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错,朝廷确实有优待士绅的法令。并且我觉得,读书人才是国家的根本,应该得到更大的善待。所以未来,我会给更多的读书人好处。”
“那么这个税就不用交了吗?”罗永庆赶紧问道。
“当然要交!其实我们大明的优待士绅法令,也不是说士绅不用交税吧?只是说相应减免田税。秀才减免八十亩田税,举人减免四百亩田税。除了田税,人头税、三饷都必须交,不能减免。而徭役则是要士绅每年花钱赎买,才能不服徭役。我说的对吧?”
“这……大明确实有此规定,不过……”
“不过随着时日发展,就没有那家官府认真执行了是吧?”李洛笑道:“虽然没有认真执行,但是我们终究不能视为没有这些法令。所以我才出台了新的户籍等级制度,彻底废除了一等户籍人士的徭役,以后士绅都不用再考虑花钱赎买徭役的事了。”
罗永庆心里念叨:“我们以前也没花过钱赎买徭役,历任知府,也从来没让我们服过徭役啊。”
“罗先生一定是想,以前历任知府也从未责令士绅服徭役吧?”李洛微笑着看向罗永庆。
“不敢不敢!罗家怎能不知朝廷法度。”
“其实,历任知府虽然没有责令士绅要赎买徭役。但是如果真的有哪任知府较真儿,非要士绅赎买,那么罗家就真的能够抵抗的了吗?与其如此,倒不如直接写出来,一等户籍免除徭役岂不是好?”
“大人明鉴。免除徭役,确实是大人的仁政啊!”罗永庆赶紧符合。
“至于赋税,大明从未免除士绅的税,所以我还是要收的。但是对于有功名的士绅,朝廷早有优待规定。我也想过,以前就直接不收了,这个不好。朝廷是优待士绅,不是不收税。如果一开始就不收上来,终究是不对。以后就改为在收完税后,再把应该减免的部分,再还给士绅。这样既遵从了朝廷的税法,也遵从了朝廷优待士绅的明令,这岂不是好?”
“先交上去,再返回来?”
“就是如此。而且我也替罗先生考虑过,历代收税时,都会有所消耗。别的不说,粮食送到官府,负责收税的官员是不会马上上秤的,而是对着装粮的筐子就是一脚,粮筐里的粮食就会滑落下来,然后粮食才可以上秤缴税。这滑落的粮食就归了官员所有,而且,送粮的筐子要是粮食不够满,收税官可以拒绝为送粮人称重。这一脚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淋尖踢斛。如果要士绅们也是如此交税,就算我们事后把优待士绅的部分还回去,还是要士绅蒙受损失的。所以我想了另外一个办法,那就是我现在发行的粮票。”
说着,李洛向袁小方一招手。
袁小方赶快去一旁的盒子里,取出了一摞纸张,递了过来。
“罗先生请看。”
李洛把这些纸张一张张的铺在了桌子上。这些纸张都成长方形,最大的也不过手掌大小,最小的是半个手掌大。
李洛拿起最大的一张,上面画着一石麦子,在上边还画着一道竖道和两个圈。
说道:“这就是我设计的粮票,这上边画着一石麦子的,可以到粮店,直接换取一石麦子。我叫他一百元。”
说着拿起第二大的纸张,接着说道:“这个上边画着一斗麦子的,可以到粮店直接换取一斗麦子,我叫他十元。”说完还给罗永庆特意指了指一边画的一道竖道和一个圈。
拿起第三大的纸张,展示在罗永庆面前,也不说话,只是在等罗永庆开口。
罗永庆看到上边画的是一个升,里面装的麦子。
于是说道:“这个可以换一升麦子?十升等于一斗,这张纸就是一元?”
李洛笑道:“没错这就是一元。”
“那么这叫什么?”罗永庆指向最小的一张纸。
那张纸上画着一合。李洛笑道:“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那么一升等于十什么呢?”
“一升等于十合啊。”
“对,这最小的,可以换一合。”
“那叫什么?一元已经最小了,总不能叫十分之一合吧?”
“我叫他一角。”
“哦,一角吗。”
“为了避免以后交税时,还有收税官员淋尖踢斛,士绅只要叫这种粮票就好了。交上来后,我们会在税收后,在还给士绅。这样大家既不用担心,运输粮食时的损耗,也不用担心官员贪污。只是每年两季税收时,乡绅们派人把这粮票交上来就可以了。”
“哦,这样啊。”罗永庆心是彻底的放了下来。原本以为,交税不可避免,自己的家族要蒙受很大损失,原来只要交几张纸就可以了。
“府台大人真是聪慧过人,想出这等即让我们遵守了朝廷法度,又……又优待了士绅的法子。”罗永庆笑的眼睛都不见了:“只是大人,这个粮票,我们士绅如何能够得到呢?”
“这个简单,现在得到粮票的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大家可以把粮食送到我们的府库。给我们多少粮食,我们就给大家多少粮票。第二种,就是参军,或者成为公务员。我们的新军和公务员发的俸禄,都是粮票。”
“哦,用粮票买粮,这粮票就等同于银两了吗?”
“差不多,未来粮票或可以取代银两。”
“那会不会和大明的宝钞一样?”
明朝的纸币称为大明宝钞,现在明朝在北京印刷宝钞的地方,还叫宝钞胡同。
但是明朝的官员,对纸币的信用,都不是很重视。一缺钱了,就疯狂的印刷宝钞。所以宝钞的贬值,非常的厉害。罗永庆问的就是:“这粮票未来是不是也会和宝钞一样,和废纸差不太多?”
“不会!我这个粮票,是以麦子为基础的,不会像宝钞一样胡乱发行。无论如何,粮票都要稳定在一石麦子换取一百元左右,可以有涨跌,但是十年内的涨跌幅度,都会控制在十分之一以内。”
“哦,但愿如大人所料。”显然,罗永庆并不完全相信李洛所说。
“那么大人,今天聆听了大人的户籍新政,和士绅的收税新政,我也要赶回去和族兄商量一下。至于大人所说,成为公务员,发的俸禄就是粮票,我觉得我们罗家,和众位乡绅家中,都有许多子弟可以来做。我也要回去和大家商量。”
“好,那就全赖罗先生为我在众乡绅面前解说了。”
送走罗永庆,李洛马上叫来柳敬亭。
和他协商了一下,说道:“我们的新政,还需要在百姓当中进行详细解释。我想出一个报纸,能够更好的让百姓知道我们在做什么。”
正说着,袁小方到了门外,敲了敲门,说道:“大人,江油那边出事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