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见都城 > 179 一劳永逸
    三天之后,整个大梁城欢乐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徐帅和陶帅带着队伍凯旋而归。

    而我,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

    棋音的画和那封书信就那么不明不白地找不到了,我偷偷地回过梨花坞,三个姑娘都表示没有见过,看我神色焦急,想必她们也不会哄骗我。书信倒也没什么大不了,普通交往客套的话而已,没有什么太多的麻烦,只是唯独那情意绵绵的扇面,真的很是可惜。我劝慰自己,或许真的就是不小心落在了某个地方,或许就和其他物件一样,等到不想找的时候可能就会自己出现了吧。

    两位元帅的进城仪式要比我当时回城还要隆重得多,时间如此一致,线路如此的周密,想必冯长道还是真的花了不少的心思,皇上亲自带领桑阴和固柳两个皇子在正阳门外迎接了二位元帅,我也接到了通知在正阳门外带领侍卫军的将士们一起迎接。看父亲逐渐花白的双鬓心中有些感伤,在众人面前也不好表现得太过亲密,只是简单的施礼问安,一顿程式化仪式走过去,整个人感觉都神情恍惚身体不受控制,只记得听得皇上说两位贤弟回府休息,三日以后来这正阳门朕亲自与你们把酒庆功。

    牛获头一天就从雁翎关傅家老店回来了,带来的消息是大体正常,不过崔家的贸易量明显增加了不少,其中前往赵地的药品数量增加得特别明显,牛获也同时注意到一个问题——盐,逐渐出现在崔家的商队里,而且数量在缓慢地增加着。想起崔老爷子说起的奉旨办事,我心里也略微宽慰了一些,或许真的是皇上已经注意到盐湖的问题,这才不远万里的从海边运输海盐来平衡和抵充赵国盐业的影响了。

    父亲和母亲老夫老妻这么多年,即便远征回城也不会表现得太过情意绵绵的,简单地寒暄了两句母亲就回到房间了。陶公艺去给父亲见过礼,父亲甚至还在路上给她捎了一件小珠花,陶公艺欢天喜地地回自己屋子里了。我和小时候一样,心情忐忑地希望晚点轮到我才好。

    可再怎么忐忑也没用,江佐先生来叫我了。

    这次谈话江佐先生在身边,我觉得父亲可能是怕真的怒发冲冠把我给揍了吧——我是这么想的,事实也证明了我的想法是对的。

    我恭恭敬敬地给父亲施了全礼,问父亲身体安好。

    老人家什么还没说,只是气哼哼的“嗯”了一声。而且超乎我的意料,他先问的竟然是战事而不是家事:“你说实话,赵长歌那边实际的损失到底有多大?”

    “禀告父亲,雁翎关外小山下给赵国军兵的尸首立了一个黑木冢,孙诩大体统计了一下有八千多具尸首,估计回国不治或者重伤难愈的人数也应该不下三五千人。”

    父亲点点头,仿佛自言自语又好像在询问我一般:“那这么说的话,赵国应该是元气大伤了是吧?”

    我点点头:“孩儿估计此次一战,雁翎关三年之内或许一劳永逸了。”

    父亲轻哼了一声:“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在这大言不惭的讲什么一劳永逸,还不给我跪下受罚!”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