沐国公府的藏书也不是应有尽有,张天佑听说明朝有人研究物理,马上问徐春:“你说的是何人?”
“原工部观政方以智,此人是个奇葩,进士出身被选为庶吉士,对很多东西有研究,所著甚多,天上地下似乎就没他不懂的东西,就连医术也懂,写过《医学会通》等医书,当初太医院收集了他的一批书籍,那个什么《通雅》、《东西均》就跟你说的哲学有点类似。当初我在太医院粗略翻过他的著作,说来惭愧,除了医书,其他都以为是胡说八道,就没有仔细阅读。”
“此人现在何处?”
“听说这家伙当初在北京替崇祯哭丧,受尽反贼折磨,后来逃出来去投奔弘光帝,却被仇敌阮大铖排挤,对朝廷开始失望,现在流落岭南、两广一带以卖药为生,弘光帝被灭后,隆武帝召他,却是不应。”
张天佑大失所望:“这兵荒马乱的,却是去哪里找他?”
“我就是给你提上一提,有机会找到此人的话可以收入猛龙军。”
徐春走后,没想到沈永贵也来推荐人才,推荐得还是张天佑知道的人物!
“司令,天书启示的那些杂学倒是让我想到个人物值得招揽,就是你给我们所看书籍《天工开物》的作者宋应星。”
张天佑喜出望外:“宋应星还活着?”
“那家伙身体硬朗的很,现在也不过五十多岁应该还活着,我知道他就住在江西省奉新县北乡的雅溪南岸。”
“你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当初我四处游历,他在福建汀州府担任推官,机缘巧合相互认识,后来他辞官不做,还叮嘱我要是去江西有空的话,一定去他老家看看。这几天听了培训,我越来越越觉得这家伙应该是个人才,得招来才对。”
“你做的很对,我们科技进步就需要人才推动,既然知道宋应星的下落,那么无论如何得派人走一趟,只要他活着就必须请来这里,一同发展科技知识,你可以写封信以便作为引荐。”
“他都辞官不做了不一定肯来,我看写信得透露点培训知识才行,估计这样才能打动他,透露那些内容?”
“这样,我看《天工开物》中有谷物种植,那就只透露下光合作用吧。”
“这肯定能吸引那个老家伙。”
看来培训没白培训,起码这些家伙越发知道什么是科技知识了,都知道推荐人才了。
当即将陈青找来,讲述了宋应星之事,叮嘱道:“这次出去,我会安排人专门去接他,要是他比我先到千万别怠慢,安排他为猛龙军图书馆馆长,将那些杂学与洋夷学说都提供给他,让他好好将中西学说综合下,择优编写一部新的百科全书。”
这里安排妥当,出发的时间到了。
张天佑带着周来福和徐春,悟明带着二十个警卫队员,悟空带着所有的特种队员随行,每人一把燧发枪,还带了一把弩。
其实这些警卫和特种队员都不喜欢用燧发枪,毕竟太长了不方便,技术研究院就专门给他们打造了弩箭。
外面形势不好,带其他贡品也不方便,沐天恩心忧朝廷,要张天佑哪怕是从猛龙军现有装备中挪用,也得给隆武帝送一些燧发枪和地雷过去。
张天佑无奈,慌称技术研究院这段时间拼命加班加点,最多只能挪出一千把燧发枪和三百颗地雷,再多确实是没有了。
于是贡品就是这一千把燧发枪、三百颗地雷,外加十匹骏马,还有一箱子翡翠饰品。
翡翠此时没有和田玉值钱,乃是东吁王朝的特产,明朝进贡就是表明一个态度,倒是不需要什么贵重东西,朝廷反馈的礼品更丰富,所以强大的时候各地争着进贡,后世还有人认为大明打肿脸充胖子,因为反馈各地的礼品太多太贵重,加速了国库的衰竭。
张天佑对这一箱子翡翠饰品垂涎三尺,这可绝对是老坑翡翠打造出来的,后世早就绝迹了,要是留给子孙……算了,就算是现在留双草鞋下去,以后都是文物!
要是我前世的爷爷的爷爷的爷爷明白这个道理,那前世也不会为生活奔波了。
可惜一起出发的还有刘大千不好动手脚,这家伙一副文人打扮,双颊消瘦眼睛突出,就如一个骷髅模样。
沐天波给一行人全部配备了军马,给了一千两散碎银子当路费,单独交给张天佑一盒金叶子好打发朝廷权贵的下人,一盒宝石专门用来交好太师郑芝龙和其他郑氏兄弟。
张天佑无语,这义父对朝廷一片忠心,还得想法拍朝廷权贵的马屁,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天佑儿,你虽然是特使,可是一路上要多听刘经历的话,他可是识途老马了。”
“义父放心,孩儿自会虚心请教刘经历。”
刘大千忙道:“司令切莫如此说,一路还请示下。”
两人谦虚一番,喝了沐天波敬的践行酒,带着一队人马开始打马而行。
按照刘大千的说法,如今鞑子大军南下,只有经广西、广东两省,再赶赴福建。
张天佑路途听他安排,一路上谦虚有礼,与刘大千相处融洽,借机问起了隆武朝廷的情况。
刘大千说隆武帝在福建福州称帝,自己当时拜见了皇上,急于回来复命情况了解不多,只感觉皇上平易近人和蔼可亲,朝中事务主要是太师郑芝龙把持。
“这太师郑芝龙有何大才,能把持朝中事务?”
“听闻太师乃是海中大盗出身,一干兄弟熟悉海上战事,有战船上千艘甚是了得,有个儿子还被皇上赐国姓朱,赐名成功,并封忠孝伯。”
郑成功!
原来郑芝龙就是郑成功的老爹,还是海盗出身,原来可真不知道这事,全被英雄光环亮瞎了眼。
“台湾现在被收复了吗?”
“什么台湾,下官不知道呀。”
还是去福建再说,看这家伙的样子,还真是不知道。
一行人带着物资也无法打马飞奔,只得策马慢行,除了饮食住宿更不停留。
一路所见道路两旁庄家长势良好,只是不时有难民冒出,更有路边骸骨也没人收拾。
明朝律法规定,老百姓是不能随便出远门的,远行必须有官府开具的路引,可是现在明末兵荒马乱,外有强敌入寝,内有义兵四起,难民如潮那里还顾得了这么多。
悟空介绍,南边算是好的了,起码气候正常,北边气候异常颗粒无收,加上苛捐杂税甚多,老百姓活不下去,铤而走险的太多。
张天佑前世也听说过明末小冰河什么的,想想前任在四川好像也没有什么感觉,看来这气候没影响西南,以后得将西南牢牢拽在手心才是。
出了云南进入广西,此时交通不便,科技神之名出了云南就没人知晓,朝廷都不知道在哪儿,各地驿馆也是早就关闭,就算是打出朝贡招牌也不好使。
一行人只得随走随宿,张天佑这才悄悄给几个心腹交代了宋应星之事,严肃的道:“安排十个特种队员去,此人要是活着,务必将之忽悠……请来。”
周来福马上道:“我带人去吧。”
这个书童经过这段时间的历练,忽悠水平也是大涨,问题是听说江西已经是遍地烽火,张天佑可舍不得让他去危险地方。
“就悟空安排人去就行了,叮嘱他们,这一去全是战乱之地,能够不战斗就不要战斗,务必保证自身安全,这里有封书信,到时候直接交给宋应星,他自然明白,接到他速度返回。”
悟空马上道:“没问题,那我去安排了,要是他们比我们早到,想来新的猛龙军已经开始剿匪,就让特种队员从中开始招募队员。”
刘大千不明白怎么会有十个护卫突然消失,张天佑一通忽悠应付过去继续前行。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