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 222章 少年读书,焚香,品茶,奉剑,等枪来
    岳家王爷铁骑压境。

    但临安祥和着,老少爷们儿该遛鸟遛鸟,该西子湖畔歌舞升平的继续坐拥船娘,妇道人家们依然逛着御街说着闲话攀比着珠玉金钗。

    岳家王爷如反叛之举,天下人并不担忧。

    一者,镇北军铁骑南下期间,从无战事。

    二者,镇北军铁骑之后,禁军的凤翼、天逐两支精锐骑兵死死咬在尾巴上。

    更多的是临安朝野对女帝的盲目信任。

    一介女流,既能登帝位。

    会被一位王爷逼得城破国亡乎。

    天亮时,虽然岳家王爷就在十数里外,晌午之前就可陈兵城墙下,临安还是开了城门,放了一批人进出,直到远远看见镇北军斥候后,才缓缓的关上三座沉重城门。

    禁军都指挥使田顺提刀按剑,带着一众将领守在北关门城楼前。

    这个时候自然没赵信赵瑾什么事。

    大内今日休朝。

    按说,此刻朝堂中枢重臣应齐聚垂拱殿,听从女帝旨意。

    但诡异的很,女帝只让枢密院那边行动,去让文臣们各司其职,似乎一点也不担心即将来到,有可能发生的战事。

    无人猜得透垂拱殿里的女帝在想什么。

    文臣哪能安心,纷纷齐聚尚书省,找到左右相公王琨、宁缺,以及副相公参知政事谢韵。

    七嘴八舌议论纷纷。

    但枢密院里却忙成了一团,枢相公不在,同知枢密院事苏长今请了假,几日不见踪影,如今在枢密院坐镇的便是签书枢密院事包清淳。

    在他统领下,军令频出,忙乱中又有条不紊。

    所有武将皆披甲按剑,根据枢密院发出的各种调令,奔赴各职,欲拒北来之枪。

    紧张的气氛弥漫在所有人头。

    无知者无畏。

    老道:“你为什么不躲,不怕死?”

    少年不应声。

    苏王妃就这么站在阶前看他,也不走开。

    半个时辰后。

    李汝鱼收剑,擦拭了额头轻汗,回到堂屋搬了张椅子放在院门口,又搬出来一章长条桌,放在椅子之前,这才回屋换了一身干净整洁的长衫,摘了绣春刀,配上夫子送的那柄剑,再拿了一本书。

    书是史书,《大燕正史w。

    剑是旧剑,其上裂纹重重,缺口三五处。

    着实有些寒碜。

    少年却敝帚自珍,剑在身畔,如有夫子。

    沏了茶。

    来到院前椅子上坐下。

    长剑横桌。

    茶杯在左。

    居中史书。

    少年矮身正襟危坐,面向阶下。

    做着这一切的少年很平静,仿佛只是在准备捧书而读,平静得让那个妖媚女子觉得他一定是发疯了。

    他难道不知道,要不了多久,岳平川便要来此么?

    说完话的少年不再言语,捧书而读。

    少年身后是青山。

    少年身前是临安。

    青山多妩媚。

    临安尽繁华。

    少年坐在那里,翻书无声,万千屋宇为画布,苍天为顶,大地为砖,青山为柱,书剑为伴。

    读书的少年在苏王妃眼里,和天地浑然一体,几似出了人间,坐看云端。

    王妃有点恍惚。

    总觉得坐在那里的不是一位读书少年,而是一位入道大家,借天地之气,储养剑意。

    回过神的王妃倏然笑了笑。

    转身进屋,片刻后端了香炉出来,轻手轻脚走到桌畔,放在长剑之畔。

    退了几步,看了又看。

    满意的笑了。

    这才有点人间仙气的意思嘛。

    但总感觉还差点什么。

    妖媚女子蹙眉凝思了片刻,恍然大悟,踩着轻快脚步出了院子,来到精舍外,对正在弯腰给一盆奇怪的花浇水的青衣女子说道:“借琴一用。”

    青衣唐诗直起身,看了看不远处的少年,点点头,“稍等。”

    妖媚女子拿了琴归来。

    又取一张条桌和小凳,盘膝而在门前阶上。

    读书的少年视若无睹,沉浸文墨里。

    妖媚女子抚手穿花,铮铮琴音如山间溪流,四处流溢,油然而生神仙意。

    女子抚琴,琴音悠扬。

    少年读书,品茶,焚香,奉剑。

    等枪来。

    最快更新,无弹窗阅读请。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