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卫军、侍卫左右两军这几支队伍设立的意义不仅仅是守卫都城。他们是大梁国最精锐的武装,也是大梁国守土拓疆的国之重器。因为职责的不同,每个军队前中后三军的人员装备,装备的特点也各不相同。
这次比试选以岳安的前军为主导力量也是有很多方面上的考虑的,前军主要以骑兵为主,负责侦查、迂回的轻骑兵和负责冲锋、压制的重装甲骑兵各占一半。将军对垒的阵地战的时候,重装骑兵一般和中军后军的重装步兵协同推进,以碾压之势摧毁敌军阵型,轻装骑兵和步兵以及弓弩手负责迂回,这是大梁军法的基本阵型。
这套战法是当年皇上和父辈们十多年的征杀中完善而成,时至今日基本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各个部队甚至连下面的一些大一点的民团都演练的炉火纯青。
今日围场演练如果拿出来再次操练一遍,一则在皇帝面前班门动府不知天高地厚,二则毫无新意不说,反倒容易被皇上怪罪因循守旧,不思进取。更重要的是,我有自己的小算盘,重装骑兵突击如同荒野奔雷,势可发而不可收,两只苍茫野兽迎头相撞,势必两败俱伤。两千士兵大戟长矛冲到一处,结果一定是死伤一片。
这一点是我最没有办法接受的。校场演兵又不是保家卫国,上阵厮杀。
血可以流,但命只有一条。
因此,岳安这一千人中以轻骑兵为主,放弃其他装备,着硬皮甲,轻弓,多配箭袋,随身只配短剑,以便把速度和袭扰性发挥到极致。少量的重装骑兵也舍弃长戟和圆盾,而是换成面积更大更为沉重的大长盾和重剑,包括马匹在内的,所有护甲配具由鱼鳞甲换成锁子甲,牺牲一切移动性,全力提高防御能力,以保障轻骑兵和整个队伍的生存能力。
从接到圣旨到我收敛心神说出我的计划之后,江左先生应该是有自己的思虑,但是想想也没说,立即就带着将领们制定规划。当整个计划讨论出来的时候,包括江左先生在内的所有将领都非常得满意,这样一方面能够把战场的主动权放在自己手中,以速度带起整个战局的节奏;第二,高机动性和高防护性起码能够保证队伍的生存能力,可以避重就轻,避实就虚。退一万步讲,即便正面不敌,边射边撤,迂回之后或许还有反转之力。
徐天禄不比我傻,天赋也不比我差,还比我更勤奋更用功。但就是棋逢对手的两个人搞了一件南辕北辙的大笑话。
这个笑话是岳安先发现的:“少帅,我没看错吧?我是不是眼花了?”
我也觉得自己眼花了,所以拨马就往南面的小山坡上奔,从高处我倒要看个仔细。冲到山坡上发现徐天禄也到了,我们两个简单的往山下的两个队伍里看了看,隔着几十丈两马相对,我们两人同时笑了笑,徐天禄冲我远远的摇了摇头,我点头示意我懂了。
打马回到队伍里,牛获关心的问:“少帅,徐天禄的队伍有什么古怪吗?”
我说:“没有。”
牛获如释重负:“那就好,那就好,和咱们的一样对吧?”
我说:“不对。”
他就更疑惑,歪着脑袋问:“哪点不一样?”
我说:“哪点都不一样!因为,右军的一千人里,一个骑兵,也没有。”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