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多方向里,我最关心的就是雁翎关的情况。
但他们是最后一个回来的。其实更确切地说,他们根本就没回来,只是派回一个人来老界岭送了个信。
说送了个信,只是大体上笼统说法。
因为回来的不仅有一封长信,还有详细的计划,甚至还有几幅图。这时候我才知道,雁翎关这座看起来的死城,其实还挺热闹。
小乐在信里明确表示,现在雁翎关里看起来死气沉沉,但经过一个冬天的严寒,疫情已经基本得到了控制,大街小巷里的死鼠已经消失不见,加上一年前的那场大火,断壁残垣上已将露出了勃勃生机。城里肯定是有外人的,但数量不多,隐藏的极好。一开始小乐他们还以为是乞丐或者是留恋故土的老人,但从躲闪的眼神和不定的行踪中他们判断,这些人很可能是魏羽或者是赵长歌的人,他们对雁翎关或者真的是早有所图。
剩下的时间里,这些人几乎和小乐他们干的一样的事情,到处查勘水源。
水源的情况不很乐观,几乎大小的水井中都有死物,连打捞都要耗费巨大的人力,何况是做到真正清洁的水源。几个小池塘也是一样的问题,虽然旁边有鸟儿和小兽在其中饮水,但这并不能表明水质是绝对安全。毕竟有能喝的水,和有人能喝的水是两个概念的问题。同样道理,有人喝的水,和有很多人长时间喝的水也是两个问题。
小乐给我的图中,标明了各个水井和池塘的位置,而且用不同的符号表明了每个水井其目前的状况。
我盯着看了一会儿,在雁翎关呆了一年多的时间,对雁翎关的情形基本上是做到了了如指掌,看着看着我的眼中便逐渐有了画面。
说不上幸运还是不幸。说不幸是因为魏羽或者是赵长歌比我们先下手了,幸运的是水源的问题让他们心有余悸,不敢强占雁翎关。
想到水源,脑子中立刻浮现出一个想了很久的名字:水接天。
虽然离着关内还有一段距离,虽然水量不是很大,可那个地方是活水,位置又高,即便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但肯定是最早恢复生机的地方。
信的最后,小乐表示他们几十个人呆在雁翎关一时半会儿不回来了,一方面监视着城里陌生人的动态,另一方面检验净水药剂的效果,下一步的动向让我随时通知他们。
合上书信,我闭上眼睛沉思了一会儿,心里盘算着各种可能。
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我猛地睁开眼睛,轻声地喊了一句:“亲兵,击鼓升帐。”
鼓声传遍了山谷,一会儿的功夫将校们便聚集到我的屋子。不知道是鼓声传导出一些意思,还是我的神情散发出许久未见的光芒,大家进到房子里不久,整个的气氛就显得格外的积极和热烈。
还没我询问,傅昆便凑上前来:“秉将军,点卯已毕,全员到齐。”
我站起身,尽量压低自己的声音:“大家到齐了,我就直接说正事。该讨论的事情都讨论过了,今天叫大家来就是一件事,听我将令,收复雁翎关。”
大家的眼中光芒闪烁。
我再也忍不住心中的豪情万丈,大声说道:“各自准备,明早出发!”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