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再见都城 > 番外五——祸起萧墙 12
    武修的话是安慰陆文峰的,也是安慰自己的。

    陕州在这件事情中,转环的余地最大,不论产生什么结果,他到时候做一个隔岸观火的状态也就是了,一句不知道比什么都好用。换句话说,他有更多站队的选择,看见哪一方表现出胜势再出手不但能够稳赚不赔,而且能够为自己赢取更大的利益。

    魏羽也在试探,其实他也有很多的选择,造反这件事情连身家性命都搭上了,就不会有太多过于矫情的面子之说,中条山可以动手,运城盐湖可以动手,甚至宫门口宫里面都行,他之所以选择在陕州动手,是因为他现在有一个最大的变数需要确定:武修是什么态度。

    赵长歌不走不动,他不是吓傻了,他和魏羽在等同样一件事情的确认:陕州那边到底如何站队,如果明了了,事情都好办。如果继续是是而非,那最后免不了是个国破人亡的结局,他决定自己以身试局。

    但三个人的僵局,总归需要人来打破。

    武修岁数最大,局势最佳,选择最多,但他不愿意再等了。

    他缓缓地站起身子:“传我将令,全军出发,口令勤王,哗变之地,一人不留。”

    陆文峰惊呆了,他想过老师会有这种选择,但他没想到这是老师一直以来的选择——这命令决绝的仿佛正在发号施令的不是老师,而是魏羽。

    中条山下苦苦的等待中,围观的哗变士兵慢慢的有了统一的指挥,他们不再尝试冲击赵长歌卫队的防线,但也绝不听从卫队的指令闪在一旁,他们死缠烂打的诉说着自己的意愿,发泄着自己的情绪,就是缠着不让赵长歌的部队前进。

    当然,赵长歌也没傻到大开杀戒的地步,他一方面观察着事态的发展,一边苦苦思索解决的方法。

    不知不觉中,围拢的队伍又多了上百人,他们的口气有所变化,训斥着原先的人让他们散开,他们要进去保护赵王。

    听着外面的嘈杂,赵长歌一筹莫展,魏羽到底是玩的什么把戏,想杀人还用着如此的大费周章,直接来就是了。难道武修真的已经……

    赵长歌不敢再想了,这个答案太过恐怖,连想一下都一身冷汗。

    他坐不住了。

    卫士们也有些熬不住了,他们不知道王爷在等什么,在期待什么结果。

    就在这时候,从南方远处传来的烟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哗变的士兵和赵长歌的卫士同时停止了手里的动作,往南面望去。

    南边的烟尘,魏羽看见的比他们都早。

    毫不夸张的说,陕州方面出动不久他就得到了消息。

    手下人明显很紧张:“相爷,动手吧,一旦大军到来,我们就没机会了。”

    魏羽沉思了好久。

    身边的人也不敢催促。只是把陕州兵马的情况随时的禀报。

    过了一会儿,魏羽突然邪魅一笑:“武修老儿,你设下的好计策。你一来怕我栽赃陷害,二来怕赵长歌过河拆桥,索性来了个一了百了。我赢了,他有首战之功。赵长歌赢了,他好把我取而代之。哼哼,老狐狸,自以为是,你把自己想的太聪明了。”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