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风萧天下 > 第六十九章 月夕节 二
    正在此时,在城外十里亭,一群黑衣人在旁边一条小道上奔驰而过

    到了十里亭,领头的一名青年男子,作一手势,全体黑衣人立马成御敌姿势,配合之熟练,一看就训练有素。

    这位青年男子便是凌风,他警惕四处观望,不禁皱起了眉头,之前受到埋伏损失惨重,大部分暗卫又分散各地来不及调动,虽一路逃出,身边被三皇子伏击已没几人,一路拼死才进入了凤阳国,由宏安排他回到水族,可谓是九死一生。

    到了水族养伤了一段时日,心中始终担忧着少主的安危,直到不久后,从星月阁飞来一只信鸽,作为亲信都明白,这只不是普通的信鸽,是宫主和国师相互通信的一条隐蔽线。

    宫主将他叫去,把国师的密信给他看,才大概得知少主发生的事,可幸的是少主平安无大碍,但密信下方的两几大字,让他忐忑不安。

    “月夕节,祭天!”

    凌风清楚这几个大字意味着什么,少主内力尽失还留在永安京城,虽说水族不干预各国的事,但这事关少主的生死,他不能眼睁睁再次看到少主陷入危险之中。

    在凌风计划正准备再次逃离水族前往永安国时,宫主带着二十名水族黑鹰卫高手将他拦截下来,在他以为死定的时候,宫主将鹰符交给他,并神情凝重嘱咐他,务必要不惜一切护少主周全。

    原来宫主早就猜到他的行动,那一刻他才明白少主在宫主心中的重要性,为了救少主,宫主不惜打破了水族几百年定下的规矩。

    凌风手握长剑,转头一看着身后二十名黑鹰卫,心里虽然踏实许多。

    可如今的问题,就是如何带着黑鹰卫混进京城,城外不远驻扎着大军,整个京城就像牢笼,被包围起来,只是全城百姓却毫无察觉,还在为月夕节祭天而感到高兴。

    忽然凌风想起宏主在京城挖掘的暗道,当时自己和几名暗卫在东地后山府邸,也是多亏了那条通往城外的暗道,才得以逃脱。

    “众黑鹰卫听令!弃马,潜伏到东城门外一处密林。”凌风高举起手中的鹰符对身后的黑鹰卫命令道

    “遵命!”众黑鹰卫齐应声

    宫门外拥挤着一大群百姓,他们来的很早,有些怀里抱着孩子,大多数人盘在宫门外,有孩子的哭闹声,还有笑声嘀咕的说话声,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有百姓源源不断的地从西地北地赶来,大有倾一城百姓会皇宫之势,哪怕只是在宫墙外目睹,这也是他们的福分。

    “吱......”一阵悠长的声音,宫门很重,五六个禁卫军各推着一扇宫门,使浑身解数缓缓推开,休息在地上的百姓皆站起,欢呼着向宫门看去,但都自觉的让开出一条大道,让东地的百官世家人员进入。

    文武百官如流水一般进入宫中,穿越两道宫门一个宽阔的祭祀台出现在众人眼前,几千人齐聚一块仍不显太拥挤,一座巨大的高台矗立在祭祀台中央,高台很宽,如两三座宫殿般宽广,祭祀开始的时候皇上要领着众皇妃,皇子,大臣在此拜天,因此才修筑的这么宽广。

    祭祀结束后,皇室还安排了歌舞为百姓们献唱,因此史官每每记录此事为“与民同乐。”

    禁卫军们早早将祭祀台包围,保护起来,他们身穿黑色的铠甲,手持长矛,腰配尖刀,如一株树木般站立在那里,黑色的盔甲把整个脸遮住,只有眼睛和鼻子露在外面,冷气袭人,无喜无悲。

    进了皇宫,原本窃窃细语的官员不敢再嘀咕,仅有些相互问候声透过人群,隐隐回荡在四周,他们围绕着祭祀台,等待着,穿黑色铠甲的禁卫军一圈圈守卫在祭祀台和人群中间,将祭祀台隔离。

    太阳升起来了,柔和的阳光挥洒在天地间,祭祀台后的大殿闪烁着金色的光晕,那是永和殿,是皇上和臣子早朝的地方,皇上和臣子们商议国家大事,修改法令,和四年一届的科举考试前五十名进士最后殿试的地方。

    那里在百姓们的心中是神圣的,是期盼,是生机,在众千万书生心中那里是荣誉,能进入那间殿堂进行殿试考试的无不是天下书生的佼佼者,即使考试失败了,出来后亦能得到千万书生心中崇拜。

    一步登天。那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地方,在那座殿堂里只能说一切皆有可能。当旱灾,洪灾,蝗灾来临时,那里就是全永安国百姓心中最后的期盼。

    不少百姓半夜已经等候在宫门外,即使是后来者填腹了肚子,等了这么长时间,肚中早已消化殆尽,因此三皇子吩咐人早已熬好了粥,不一会儿,只见禁卫军宫女们推着小车,上面运着半人多高的粥接连不断往宫门外驶去。

    百姓们源源不断向宫门前涌来,此时宫门外已经站满了百姓,和宫门前宽阔的长街道上早已站满了百姓。

    青王一众人刚进入皇宫内,看着运粥的小车由一名禁卫军拉着,两名禁卫军在前开道,到了人群中间,将大桶抬下来后,就有早已饥饿的百姓围绕,禁卫军面无表情,拿起一个大瓷碗舀了一碗粥递上。

    米粒虽少,但已经让百姓们感受到君恩浩荡,一个个感动的热泪盈眶,高呼三皇子千岁。

    息夜不仅冷笑:“看来这三皇子真是不会放过任何收拢人心的机会。”

    云宸也不屑冷哼一声:“若是这些百姓知道,城外已经被这位仁慈的三皇子包围得水泄不通时候,会不会还如此高呼三皇子千岁?”

    “蛊惑人心不正是这对母子的拿手戏吗?”息夜语气带着讥讽说道。

    “息夜,云宸,小心隔墙有耳!”青王细声对二人说道

    陆陆续续,五六十车运粥车不间断地从皇宫内推出,半人多高的慢慢一桶粥,几乎刚抬下来就被分完,全城几十万百姓自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分到粥,皇宫中也没能力一夜间熬那么多粥出来,因此大多数人忍者腹饥,等待着祭天的来临。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