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名新生所说的那段视频,林小丁自然清楚是什么,就在最近半个月,网络上出现了一段号称某派系的太极拳掌门和一名业余搏击选手对阵的视频。
视频记录的这场对决大概持续了十秒多钟,应战的所谓太极宗师和那名搏击手甫一接触就中了一记右手的重拳,紧接着又吃到两拳后,重心不稳的太极拳师翻到在地,并遭到了搏击手的连续追击。几拳下来,太极师傅已经被打得毫无反抗之力,裁判也就顺理成章的叫停了比赛。
这段视频被公布之后,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观看过这段视频的普罗大众眼中,经此一役之后,太极拳简直快要成为不堪一击的花架子。
而随着比赛后,搏击手和一些网络媒体的不断炒作,尤其是这名搏击手本人。更是直接将矛头对准了传统武术,号称要在传统武术圈子里进行“打假”。
虽然在搏击手的口中,他说明自己质疑的只是那些靠着传统武术招摇撞骗的所谓武林人士,但是对于外界而言,经过了媒体的宣传报道之后,真正的传统武术在民众心中的地位已经收到了极大地冲击,可以说很多国人,尤其是许多青少年,已经对传统武术价值充满了怀疑的情绪。
而更加让人觉得面上无光的是,那名落败的太极师傅,竟然在后来接受采访时,说自己其实只是在比试时脚下拌蒜摔了一跤;还说自己其实拥有深厚的内功,真要是使将出来,绝对能把搏击手打成重伤。
当时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林小丁都替他觉得脸红,老祖宗留下来的太极拳,绝对是真正的好东西,偏偏被这些二把刀拿来胡吹瞎侃,搞得好好地武学好像小说和影视作品一般,也不知道是不是那位太极师傅,小时候跟着电影里面学大侠翻跟头摔坏了脑子,才能说出这些个不找边际的屁话。
先把那个太极师傅撇开不说,林小丁迅速在脑子里回忆了一遍那段视频的内容,盘算着该怎么回答新生的提问。
要说功夫这事儿,古时候就有兴个文斗和武斗的名堂,亲自下手比试的那是武斗,而在武学素养上的交流切磋则叫做文斗。这文斗虽然不用真去打个头破血流,可也不一定就比武斗来的容易。要知道靠一双拳头把人打服容易,可单凭一张嘴把人给说服,那可就不容易了。
对于网上热议的这场比试,林小丁虽然看过不少次,也知道这场拳无论怎么打,最终胜负应该都不会有什么变化,最多就是太极师傅在场面上能稍微好看一些而已。不过既然已经有人当面问起了自己,也总要胡诌上两句,不然自己也非得被当成打着传统武术的旗号招摇的骗子了,而要真要到了那一步,自己给社团招新的计划,那绝对就算是泡了汤了。
林小丁默默盘算了一番,如果从太极拳的角度出发,让自己说出一种可能去打赢搏击手,林小丁自认为自己是做不到的。太极拳的技击之术,没有个几十年的功夫很难练得出来,何况自己本来练得也就是只有架子的——“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说白了也是没什么用处的太极操。
不过,好在林小丁早几年就比较迷恋综合格斗,要说他对西洋拳的认知,其实比对传统武术知识要多得多。而这钟现象他自己也倒也十分坦然。真正的中华传统武术,本来就不是一朝一夕能理解通透的东西,不同拳法虽然各有自家的拳法精要,但真正适用于实战的话,那就必须对整个拳法的体系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将这一体系完全应用在瞬息万变的搏斗之中,这样一来和所谓的套路演练什么的花架子相比,就完全是另外一个层次的境界了。
而西洋的搏击术,无论是技击原理动作还是训练方式,都更加讲究实用,为的是最大限度的训练并利用自己的身体,在格斗中去击打对手,这样的思想核心可谓是浅显易懂,而且只要是合理的技术动作,都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进行杂糅,对学习的人没有太多的限制。所以,如果想要给出一个勉强能蒙混过去的解释,林小丁也只能选择从搏击的角度出发。
“在评论这场拳的胜负之前,同学们,我必须先要跟大家说清楚,你们看到的这场比赛,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其实更像是一次流氓打架。”林小丁选择了这样的评论作为开头,算是用了点小心思,希望在偷换概念之后,新生们能先把太极拳的事儿先暂时给忘了:“人体的各种部位,虽然可以通过训练,磨练的十分强悍;但归根结底,人体其实依旧是非常脆弱的,在真正的搏击竞技和任何武斗中,当然死斗除外,都会在严格的明文规定,或一些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规则下进行,这样既是为了保证双方的安全,同时也保证了搏斗的公平性以及竞技性。”
边说着,林小丁走到了提问的那名同学身边,举起了拳头放在了他眼前问道:“这位同学我想问你,你觉得是你的下巴硬,还是我的拳头硬呢?”
“那自然是你的拳头了。”
“那你觉得是我的下巴硬,还是你的拳头硬呢?”林小丁又笑着问道。
“这……”面对这样的问题,这名提问的新生反而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看了看自己的拳头,又小心翼翼地对着林小丁的下巴比划了几下,似乎想对比出两者之间的软硬。
林小丁有些不适的用手拨开了他的手,摸了摸自己的下巴说道:“那自然也还是你的拳头硬了,你可千万别想着要来那我测试啊。”
说着,林小丁转身对着更多围观的新生说道:“当然,我说的硬,其实也不是真正的硬度;对于人体而言,当下巴和手指受到同样的冲击时,可以让人体遭受更多伤害的必然是下巴;而对于一名训练有素的搏击选手而言,他们的拳头则会比普通人更加强大,完全可以称作是强而有力的武器,所以在正式的搏击赛场上,所有选手都会被要求必须佩戴护具,这样才能保证在下巴和拳头相碰撞时,下巴马上就被打得粉碎。”
林小丁一边讲解一边做了个挥拳的动作:“一击KO这种事情,偶尔出现虽然会让人觉得很酷,但是看得多了的话,尤其还是对于搏击竞技而言,其实就没有太多观赏性可言了;实际上在完全没有保护措施的情况下,人体头部的多数部位在收到重击后都会造成人体短暂的失去意识;而视频里的那名拳师,正是因为下巴遭受了完全没有护具包裹的拳头的重击,才会轻易就被打昏在地,场面上虽然看上去他全无还手之力,但实际上也许他也只是输了一招而已;而如果让我来评价的话,这场所谓的比赛,仅仅因为不使用护具这一点来说,就真的已经太不正规了。”
“那假如在你所说的公平的情况下呢?太极拳有机会赢吗?”学弟不依不饶的问着。
本以为好不容易蒙混过了关,结果这名新生似乎肯定没有放林小丁一马的意思,气的林小丁在心里暗骂道:‘这小子怎么TM这么实心眼啊,到底是真的对武术感兴趣,还是故意来拆我台的啊,卧槽!’。
林小丁的嘴巴张了又张,也是实在不知道该从何说起,自己虽然因为小时候比较皮,积累了丰富的打架经验,不过拿太极拳跟人过招这种听起来就冒傻气的事儿,自己还真是没干过。本来林小丁正想找个借口推脱不作回答,结果围观的新生们一个个也都跟着起哄:“对啊,学长,给我们讲讲用太极拳该怎么打赢搏击手吧!”
被围成一团的新生不断追问着,林小丁也知道今天算是躲不过去了,说不得,只能接着往下吹了。
“同学们,你们要说让我支招,那我绝对也是不行的,为什么说不行呢?”林小丁一边先想办法给自己留条后路,一边信口开河的讲了起来:“这太极拳,技击时讲究的是‘连绵不断、以柔克刚’,但是这以柔克刚,可不是说就跟电视上演的那样,你慢慢悠悠的摆好架势,就能立于不败之地了。”
林小丁回忆了一下当时那个太极师傅应敌的架势,自己也做了一个同样的动作,双脚前后微微分开,膝盖保持直立几乎不做弯曲,左手在前平举略高于眉头,右手则由下而上微曲,手掌向前放在低于下颌且远离面门差不多一尺的距离:“视频你们都看过,那个光头拳师迎敌时,就摆了这么个大开大阖的姿势,你们说这不是就等这别人来揍他了吗。”林小丁感觉新生们似乎没有听懂他说的什么意思,就张口问道:“你们有谁能过来配合我一下,模仿模仿搏击手的姿势。”
林小丁问完以后,从新生群里走出来了一个十分健硕的小伙子,迅速摆出了搏击手的姿势,笑呵呵的站在了林小丁的面前。
以林小丁多年来痴迷格斗的经验而言,这个新生的姿势还真是有模有样,甚至比视频里的搏击手来的还要标准。
因为那个搏击手在格斗中,他的双手几乎是环抱着架在了自己的面前下巴以下二十厘米的位置。这样一来,他的双手对自己头部的保护就会十分不利,而且搏击手的身子几乎和对手平行,而不是去向多数有经验的搏击选手那样用身体的侧面面对对手。在这样的姿势下,他会使对手在攻击时拥有更大的目标,而且因为他前后拳距离过近,前手(也就是那名搏击手非惯用手的左手)的速度和攻击距离都会降低,而作为需要打出重拳的右手而言,也因为有些靠前而失去了充足的发力空间。
在真正的格斗中,只有一方选手在确定了自己的巨大优势后,才会选择这样的姿势,因为这个姿势到是有一个好处,就是方便左右手连续出拳,短时间内可以对对手造成大量的伤害。当然,事实证明搏击手的这个选择,在对面那位太极师傅时确实也十分有用,不过对于在试探阶段就如此站立的搏击手而言,林小丁可以确定他也不会有太高的技战术水准。
当然,这些和太极拳无关的内容,林小丁并没有去和新生们多讲,而是从太极师傅那一方迅速想出了一套说辞。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