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修真小说 > 义结金兰K > 第三十八章 诗苑文会
    第三十八章诗苑文会

    大家大声叫好后,一一从新落座。不大一小会儿,管家第二次敲响铜锣,朗声道:“第二轮时间到,请大家交卷!”

    所有考试的书生,起坐,停笔,经仆人把诗稿考卷传入七位大人手中。

    李紫棋,范仲淹等大人,开始抄写诗稿,也就是俗说的“录文”!

    在古代封建王朝的科举制中,历朝历代皆有这样的规矩,录文的大致意思就是,把考生的答卷,从新抄写一边,备录。

    以作收藏,以免丢失,难以寻找。

    因为古代没有复印机之类的机器,一般都是负责阅卷的官员亲笔一字一句抄写,而且极为严格周密,很慢很费事,手抄。

    不一会儿的功夫,台上的官员头上已经见汗。

    抄写完后,小抿一口茶水,耸耸肩膀,大家开始评判。

    这一轮考试,李洞宾和徐娟俱是得了七杆笔。

    考官就七个人,七位考官,每人投一杆笔,表示赞同和欣赏,故最高成绩就是七杆笔。

    如假包换!!!

    不信,大家可以一一论证,华山论剑式的计算,推演。

    下面的成绩,可以肯定依次是六,五,四,三,二,一,零。

    评判之后,大家稍作休息。

    管家高声道:“时间到,第三轮,开始!”

    最后三位官员老爷,一起抱拳行礼,“我们哥三个儿,是这一轮的主考官!还望大家多多写作,我等带回去,仔细欣赏。”

    “老朽陈贺宇,礼部侍郎。”

    “老朽张智慧,工部正二品尚书,前侧。”

    “老朽郑徽刚,军机处尚书郎,后卫。”

    三人一一坐下,大家一起鼓掌,表示欢迎和感激,开始静听题目。

    三位主考官,念题目道:“同题,同目,同作!”

    “最后一轮,第三轮,开始。”

    需要说一下的事,大家开始第三轮写字时,有的举人第一题还没写完呢!

    也就是说,当大家写第三轮考题时,有的天才,他写的很好,但是,由于什么原因,写得很好,也写的很慢。

    就好像考试一样,有的小同学磨叽,一会儿,摸东东,一会儿摸西西,结果别人写完答卷都走半小时了。

    考试时间到,他还没写完所有考题,剩下一题两题都不止。

    也有的同学,写字慢,遇见不会的题目,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一个劲儿的思考,待写完难题之后,很多容易的,因为没时间写,空那儿了,交了卷。

    这种考试技巧不是太熟练的情况,从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应试教育的高考制,依然有。

    考得不好,未必全赖学生学得不好,考试技巧也很关键。

    此时的北宋神宗年间的紫棋文苑的考试,亦是如此。

    有趣儿的事儿,是在武侠小说泰山北斗金庸笔下,有一句名言,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现在,李洞宾写的第三轮的诗就是以“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题而写,核心意思还是北宋年间宋神宗和王安石发起的轰轰烈烈的“王安石变法”。

    李洞宾得诗文如下:“

    “为国为民

    宰相之大侠为大,

    为国为民为华夏。

    天地安石变行法,

    大宋神宗泪雨下。

    ——李洞宾,书。”

    徐娟写的是:“

    中华安石

    大明大宋居正在,

    万世长存从头来。

    安石王尊新为相,

    中华天地声如海。

    ——徐娟,书。”

    七位老官员几步并一步来到李洞宾和徐娟面前,颤抖着手,拿起诗稿,差点蹦起来!!!

    “好!”

    “好!”

    “好!”

    “好!”

    “好!”

    “好!”

    “好啊!”

    七位老臣,七朵花;

    此花名为社稷花;

    天地人臣,皆俱在;

    此花开后百花杀;

    ——北宋名臣王安石变法。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