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白云青峰汉水边 > 第八十七章 魏罃的真像 一:魏王酿
    安邑王宫,书房外,雕栏边。

    魏罃望着西边的方向。

    有信报说,秦公似乎又在做着大招的准备,不知这次是真还是假。

    秦虽穷,却悍勇。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对河西故地虎视眈眈。

    他继位之后迁都到安邑,就是为了震慑这个虎狼之秦国。这时候的都城,没有例外的都是一个国家最繁华、最富裕的地方,也是人口最多的地方。

    人口多,那就是兵多啊。

    “怕是这几日,庞涓又该来找我了。。。”

    自言自语中,一片桃花随着暖暖的风飘来,落在了他的肩头。

    像是要拂去心中纠缠的思绪,魏罃用完全没有必要那么大的力气,拂去了肩上的花瓣。

    这新春终究是来了。。。

    “报,上卿姬田夫求见。”

    大将军没来,倒是这个特别热心农事的农官跑来了。对此,魏罃心里也不奇怪,农官为何会跑来见他,对方想说的事情他已经猜到了一二。

    “让他进来。”

    “臣姬田夫,参见王上。”

    “爱卿来访,还如此急促,有什么大事么?”

    “回王上,大喜事!”

    “别绕弯,讲来。”

    “神农再世啊!王上,真是天佑我大魏。”

    “什么神农再世,爱卿有事直讲,不要扯这些天道神明的。”

    “王上恕罪,臣这是欢喜的紧。”

    姬田夫似乎还是忍不住的一再表现自己的喜悦之情,魏罃有些不耐烦的瞪了他一眼,这才让他把嘴边的话给咽了回去。

    “回王上,相国大人的初云泽,又丰收了!”

    果然成了么。

    “王上,臣得知,改田之人名天赐,是相国大人府上中庶子的书僮。臣掌管魏国农事多年,不说要达到如此的产量,更没有能种两季。此人真是天赐与魏,神农再世啊。”

    “知道了,别再神农再世了。你告诉本王,两季总共多少的产量?”

    “总共亩产近700斤,是过去的十倍!”

    这个数字,魏蓥并不惊异,公叔早就同他预先讲过了。

    他在等。

    等这个数字真正的实现。

    “令。”

    书房外候着的侍官小步入内,深躬行礼。

    “传相国来见本王。”

    “诺!”

    因为有了春夏种植水稻的前例,在老天爷没有捣乱的情况下,冬小麦产量的丰收,天赐心里基本上是十拿九稳。再加上间种了大豆,目标是肯定能够达到。

    刚刚收获完,天赐就接到了老公叔的令,要他回安邑去。

    哈哈,看来魏王应该是动心了,因为公叔令的原文是让他回府中候令。

    这可是刚刚丰收,又要抢种今年第一季的水稻的时候,还能有什么更重要的事情要他回安邑去“候令”呢!

    由于预料到了这一点,天赐也就把墨家弟子们也一同带回来了安邑。这里改造田地的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如今也就剩下一些日常的农事。交给初云泽的这些农奴完全没有问题,毕竟能该教的耕种和田间管理方法都细细的教过了,还实践过了。

    时隔一年,天赐又回到了他们在相府中的居屋。

    与走的时候不同的是,这次的行李均是由承盛安排家丁们帮忙扛的。无论天赐怎么说,他也再不肯让天赐自己动手。

    送到屋前,承盛安排家丁们把行礼都安顿好,回身行礼道,

    “老仆须向主公回报,就先告退了。生活所需物件都已在屋内备好。”

    “谢盛伯。”

    说完,盛伯就带着家丁们离开了。

    移开门扉,内中的景象让天赐着实一惊。

    这待遇是提高了不少啊。

    陶盆陶碗一应俱全配齐了不说,其中一个陶盆里还放上了两提肉方。

    里屋与外屋之间,竟然隔上了一个小屏风,内中的卧榻还铺上了垫子。

    “哇!有肉诶!”

    “就你眼睛尖,一进屋就看到了肉。”

    “达达,人家还想吃你炒的肉片。”

    “好好——,壮牛,去看看南瓜还有没有。要是有的话,拿一个过来。”

    壮牛点点头,朝屋后走去。

    天赐没有理会因为有肉吃而手舞足蹈的绢,独自走出门外。

    他站在门口大大的伸了一个懒腰,远远的注视着公叔府内院。来到安邑已经两年有余,他的计划也总算是见到了一些成效。

    不知道靠山村的人们,这两年过的如何了。

    他想起了鹰叔粗糙但是温暖的双手,想起了孟姨温暖的怀抱,不自觉的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那山,那水,那些人。。。

    再给我一年时间。如果这次真的是魏王动了心,那么待到明年,自己应该就能赚到差不多的青金,可以回去把靠山村打造成自己理想中的“桃花源”了。

    这时,远处一个声音把天赐的思绪唤了回来。

    “先生。”

    “钜子。”

    相里子比天赐要早几日回安邑。

    是日前天赐拜访公子昂,公子昂一口就答应了他的请求,带相里子进宫,把尚同居的酒献给魏王。以公子昂的聪明,当然知道这是去找魏王当靠山。

    但这酒确实是仙酿,天赐这人也是妙人。

    他公子昂这样的酒仙,自然是很乐于帮这种忙的。

    “先生,相里回来了。”

    “这可是在相国府中,钜子可不要如此大呼。”

    “噢噢,是相里太高兴了。”

    “怎么,大王答应了?”

    “大王不仅答应了,给出的条件还比先生预计的更好。”

    相里子故意捋了捋胡子,观察了一下天赐的反应。

    天赐自是看出了相里子的意图,毕竟这老相里都开心的胡子翘起来了。

    于是便识趣的配合起来。

    “钜子——啥子喜事,快快讲来。”

    “大王赐酒名——魏王酿!不仅如此,还亲自提牌匾一方,悬于尚同居。”

    “彩!魏王酿,哈哈,这下怕是没有人有胆来捣乱了。”

    “另外,还有一点出乎意料。大王命,所产魏王酿三成进献宫中即可,其余七成由尚同居自行处理。”

    “没想到大王心胸如此豁达。进屋来坐着说吧,今日就在我这里用膳。”

    屋里,壮牛已经挑好了南瓜,正在削皮准备。

    两人进屋坐下,见一旁的绢完全没有反应,天赐招呼道,

    “绢,快给钜子倒碗水来。”

    “是——达达。”

    “无妨,相里自己来就好了。”

    相里子全然不在意,自己取了陶碗倒上,还恭敬的给天赐递上了一碗。

    “先生也果真是非凡之人啊,没想到去一次公子昂府上,就能与之结为兄弟。”

    “等等,这话是何意啊?我可不记得我有和公子昂结拜。”

    相里子脸上露出了疑惑的表情。

    “此事先生不知?可是,这是公子昂带相里去面王的路上,亲口告诉我的。”

    天赐若有所思,最终还是摇了摇头。

    “那日在其府上,先生与公子昂到底做了些什么事?”

    天赐想了想,答道:“我带着工具过去,秀了一把厨艺。然后我们一边吃饭一边喝酒,喝高兴了公子昂还拿出琴来给我弹奏了几曲。后来我也唱了一曲,临走的时候,就拜托了他魏王酿这个事情。”

    “其他的没有了?”

    “没有了。”

    “你们喝酒弹琴期间可还做了什么事情么?”

    “要说的话,就是我唱完一曲,公子昂觉得还挺不错的。因为曲为咏月,于是拉着我一起对月行了个啥子礼。”

    “哎呀,这就对了嘛。公子昂这就是与你结了兄弟之谊啊。”

    “这——这就能结兄弟之谊了?”

    “古人一曲高山流水,就可结刎颈之交。先生所唱之曲,定然不凡。公子昂又是爱乐之人,自是可结这兄弟之谊。”

    天赐心里稍微咯噔了一下,暗暗提醒自己今后可不能乱唱歌乱行礼了。倒不是他不愿意和公子昂结这个兄弟之谊,而是因为他不知情,也不知其中之意。

    相里子倒是显得非常替天赐高兴的样子。

    “先生,这酒的事情也落实了,接下来就是生产与售卖了。过几日,尚同居要举行挂匾的仪式,届时想请先生也参加。”

    “天赐去恐怕不合适。”

    “此酒为先生所创,先生参加,再合适不过了。”

    “此酒为尚同居所创!”

    “但这蒸馏器的图——”

    “图,确实是天赐画的。但是,这图天赐已经售与了尚同居,尚同居也付出了价。所以,这图、这蒸馏器的产权,已经归尚同居所有了。”

    “产权为何意?”

    “倘若天赐只是将一台做好的蒸馏器售与尚同居,那么尚同居只有这台蒸馏器的所有权与使用权。但是天赐是将蒸馏器的设计图售与了尚同居,那么尚同居今后想做多少台蒸馏器,又用这些蒸馏器做多少的魏王酿,都是尚同居自己的事情,与天赐无关了。”

    “先生的意思可是,这蒸馏器的设计图以及它衍生出来的东西,都是尚同居的所有物了?”

    “正是此意。这是我对待知识的准则,如果相里有兴趣,今后再同你细细讲来。但是这次挂匾的仪式,天赐就不去了。”

    “相里明白了。”

    “达达,配菜都准备好了,就等你掌勺了。”

    “好,相里你稍坐,我去弄饭了。”

    “相里今日又有口福啦——”

    </br>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