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见都城 > 181 宫中变故
    父亲不是故意吓唬我,教司坊的秘密父亲和三娘最终决定揭开了,这不是赌博,而是精于计算的两个人反复推演的结果,因为,大梁城的天真的变了。

    吴丞相当年冤案的起因就是太子一事,桑阴那时候在皇上心目中的位置绝对不可动摇,出于对亡妻的交代也好,为了死去的全家老小也好,他非常固执地决定大梁国的将来要交给这个叫梁桑阴的年轻人——尽管内心里不是特别地喜欢他。从小经历过血腥浩劫的桑阴公子心理上确实有些缺陷,那时候他还太小,根本就承受不了这样的刺激。这么多年来,他的功课和武艺每天都在进步,可由于阴影造成的不安和恐惧也在日益壮大。去年冬至后的某天,他将只写了几笔的九九消寒图扯了个细碎,在太子寝宫里嚎啕大哭。这件事情如果换在我的身上,或许只会换来父亲的斥责和教育。可深宫大院的地方,这么点小事,皇上竟然知道了,九九消寒图本就是磨炼心性的东西,自冬至之日起在九宫格里“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个字上每日写一笔,八十一个字,八十一天写完。这个风俗自古以来就有,我小时候甚至也都写过,父辈们都说这是平心情、熬心境的东西。

    太子撕了消寒图,看起来是小事,先不说为何能传到皇上耳中,但只要传到了,有些话的意味自然而然地就变了,就算不用别人口述,皇上心里也有一句话:太子,熬不住了,待不得春风了。

    桑阴公子确实是有些熬不住了。因为弟弟固柳太优秀了,父亲不止一次地夸奖说这孩子真像年轻时的自己。

    皇后杨娘娘在皇上心中的位置也越来越重了。在皇上眼中,她不仅体贴入微,还顾全大局。在皇上面前甚至连固柳的名字都不提,似乎桑阴才是自己亲生的一般。皇上太喜欢她了,所以很多事情都爱和这个娘娘说说,慢慢的,皇上意见不由自主地都会受到杨皇后的影响,比如陶徐两帅出征,也比如让林济道协理禁卫军。

    虽然皇上和娘娘什么都没说,虽然固柳公子依旧谦逊而活泼,但宫中不知道如何就传出了皇上要废太子的传言,甚至都流传到了茶楼酒馆。

    每天在这样环境中煎熬的太子,精神崩溃撕了消寒图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很奇怪,皇上知道之后面无表情,连一顿斥责都没有。

    这更让人害怕。

    既然吴丞相当年是为固柳而蒙冤,那今时今日,固柳公子和他母亲多多少少也应该报答一下当日的恩情了。经过父亲和三娘的周密计划,整个故事从三娘口中讲给了皇上听,固柳和杨娘娘当然在身边,杨娘娘哭得梨花带雨。固柳跪倒在地,磕头如鸡奔碎米:“孩儿万死,令国家栋梁蒙冤,遗孤受苦。都是孩儿的错,都是孩儿的错!孩儿无意大统,只愿侍奉父皇一生一世。”

    皇上挥挥手示意自己想静静,大家都看到他浑浊的眼睛里似乎有泪光闪动。

    听完父亲讲完,我好长时间没出声,没有考虑什么过于周密的计划,只有一个问题在我脑中回荡:那天三娘催着我去看看她们三个,难道真的是另有深意?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