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回到去年底的时候。二师兄先是跟师父及小师兄提及,说是师弟、师妹们整日闷在山中闭门造车,对其他门派的了解太少,不利于成长。而恒山临近封龙山,俩派这些年居然也没有任何交流,提议拜会一下,给师弟妹们增长些见识。
师父不反对,不过似是对冀州袁家有些微词,自己不想去;小师兄当时内力已存在问题,所以就由二师兄带着君拙和燕桑榆去恒山拜会。
在出发之前,二师兄先是跟君拙、燕桑榆一起开了个小会,小师兄送他们下山时,只觉几人脸上俱是一副阴险狡诈的表情,嘱咐他们不要瞎搞,拜会完恒山赶紧回来。三人满口应承,然后便阴恻恻的联袂下山而去。
到了恒山山门下,一位恒山外门的弟子接待了木刀门三位。二师兄自报了下家门,说是住在隔壁封龙山的木刀门下弟子,来和邻居打个招呼,走动交流下。
这名外门弟子则进山向内门师兄禀报。
今日正巧是恒山每年在服兵役的弟子轮休统一回门派的时间,大部分在山中的弟子都聚在“卫边堂”中为服役弟子接风洗尘。
恒山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满22岁后、到30岁前,门下弟子要去冀州大营服役2年以上。就是待战事如若一旦开始,恒山派弟子可以随时为上阵支援做好准备。像袁公明、洛公见、曲公心均是前几年服过役又回到的恒山派中,而四大弟子中最小的一位郑公性则目前仍在服役中。
“卫边堂”位于恒山玄武峰之上,是平日恒山派召开门派大会时的场所,空间极大,可容纳千人以上规模,也是恒山派室内比武演练常用之所。
每次的接风洗尘活动均是由恒山掌教主持,除弟子外,众位师门师长一并会参与,以视对此事的尊重。掌教袁守仁开场说了一些勉励之话,为服役弟子的付出表示了极大的肯定和认可,号召全派以此为荣、踊跃参与,之后便同众师长暂先离场,由袁公明负责后续演武、座谈等活动。主要是把场地交给年轻人们,会场氛围会更放松、活泼。
该外门弟子进来之时,卫边堂中已分为十几块场地,每块约四五十人,居中都围着几位服役弟子。有的场地中,服役弟子正给围在周边一圈的其他弟子讲述军中轶事,这一圈一般都是新入门没多久的弟子偏多。讲的人双眼放光,手舞足蹈,听的人被唬的一愣一愣的,一会一阵惊呼;
还有的场地中,俩名服役弟子相互对博,将经过军中历练后对四水剑法的不同理解演练出来,台下弟子则暗自比照揣摩,并向台上服役弟子提问交流。分享之人毫无保留,听讲之人虚心受教;
还有的场地中,其他弟子索性直接上台挑战服役弟子,以亲身感受、感悟剑法的变化差异,或者本身俩人就熟识,借着感受的名义,上台切磋看下彼此进境变化。有的服役弟子装大瓣儿蒜被打落台下,被周边弟子调笑捉弄,也不着恼,红着脸再爬上去要把场子找回来。
还有四块场地最为热闹,是专为服役弟子挑战恒山四大弟子所设,聚的人最多,都是想看四大弟子被挑落台下的吃瓜弟子。被围观最多的还是袁公明,作为恒山派大弟子,又名列人榜前十,迷弟迷妹一大堆,借此机会能讨教一二或者仅是有所接触都不虚此行,所以众人异常踊跃。
其中,挑战者多是找郑公性、曲公心为多,找洛公见和袁公明的则基本是以讨教为主。不过四大弟子的实力优势明显,打着打着就都变成教学战。
普通对外接待之事一般是由袁公明负责,不过陆公羡也经常会去协助袁公明处理一些相关事务,所以外门弟子在人群中先是去找陆公羡。
找了好一会后,才在场地上找到了刚被击落台下的的陆公羡,这是刚挑战郑公性失败。陆公羡一边拍拍衣服上的灰尘,一边向郑公性摇头苦笑。
陆公羡和郑公性在恒山均已超过10年,从小开始就一起玩闹,相交甚笃。算起来陆公羡入门比郑公性稍早,年龄也大郑公性一、两岁,但是郑公性却荣列恒山四大弟子之一,常令陆公羡羡慕不已。当然陆公羡自己也深知,这位年少相交的挚友能有此成就,全靠远超常人的的付出一步步努力而来。
不过陆公羡争胜之心从来未减,本以为这一年自己苦修勤练,功力大有进展,有机会同郑公性一较长短。但刚才俩人较技之后,陆公羡沮丧的发现,俩人差距好像越拉越大:之前也许仅差半个身位,伸手可触,现在则是连郑公性的背影都看不清楚了,完全摸不透郑公性的深浅。
外门弟子走向陆公羡,报告了一下木刀门弟子来访的事情。
在问清对方仅是弟子来访之后,看了下旁边场地还在台中被众星拱月的袁公明,陆公羡决定自己先下山接待一下,向郑公性招招手表明外部还有事情,便走出了卫边堂。
从正和师兄弟们济济一堂、切磋畅谈的环境中走出,陆公羡还是稍有些不情愿。不过虽然木刀门是个小门派,毕竟是近邻来访,总归还是要好好接待的。
陆公羡虽然平日同木刀门不太接触,但是因为就在恒山左近,有时会看见一些少儿幼童进出封龙山,所以对木刀门关注留意过一段时间。
因为一般门派招人并不是越小开始培养越好,除非送入门派中的弟子天赋极佳或者是世家子弟;对普通弟子而言,门派还是希望招收10-12岁以上的弟子,否则天天就忙着哄孩子了,而木刀门好像从无此限制。
不过陆公羡也并没有太深入关注了解背后的原因,在他的概念里,小门小派也许自有其独特的选徒、育人之道吧。
走到山门前,陆公羡对登门拜访的木刀门三人表示了欢迎,引几人向山上走去。
上山途中,二师兄对恒山的巍峨耸峙、峰奇壁立不绝口的称赞,碰到上下山路或是恒山别院中的其他恒山弟子时,又是叹恒山派不愧是名门大派,门下弟子均是神清气足,真是山灵人杰,木刀门差之远矣。
陆公羡虽心下受用,但均是以礼谦虚回应,不一会几人就到了恒山玄武峰之上。
陆公羡本欲先将木刀门几位引入客房暂歇,不过二师兄听陆公羡提到今日正巧是服役弟子回归日,且门下弟子均是聚在一起谈武论战,不禁心生好奇,想入内一观。
陆公羡犹豫了一下,不过想到这也是展示恒山底蕴、向木刀门交流的一种方式,便带三人进了“卫边堂”中。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