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我的江湖是个春天 > 第十一章:城名为双,半喜半孤
    “正月菜花鲈,二月刀鱼,三月鳜鱼,四月鲥鱼,五月白鱼,六月鳊鱼,七月鳗鱼,八月鲃鱼,九月鲫鱼,十月草鱼,十一月鲢鱼,十二月青鱼......”

    攸宁公子一边碎碎念着楚江流域一年十二月的鱼令,一边从自制鱼竿的倒钩上取下一条十分细长,身体侧面中间有七列青灰色圆形斑点的鱼,向一旁认真“听讲”的二人解释道:

    “这种鱼叫鰆,或者鲅鱼。你们别听它名字是鰆,但吃它最好的季节可不是春天,而是那积累了丰厚肉质的冬天,那时候的鰆被称为‘寒鰆’,吃起来才叫口感勒。”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是公子手上一直做着些对鱼来说“惨无鱼道”的事:刀背敲晕,尾部一刀放血,去鳃,去内脏,清洗,去头,鳞,三枚卸,去刺去皮......这种口手不一放在小半个月前一定会招来船上另外两人的白眼,可现在两人就像两个正看长辈做菜期待着的乖宝宝一样,蹲在离公子不远处的一个既不妨碍他又能看到全过程的位置上。

    摘了面纱更好看了的宁姑娘咽了口口水后,有些忐忑地问道:“我看它,这鰆鱼,现在也长得挺可爱的,那,春天的鰆鱼,好吃吗?”

    攸宁公子看着这一开始说不吃鱼的姑娘现在这一脸期待的表情,有些满意地点了点头。

    “当然,除了夏季产后的鰆不要吃以外,别的季节都不失为一道好菜。”

    宁姑娘和一旁同样面露期待的花剑侍相视一眼,皆是看到了对方眼底闪烁的剑光和熊熊燃起的战意。公子有些好笑地摇了摇头,多大的两个大剑客啊。

    他们沿着这条楚江船行已有小半个月了,除了隔两天靠岸换洗采购以外,都住在这条江上了。江湖人不拘小节,天为被地为床,披星戴月都是常事,到了他们这等境界也早已炼体有成,不染尘埃,不纳污垢,洗漱只是习惯之举。

    这段时间里,自称东帝帝子在姑娘眼里就是个憨憨二世祖的公子竟然亲自下厨,用船上采购来的各类厨具,做了各式各样的鱼:花椒水煮,酸菜底料,清蒸河鲜,红烧芡汁,花式改刀,上汤汆滚,酱油生蘸,豆花豆腐.....

    宁姑娘一开始矜持,称打小不喜欢吃鱼,还望公子见谅。

    幽灵公子哈哈大笑道:“我见什么谅哟,宁姑娘你见谅才对。这儿只有鱼,不吃的话自己饿着哈。当然,以姑娘这种在世仙子境界,饮朝露食江风也足以蕴养剑心了。”

    宁姑娘提剑走到船的另一头,不断提醒自己平心静气,平心静气,心里却忍不住狠狠地想到:还蕴养剑心?我的剑心让我直接给你一剑,我忍住了,此后就恩怨相抵,互不相欠!

    便真去吹江风了。

    半天后的饭点,宁姑娘是背着剑,捂着肚子,顺着香味寻过来的,还没说出想了半下午的“狠话”肚子的响声就出卖了她,从小就被师傅告知自己是先天的剑胚子,自己也坚信将来必成大剑仙的姑娘就算在那被人围攻将死之时都没想过要哭,此刻却是真委屈了,眼泪在好看的大眼睛里来回打转,她想不明白为什么他们一下午都不来问一下自己,晚上又做了这么香的鱼汤都不叫我,现在还在那笑眯眯地看着我。

    肚子又叫了声,她的眼泪就要掉下来了,就靠着那仅剩的自尊硬撑着。

    还好那狗屁公子摇了摇头,示意剑侍端一碗鱼汤给她。她马上把要掉下的眼泪挡住。真是有什么主子就有什么样的下属,那“冰块”一脸不舍小心盛了碗几乎没有肉的鱼汤给她端来,还一副可惜鱼汤了的表情。

    宁姑娘高傲地微微抬起头要把眼泪一点点收回去,想着你再往前递一点点本姑娘就勉为其难地试吃一下,却见那“冰块”一脸笑容地把鱼汤果断地端了回去,自顾自地坐下,吹了吹后自己还喝了一口,一副享受的样子。

    眼泪再也挡不住了。

    她是边哭边喝了那碗攸宁公子给她端来的鲜美鳜鱼汤的,甚至眼泪都掉进了碗里,她又喝了进去。一碗下肚后,才发现这鱼汤竟然如此美味,意犹未尽,就听到那公子用温柔地语气问道:“这汤还合姑娘口味吗?可还要再试试?”

    似乎一碗鱼汤后有了些气力,姑娘心里的倔强一下子就起来了,一句极有气势的“要你管,你是谁啊”涌上喉咙,出口时却稍稍简短了些,气势也全然弱了。

    “要。”她说。

    又抱着一碗鱼汤喝了起来。要不是这鱼汤实在美味,姑娘真想先双手捂住脸再哭一场了。未来大剑仙要超过东帝的本姑娘,脸都丢完了啊。

    第二碗喝完的时候,她自觉地伸出碗。

    剑侍对这姑娘的适应速度和不要脸程度另眼相看,甚至翻了个白眼表示敬意,也端起碗喝了起来。

    公子一脸笑容地好心问道:“姑娘不如再试试这鳜鱼肉?”

    宁姑娘却一瞪眼,觉得一定要找回台子了,便嗔道:“要你管。”

    公子对这女人翻了个白眼,正要放下勺子,却见那姑娘骤然间换了副梨花带雨的可怜模样,似在撒娇一般,小声呜咽道:

    “呜呜呜,你还是管管我吧。”

    公子和剑侍忍不住都笑了起来。

    吃到鲜美鳜鱼的宁姑娘也不在意这些了,想着你们笑就笑吧,鱼是真好吃,鱼汤是真好喝,反正也没有别人,要是你们敢说出去,就,就把你们全关起来,一个人做鱼,一个人端汤,想想就好啊......

    本来以为自己只是暂时败给了肚子的宁姑娘发现自己的胃真要被这个公子征服了,她以前是真不喜欢吃鱼的,现在才觉得那不是因为鱼不好吃,是因为之前吃的鱼都是屁。

    同船的公子每天用不同种类或者不同发育程度的鱼做出各种不同来,即便每天都吃鱼宁姑娘也没有任何不满,甚至她还产生一种愧疚来,于是她主动提出帮忙捉鱼。

    当然这也和公子只钓鱼不用武功抓鱼她闲太慢太少了完全不够吃有关。

    见公子点头答应,剑侍也参与到了抓鱼的行列中来。

    两人虽然极其年轻,但都是那不世奇才,这一身剑道修为放到江湖上也可以算是一方宗师了,如今却用那精湛的剑术,抓鱼?

    并且两人还争上了,比谁出剑少,比谁眼力好,比谁抓到的鱼肉好,尽管都不用内力但也未曾收敛剑意,所以看起来也是极为壮观而有趣,只是四周不时作响,公子再也钓不起来鱼,也就干脆放弃,选些他们抓来的优致的鱼展现自己的厨道底蕴,别的都放回江里去,因此还无意间成了两人的裁判。

    这小半个月下来,三人的关系明显增进了不少,就是剑侍与宁姑娘之间明显有些不对付,或者说像是竞争关系,不管是吃鱼喝汤速度,还是剑术上,甚至后来对鱼味的点评也要争一下。

    其间宁姑娘告诉两人自己的真名叫宁依依,杨柳依依的依依。一开始用假名是听说江湖险恶还请两位公子见谅。

    攸宁公子十分认真地接受了她的道歉并表示不用在意,他用更加诚恳地语气告诉宁姑娘自己确实是东帝帝子陶攸宁,剑侍真叫陶非花或者小花,并且陶金风真是自己的曾用名。

    “我没有说谎哦。”公子笑如春风和煦。

    却迎来了一个大黑脸,真名宁依依的姑娘没有回答,不知道她信了没有。

    反正三天没和公子说话,倒是和剑侍有过几句交流。当然该吃吃,该喝喝,人不能对不起自己的胃。

    剑侍有些莫名其妙,公子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他还小的时候曾经问过父亲东帝关于二十年前那场大战和那个魔头的事。

    一向有问必答的东帝转身背向他,是这么回答的:

    “魔头?你只需要记得宁月他,是个又笨又可怜又强大的......好人。别的.......等你及冠后再告诉你。”

    ......

    第四天宁姑娘实在忍不住了,因为公子做的鱼味道越来越淡,她可是“无意”间好多次透露过自己喜欢辣椒。

    那天她把一串晒干的干红辣椒扔到了他的身上,一瞪眼:“心事重吃淡的口味是没用的!就算再难过,再难受,也要吃辣!”

    公子把辣椒捡起来,放到鼻子前使劲嗅了嗅,一大股辛辣味儿直入心底,却是连着姑娘的话一起冲淡了愁云,他这才笑着说:

    “好的,我知道了,谢过姑娘指教。”

    ......

    那之后,公子做的鱼口味越发重了起来,过了几天甚至连那蒸锅蒸笼也干脆给一股脑扔进了江里。公子剑侍本是口味清淡之人,却把对辣越吃越爽,连着那宁姑娘也重新吃出了笑容,最后三人竟都自称“无辣不欢”了。

    三人关系也愈加熟了,他叫她依依姑娘,她叫他金风公子或幽灵公子,他们都叫他小花,并一同表示抗议无效。

    这天公子早早起来重拾那自制鱼竿开始钓鱼,另外二人醒后也未再出剑抓鱼打扰他,只是坐在一边看着,看看山,看看水,看看钓鱼的公子,看看等着吃鱼的对手,再看看被钓上来的鱼,剑意在各自心里交织,却是进步飞快。

    公子忽然开口,轻声询问,不知是在问他们还是问自己,“这山水,那风月,该属于谁呢?”

    剑侍抢先回答:“江山归统治者,风月归诗人?”公子摇头。

    依依姑娘接着答:“都该归强者,就是归东帝,也就是归你。”

    公子笑,一手握着鱼竿另一手伸出来拍拍她的头,她提前预知到了却没有躲过去,只得瞪他一眼。

    “也不对。”他说。

    “江山风月,本无主人,闲者便是主人。但少闲人如吾三人者耳。”

    两人点头。

    之后三人便在依依姑娘的提议下开始了论诗,一人念一句。

    小花不由自主地便开了头:“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到依依姑娘了,她很有自信地念出一句看来很喜欢的诗: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公子点了点头,却接着摇了摇头,笑道:

    “人生一世,草生一春,来如风雨,去似微尘。”

    才抒发了壮志的姑娘有些不服气地抢先接到:

    “他日我若为青帝,抱与挑花一处开。”

    小花似乎罕见地有些惆怅:“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姑娘对道:

    “皓月清风,忍把光阴轻弃?”

    小花缓缓叹道:“人似平原走马,易放难收。”

    姑娘皱眉,话里有铿锵之意,只道:“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

    他俩争执不下,便看向公子。

    公子摇头失笑,却道: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曾是经纶手。”

    想了想又喃喃着补充了句: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喜几家愁。”

    ......

    这场钓鱼一直持续到了晌午,钓到了不少的好东西,公子又拿出所有蔬菜瓜果,切菜片鱼,炒料拌酱,做了顿鱼肉火锅。

    依依姑娘嘴里滚动着一团刚熟的鱼丸,含糊不清地说:

    “虽然这顿吃的是真好,但是下顿怎么办啊,这有这顿没下顿的日子啊。”

    攸宁公子被这个开始操心柴米油盐的剑客侠女逗笑了,一边煮着鱼汤一边说:

    “今天傍晚我们都要上岸了,要去下一个江湖了。这些都用不着了所以干脆全吃了,不能浪费。”

    “不吃鱼了?那白鱼,青鱼,鳊鱼,鲫鱼还有好多好多鱼,这些怎么办啊?下一个江湖?在哪,有鱼吗?”

    公子翻了个白眼,合着你还想把一年的鱼吃完呢,记都记不清,还吃呢。也不管她前两个问题,只是答道:

    “要去一个城还债,城名为双,半喜半孤。”

    ......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