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我真的不想造反 > 0006比武招亲
    当柴郡主年至十五岁时,也就是古人说的女子及笄(ji)之年,也是女子到了出嫁的年龄。

    宋太宗赵光义就曾和八王商量过关于柴凤焉的婚嫁事宜。

    毕竟这关乎到皇家体面和后周旧部一些人的想法,作为皇帝的他也不得不重视。

    可是柴凤焉的眼界太高,八王妃两口子合上八字的没一个是她看上的,两人对她又是百般娇惯,对于她的婚事是一拖再拖。

    最后眼看柴凤焉年满十六了,如果在不出嫁,就算知道内情的人不说闲话,也难堵悠悠众口啊!

    偌大的一个皇朝,你们的郡主居然找不到郡马爷,这说出去太有损皇家的脸面。

    赵光义就为了柴郡主柴凤焉的婚事,专门下了一道圣旨,让她必须在十七岁前出嫁。

    最低也要在十六周岁生日前,先把婚事定下来。

    八王爷和杨家的关系私交甚好,杨延昭又是兄弟中最出类拔萃的一个,身材长相也在汴梁城排前,又加上他爹杨继业是当初柴凤焉亲生父亲的旧部,两人的八字也没问题,赵德芳就把这事和柴凤焉说了。

    在整个汴梁城里,可以说最贴近柴凤焉择偶标准的人,也确实就数杨延昭最近了。

    柴郡主考虑一下后就答应先观察一段时间看看。

    当太师府的二少爷潘豹听说那个汴梁城最漂亮的妹子,要嫁给自己的对头杨延昭时,就不淡定了。

    “他那里比我强了!”

    之前八王爷为柴郡主筛选郡马爷的时候,潘豹也在名单之中。

    以他的才能和平时的恶形,柴郡主那里会对他多看一眼,直接就把他在第一批中就排除在外。

    本来被踢出去潘豹就已经很窝火了,结果发现柴凤焉最后又选择了死对头,怎么会甘心?

    他不甘心,八王妃也不怎么赞成。

    原因是,当年她父亲就是死在了杨继业的手里。

    她怎么会愿意把自己看做亲生女儿的柴凤焉,嫁给自己杀父仇人的子嗣?

    在柴凤焉知道对自己最好的八王嫂居然和杨继业有这么大仇恨时,就犹豫了。

    没办法,就让八王爷两口子为自己想个最合理的办法,来选择自己一生的依靠。

    不是这问题就是那问题,太过难抉择,就交给你们安排好了。

    老两口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终于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比武招亲!

    消息刚传出去,潘豹就直接找到杨延昭要和他决战。

    只要打败他,谁还敢和我挣?

    柴郡主在听到杨延昭打死潘豹后,就对他有些不满了。

    莽撞!

    本来你父亲就和潘太师不对付,作为在军部有着实权潘仁美能和你家善罢甘休?

    更何况他女儿伊贵妃还是皇兄最宠爱的妃子!

    听说潘伊对他这个唯一正常的弟弟也是宠爱有加。

    如果万一有战事发生,在两军对垒的时候,那潘仁美想要坑你们杨家,那还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不得不说柴凤焉不愧是美貌与智慧并存的才女佳人!

    经过这事,直接就推断出了杨家后来金沙滩一战的真正结局。

    无论发生了什么,八王爷赵德芳还是准备继续比武招亲。

    在他的心里,柴凤焉嫁给杨延昭杨六郎那是铁定的事。

    这边的比武招亲还在筹划中,今天柴郡主突然见到了那个被杨延昭差点打死的,那个传言纨绔子弟标榜,也是为了和杨延昭挣自己的人,潘豹潘致远!

    见到他后,才知道传言有多么的不可信。

    柴凤焉不相信一个人摔一下就能把人摔的从一个不堪一提,瞬间变成一个就算是那些闻名的才子们都望尘莫及才华横溢的人!

    从当时潘豹的言谈举止上看,和纨绔根本就不沾边。

    这前后到底那一个才是真正的他?

    潘豹的转变在今天的事传出去之前,人们只以为他学好了,很可能不在像以前那样嚣张跋扈了。

    可让很多人大跌眼镜的是,在他病好后外出的第一次,不但没有像以前那样带着家丁前呼后拥的不可一世,还突然会对对联,会写诗了!

    而且还表现出了文采斐然!

    在这个消息引起不小轰动的时候,八王府突然正式张贴布告通知,在五天后,也就是五月十五这天,为全汴梁城最美,最有才华的柴郡主举行比武招亲!

    比武招亲分为三个部分。

    一:武艺的较量,获前十的进入下一轮。

    二:武艺较量胜出的十人进行排兵布阵,再次进行较量。

    三:取前三名进行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比试,最后胜出的人,如果入得了柴郡主的眼,那么就能成为她的郡马爷!

    两个消息一出,整个汴梁城都热闹起来!

    ……

    ……

    御史大夫府,以寇准,包拯等为首的一干忠臣们,在得知潘豹的事后,就坐不住了,急急忙忙的聚在一起商讨一些,只有他们这些人知道的事。

    “潘老贼的心思大家都知道,之前我们不深究,那是因为他后继无人,现在不一样了!

    如果最后胜出的是潘豹,有了柴郡主,对于潘仁美那老贼更是如虎添翼!”

    御史大夫齐宝山见人聚齐后,就开始阐述事实。

    “如果在这么任由他横行下去,说不定咱们大宋就真的要外戚掌权了!

    这是大忌!

    你们都有什么看法?”

    寇准提了提红鼻子:“我看也未必!

    老心认为,如果他潘致远真的能明辨是非的话,他就会劝他爹的!”

    “寇老心!什么事都要讲证据,就像我们一直怀疑潘太师一样,那也只是怀疑,因为咱们没有一点证据证明他据有野心!

    猜测与推断……有时候会……”

    开封府府伊包拯开口就是专业性的分析。

    “包府伊,我们这是在防范于未然!”

    齐宝山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包拯,如果不是因为去年得到的消息不准确,那一本就能把潘老贼给拿下了。

    “听说你手下有不少能人异士,就……真的查不到他的一点……风吹草动?”

    “唉!……”

    包拯无奈的叹了口气道:“齐御史有所不知,自从去年江湖上不太平后,展龙,张招,赵彪他们都一直在到处奔波,根本就没时间回来,我也曾前后派人去寻,就是找不到他们啊!”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