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龙腾明末 > 第一百一十七章 天灾
    一阵阵的狂风刮过,也不知是东南西北风,只是乱刮。

    一道霹雳闪过夜空,过了很久,又是两道闪电。然后“轰隆隆”的雷声才跟着到来。

    “这不是要下冰雹吧?”二驴子嘀咕道。

    “你怎么知道要下冰雹?”李洛奇怪的问道。

    “回老爷的话。我们家乡有几句谚语:雹前风头乱。这风刮的邪乎,很可能要下雹子。还有电闪雷鸣久,冰雹打破头。刚才闪电过去了好久才打雷,恐怕雹子还不会小。”

    李洛点点头。他不是学气象的,对冰雹前的风他不了解。但是云团越高,形成冰雹的可能性越大,这点他是学过的。闪电和雷声距离越远,那么云层肯定会越远,这属于基础知识了。

    雨开始下了,李洛站在房檐下,伸手到外边接了一些雨水。雨很冷,冰雹到底会不会下来,还真不好说,他长叹一声。

    为了避免发生天灾时,大家照应不变。李洛今天把大家都集中在了一起。

    不一会,在大家的耳朵里就出现了“噼里啪啦”的声音。

    一个孩子快步冲出檐下,从地上捡起来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冰雹,欢呼着跑了回来。

    “这眼看就麦收了,又是流民过境,又是冰雹的,当阳县的百姓今年的日子难过了!”王申说道。

    又过了一会,“噼里啪啦”的声音越来越响,冰雹的个头也越来越大。有的已经有了核桃大了。

    远处更是传来“轰隆”一声。

    “怎么回事?”李洛问道。

    二驴子顶了一把椅子跑出去看,一会儿带着几个老百姓跑回来报告:“是县衙西边的一处民房被雨水冲的倒塌了。”

    李洛赶忙叫这几个老百姓进入屋内躲避。他们的衣服都已经湿透,高秀娘给他们倒了热水,让他们喝了取暖。

    “轰隆隆,轰隆隆……”远处不断传来房屋倒塌的声音。

    冰雹的个头也越来越大,大的足有拳头大小了。

    二驴子再也不敢冲出屋去,这么大的冰雹,真的是能打死人的。

    “轰!”远处一阵大响,紧接着李洛发觉地下开始震动。

    “是地震吗?”李洛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拳头大的冰雹从天而降,如果再有地震,那结果将是恐怖异常。在房间里躲避会被房屋压死,冲出街上会被冰雹砸死,这老天是要杀人吗?

    “轰!”远处又是一声大响,地面的震动更加激烈。

    跟随李洛一路而来的孩子们已经全部慌了神,各各抱了一个桌椅板凳顶在头上。高秀娘和马红樱也一起举了一张桌子,跑到了李洛身边,把三人全部置于桌子之下。

    “咔嚓!”李洛住的房子房顶,被一颗大的冰雹直接砸穿。

    二驴子顶着椅子跑过去,从地下抱起一颗足有西瓜大小的冰雹。

    “这……是……冰雹?”高秀娘吓得张口结舌的说道。

    李洛、王申等人也是张口结舌。

    “轰隆……”“咔嚓……”声音此起彼落,不知道多少房屋在这凄风冷雨的夜里倒塌,多少百姓,被冰雹砸伤,或是死亡。

    地面的震动也一直在持续,李洛也不知道,是真的地震,还是房屋倒塌引起的震动。

    冰雹落地的声音,房倒屋塌的声音,夹杂着无数百姓哀嚎哭叫的声音,响彻了夜空。

    冰雹逐渐小了,可是雨还在下,地面的震动也停了下来。屋里的人没有一个敢乱动,每个人都是心中庆幸,自己在这可怕的天灾里存活了下来。

    一夜过去,雨过天晴。清晨的阳光照耀着这片饱受蹂躏的土地,天空中一道美丽的彩虹,似乎是接引死去的百姓,前往天国的桥。

    李洛和王申、二驴子往外走去,刚穿过后院的院门,他们就被眼前的景象吓住了。

    前院的县衙大堂已经倒塌,一颗巨大的冰雹把县衙大堂,砸的稀巴烂。这颗冰雹,足有一人高!许多衙役,正在搬着大堂里的各种物品。

    “怎么还有这么大的冰雹?”王申说道。

    “这还不算大的!城墙那里还有大的,大者如象,小者如牛。”一名衙役说道。

    “如……如……象?如牛?”李洛彻底震惊了。

    “可不是,西城墙都给砸塌了。”那名衙役继续说道。

    “走,去看看。”李洛领着王申、二驴子,直接出了县衙。还没到西城墙,远远的就看到了数个巨大的冰坨。最大的足有三四米高,小的也有两米高大。城墙已经被这些巨大的冰坨砸的一片狼籍。

    放眼四望,县城里处处房倒屋塌。被砸死的百姓尸体倒毙各处。有的还未死重伤的,不住的哀嚎着哀嚎着……

    李洛的脸上肌肉在不知所措的抖着。

    二驴子也是茫然的看着一切。

    “这是亡国之兆啊。”王申低声喃喃道。

    李洛也是长叹一声。

    《明史》记载,崇祯十年四月至润四月,两月之间,南阳、荆襄地区,普降特大冰雹。大者如象,小者如牛。

    历史上有影像记载的最大冰雹,是在二零零八年五月三十日。我国内蒙古科右前旗发现的。在一场大冰雹过后,有人在深山中发现了四个巨大冰雹。最大的有三米长,二米宽。这还是在化了十九个小时后才被发现,如果第一时间发现,还不知道有多大。

    有时李洛真是心疼崇祯,这个皇帝也算是殚精竭虑了。可是也实在是太背了!

    他爷爷万历,二十二年没上过朝,可是国家富足。到了李洛这时,老百姓一说起万历,还都是一脸崇敬的尊称“显皇帝”!

    他老爹死的早,就不说了。

    他的哥哥天天做木匠,朝政更是理也不理。虽然国家千疮百孔,可是竟然也没被他折腾亡国了。最可气的,还时不时的来个丰收。

    可是到了崇祯,自登基以来,夙夜忧叹,每天想着如何中兴大明,可是就没有一年不闹灾的。崇祯二年以来,更是冬季气温直降十几度,迎来了罕见的小冰川时代。也不往远了说,光崇祯十年一年,各地重大地震就有六次。还有各种水灾、旱灾、蝗灾、狼灾,甚至还出现过老鼠成群攻击活人的鼠灾等等。今天又让自己遇到了雹灾!

    而且崇祯死后,第二年小冰川时代就结束了,什么灾也都没有了,风调雨顺,粮食也开始丰收了……

    这难道真的是天要亡大明吗?

    这崇祯皇帝朱由检,到底怎么得罪老天了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