几十个识字的来,算是很不错了。

    兵不在多,而在于精。

    况且自己现在培养的是火种,是精华,人数多了,势必会影响队伍的质量。

    崇祯将高文彩叫到自己面前,朝他低声耳语了几句,高文彩转身朝众人大声喊道:

    ”所有人都听着!围绕皇宫城墙跑一圈,然后在金水桥汇合!跑完的就可以领成祖爷的金子,当皇上的亲兵!”

    这个时代的紫禁城城墙南北长960米,东西宽753米,这还是直线距离,跑一圈下来至少三千米,够难为这些缺乏锻炼的锦衣卫太监们了。

    话刚落音,众人愣了片刻,

    一千八百人的队伍站在崇祯面前。

    崇祯下令将队伍分成十连,每连一百八十人,设连长一名。每连又分成六个排,每排三十人,设排下面是班,每六个人一个班。

    当然这样的建制都只是暂时的,以后随着近卫营变动还会做出相应调整。

    “所有人听命!沿乾清宫跑步!”

    每列人数崇祯捡起地上那把炸膛的鲁密铳,放在手中仔细端详了很久,枪管是用劣质钢铁制成,有几处焊接的地方还有些许缝隙。

    这样劣质火枪竟然能流通到神机营,这大大出乎崇祯意料,按照明朝匠户制度,凡是工匠制造的器物都必须要在上面署上自己名字。

    这项制度在明朝初期中期执行的颇为彻底有力,大到城郭箭楼,小到然而到了明末,法纪荒驰。

    “神机营卖给朕的铳质量太过低劣,还是自己制造的好。”

    崇祯对站在一旁的王承恩道。

    “大伴,毕孟侯现在何处?”

    王承恩眉头紧皱,作为司礼监秉笔太监,他当然认识毕懋康明末大鼠疫究竟有多么可怕,到现在崇祯也没搞明白,崇祯不是生物学家,他只知道京城人谈鼠色变,东城一些人家在鼠疫中死绝。

    此时此刻,广东的大雪不知停了否,太湖的积冰不知溶解了否,现在唯一能够确认的是,全国各地儒生们正在坚持不懈的上书建言:

    国之将亡,必有乱象。

    幸好今天站在皇帝面前的太监锦衣卫们不这样想。

    “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些身形羸弱的太监锦衣卫们热情高涨,一见到皇上便山呼万岁,这样声势浩大的场面,也着实壮观。

    崇祯挥了挥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紫禁城内已经很久没搞过这种规模的阅兵仪式了,上一次出现应该还是万历末年,朝廷派麻贵李如松,远征朝鲜,大胜归来,押解被俘虏的日本士兵回国,万历皇帝朱翊钧在金水桥接见。

    崇祯走上金水桥,对六千多人大声高呼。

    “成祖显灵了!”

    王承恩高文彩面面相觑,不知道崇祯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六千多人纷纷朝崇祯望去,脸上都是惊讶臣服表情。

    “成祖给了朕五百两黄金,昨日,朕已经将金子全部散去救助伤残,诸位想必也都听说可吧?”

    王承恩高文彩脸上露出愕然之色,心想皇上这不是要自己拆自己台吗?这样一说,谁还敢跟着皇上混,要相信坏的东西,万一皇上破产了呢?

    呃,其实他现在已经破产了。

    果不其然,听见这话,人群中顿时传出喧闹声,纷纷攘攘说皇帝没钱了。

    崇祯下意识握紧手枪,他怀疑下一秒就会有上冲到他面前将他活活打死。

    今天早上赶来加入近卫军的人。眼看着自己这场豪赌就输的血本无归了,如何能不恐惧,如何能不愤怒。

    在他们做出决定之前,以陈演为代表的文官与骆养性一党已经把话说明,这次谁要是敢帮助崇祯,参加什么近卫军,以后就永远留在皇上身边,不要再回东厂混了。

    所以说在形势并不明朗的时候,选择崇祯是需要极大勇气的。

    “实不相瞒,朕现在只要一千兵,”

    “兵不在多,在精,”

    “换句话说,你们当中大多数人没有机会加入中卫营,有愿意离开的,现在就可以走,朕绝不会阻拦。现在不想走的便继续留在京城。”

    众人呆立原地,片刻过后,人群中稍微机灵一点的网友,已经开始偷偷开溜。

    、崇祯看在眼里,也不说话,又过了半响,他才转过身去,有人拿了东西偷偷开溜,还有一句合同。

    再看窗外,零零星星散去千把人时,最后还有五千多人留在原地。

    崇祯回过头,眼前一亮,对众人喊道。

    “好,你们这些留下的就是大明的忠魂!”

    ”王承恩,带上金子,带几个人,去神机营买枪,”

    “可是,皇上,我朝从没有皇帝亲自给给锦衣卫长唱完之后齐孟数字内省,”

    崇祯对三大营意境开始不满,今天他们索要的,将来必定让他们十倍尝还。

    “回主子,要买多少支?”

    “二十支就够了!”

    崇祯胸有成竹道。

    王承恩怀疑自己听错了,满脸疑惑走出皇三大营驻地在北京城外。

    往返一次至少要两个时辰。

    崇祯知道今天是没机会让这些太监锦衣卫摸到枪了。

    不过可以先进行队列训练,无论是野战还是守城,队列都是很重要的。

    五千人站在金水桥前广场上。

    半个时辰后,王承恩带人回来了,抱着三根鲁密铳喘着粗气朝崇祯走来。?“带了多少支枪,”

    回皇上,完全按照皇上您的吩咐,只要二十把。

    已经到了用膳的点,崇祯还是在批阅各种票拟,崇祯肚子饿的咕咕叫,他早上还没吃什么东西。

    显示训练队列。

    崇祯站在金属桥上拨弄着手枪,抬头注视众人道:

    “有从前射过鲁密铳的没?”

    五千多人齐刷刷望向这边。

    有女孩举起了双手,零零碎碎有不少太监锦衣卫也站了出来。

    “看来都是金丝雀笼中的小鸟一样,”

    看来在射击训练之前,必须要训练下这些人的队列。

    训练队列可不是一个简单工作。

    飞了九牛二虎终于才让他们分清左和右。

    接下来是基本队列动作,什么向后转,齐步走。

    没有多久,这些新手们纷纷抱怨这不是人过得生活,陆续又有人力转身离去。

    目光扫视队友,保持队列安正。

    崇祯对战争充满信心,毕竟火枪射击训练远比弓箭要简单很多,按照大多数明史研究者观点,一个合格火枪兵只要三个月就可以练成,而一个优良弓手,没有个三年五载,恐怕很难有什么准头。

    崇祯有把枪,多尔衮也有枪,这点不需要过多说明,实际上,大明最精锐的火器部队,孔友德麾下人马已经在崇祯四年发动吴桥兵变,投降后金。

    多尔衮向来注重火器研究,可以说,崇祯有的,后金有,崇祯没有的,后金也有。

    崇祯绝不愿自己组建的会成为这个时代的第一强军,相反。他最了解的是最优秀穿越者,也不肯说在瓦面dui即便是从他们武器开始,这些人的武器也不能比满清差。

    当然他的想法是美好的。

    “放!”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