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喝了口水,婉婉道来:
释迦太子十几岁的时候,感觉到皇宫虽然好,但老是在皇宫里面住着不免寂寞,就想出来看看,于是出外游四门。
太子初游东门,看到一位年老的人。这位老人弯腰驼背,拖着两条腿,一步一步走得非常之艰难,手还拿着拐杖,拐杖也是拄不稳,走起路来东倒西歪。这情形在皇宫是看不到的,太子便问侍臣:“那是什么人,怎么弯腰驼背的,行走那么艰难?”“那是年老的人。”“年老的人怎么看起来这么苦,那我将来是不是也会像那样?”侍臣说:“谁也免不了老。”
第二次释迦太子要到南门。见到一位病人,那个病人身上流脓流血的,口、眼都变了形,人是一个人,病得实在像个鬼,人人看了都怕!
太子又问随从的侍臣:“这是个什么人?”侍臣答:“是个病人。”“那我将来是不是也会像他这样?”“您是个太子,没有病的时候当然是好,但谁能保证都不生病?这是没有办法避免的。”
第三次游西门,又看到一件不吉祥的事情---死人出殡。失去亲人全家悲痛,伤心欲绝自不用说。
到第四次游北门,到了北门看到什么?看到一位出人威仪严整、举止安详,相貌非常之慈悲,太子问他:“你是什么人?”“我是出家的沙门。”“什么叫做沙门?”“就是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的出家人。能修戒定慧,贪嗔痴就熄灭了,能了脱生老病死之苦。”
故事讲完,老和尚顿了顿:“施主,太子四门出游勘破红尘,这生老病死四个字,相信不必我多说,一切烦恼皆因此而起。”
一星和尚的故事我似乎从哪里听过,但印象不太深,听过了之后感觉有些索然无趣。
我说:“老和尚,这生老病死勘破不勘破的我不介意,您只需告诉我,佛祖有没有方法改变?”
老和尚笑笑:“不能,此生此世生而为人便变不了。”
我心里恼火,那还说个屁啊。傅昆看出了我的不耐烦,赶紧把话接了过去:“方丈,求您指点一二。”
老和尚依旧面容安详:“陶施主,你可知人间七苦?”
我苦笑了一声:“这一个病字就要了我的命,生老病死四个字我都看不透,哪里又来得七苦呢?”
老僧还是依旧的笑容:“生老病死这只是四种,可其余的三种——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便是女施主的病因。”
棋音小声跟着嘟囔:“怨憎会、爱别离、求不得,是啊。”说完低头沉思,不再言语。
我说:“棋音,你王族出身,要风得风,要雨得雨,青春貌美,武艺高强,平常人三生所求而不得,何以来得如此的低沉,干什么怨憎会、哪有爱别离,为什么求不得。”
棋音依旧低着头,不再说话。
一星端起茶碗,小声说道:“问什么问,还不都是因为你。”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