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见都城 > 111 援军先到
    崔五更再说的话我都不记得了。

    什么时候告辞走的我也不记得了。

    那天晚上我什么时候睡得不记得了。

    因为我喝了多少的酒也不记得了。

    牛获很恼火,把孙二虎拖来了。

    因为他家少爷挺能喝酒的,有时候喝得也挺多。但这种往肚子里灌酒他是第一次看见,他走的时候少爷还好好的,回来受了伤了就撇开不说,怎么颓废成这般模样,一定是孙二虎没把少爷照顾好。

    这个逻辑很混蛋,不过很有理。

    孙二虎很委屈,可是说不出来。

    把孙二虎逼着没有办法了就拿着酒也跟着喝,他那破酒量一会儿就醉了,一边哭一边笑,一边嘟囔,嘟囔这一路,嘟囔我和棋音的含情脉脉。

    有的地方他说的明显不对,我懒得纠正他。

    牛获听了不恼火了,拿一壶酒也在旁边听着喝。

    宿醉之后,我在房里躺了一天,我甚至想让王导派队斥候去长安一趟,看看棋音怎么样了,她到底要嫁谁!

    我要杀了那个新郎官!

    所有人都以为我在研究策略。

    只有我自己知道那个人独自在黯然神伤。

    王导等了一天没见我出门,实在等不及了才找到孙诩先生。

    几个人讨论了一下,觉得这个问题除了通报我之外没有别的解决方案之后,一起敲响了我的门。

    情报很多,比如茅津渡口在铺设舟桥,比如大量军队的操练,比如运城大量木料和工匠向渡口集结,比如来往货物价格的突然浮动。

    一切都指向一个结果:赵长歌要动手了。

    这没什么好惊奇的,或者说从风陵渡康老爷子点破此事开始,这个结果就在路上行走了,这些天的秋操授课何尝不是为这个结果而准备的。

    傍晚时分,枢密院的公文到了。

    看完之后我如释重负地把信放下,躺在床上,甜甜睡去。

    九月二十六日,我在几个月前林济道迎接我的地方,迎接了朝廷来的援兵,援军不多,也只就三千。

    但我当时如释重负的原因,不是这三千兵丁,而是领兵的那个人。

    徐帅来了。

    徐帅看起来比我还轻松,谈笑风生地往关里步行。

    我跟在身后,一方面是礼数,更重要的是尊重——如同尊重父亲一般。

    他给我的感觉甚至比父亲还好,问问我具体的伤情,叮嘱我万勿心急,看着整容肃立的队伍还夸奖我带兵有方。

    看起来很简单,也不过分。

    可父亲,基本上不会。

    到了将府,我半开玩笑地说:“这个地方从今天开始要改帅府了。”

    众人听后皆整容肃颜,仔细想想也是,他们哪里想过自己会和大梁战神一般的徐帅同处一室,在帅府听命又是何等的荣光。

    我看看众人跃跃欲试的目光。

    又看了看徐帅成竹在胸的气势。

    低下头不由得一阵的苦笑,心说:连援军都到了,你的军队还未见军营,你这心思表露的我都清楚,怎么能瞒得过普天之下呀,你这是真糊涂还是假糊涂呢?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