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历史小说 > 白云青峰汉水边 > 第九十六章 艰难的封赏 三:婉莘
    君无戏言,

    魏王像戏言一般的讲出来的“制茶令牌”已经由专人送到了天赐的手上。

    天赐拿着这个令牌,却是皱起了眉头。

    背靠大树好乘凉的道理自是不用赘述,要不然他也不会又是要魏罃给酒命名,又找机会让他御准卖茶。

    但树太大了,也会招风引雷嘚!

    尚同居自从挂上了魏王亲书的匾,那可是被挤破了门,忙的徹掌柜都被迫留守,没能跟随相里子一起去帮忙改王田。

    这为了买酒的人,已经让尚同居疲于应付了。

    毕竟,即使是有了王匾,

    不能得罪的人还是不能得罪。

    不该得罪的人也还是不该得罪。

    天赐和相里子都是明白这个道理的,自然不会犯“鸡犬升天”的错误,所以派了经验老道的徹掌柜留守,还根据安邑的政局情况做了一个“白名单”。

    不管天赐内心深处有多厌恶这样的行为,但“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这样的事情,决不能发生在尚同居的。

    那既然如此,再有了这王赐的“制茶令牌”,不就更好了么?

    这恐怕又是想太好了。

    一件“黄马甲”可以屏退无良宵小。

    可再来把“尚方宝剑”,反倒会遭人恨,引来红眼的恶虎咯——

    所以这牌是如愿的忽悠到手了,但怎么用,却让天赐着实有些为难。

    正在天赐思量之时,屋外传来了壮牛的声音。

    “达达。”

    听壮牛这压低的嗓门与恭敬的语气,应该是有客。

    “何事?”

    壮牛请拉开门,缓步入内,又转身关上了门。

    “有人求见。”

    “是安邑哪位大人么?”

    壮牛摇摇头,俯首答道:“是媒人。”

    赵公明的书房中,他与赵千里又在商议着事情。

    一股沉闷中略带焦虑的氛围,随着两人粗重的气息,逐渐弥漫了整间屋子。

    “天赐如何作答?”

    “兹事重大,待考量些时日,亲自上门回复。”

    “考量些时日——这一考量,就不知道要多少些时日了——”

    “达达,依我对天赐的观察,他性格果敢而不冒进。所以我们应该不会等太久,他定会亲自来给个说法。不管是喜是忧,总会有一个结果。天赐对事,不会无疾而终的。”

    “会有结果就好,至少我们还能想办法应对。有了应对,说不定就会有转机。”

    “达达怎么就觉得是坏结果了呢,天赐未来,事情就还未定。”

    “等你来做我这个家主的时候,你就会懂了。肩上的担子越重,就会越多考虑事情办坏了怎么收拾,而不是办好了怎么爽——”

    “千里听明白了。”

    两父子正讲着话,一个家仆未经屋外禀报,急匆匆的跑进了书房。

    “家主,少主。”

    “是何要事?”

    “天,天赐来访。指名要见家主!”

    “哈哈哈,吾儿所讲果然没错。快,快请天赐到正屋入座,我和千里更衣后就去。”

    “诺!”

    说完,家仆又小跑着离开了。

    赵公明和赵千里则各自回寝屋去更衣——换正装。

    正屋,同样穿着正装来访的天赐,手上还抱着一个青花瓷罐——这瓷,可是现在所没有的东西,是尚同居的试制品。

    赵公明两父子从屋后缓步入内,换上正装的赵千里也收起了平时常驻在脸上的那不羁的笑容。

    作为安邑大商,两人都是见过世面的,但目光还是被精美的青花瓷罐所吸引。

    赵公明用目光向赵千里确认了一下,赵公明也是摇摇头,表示自己之前在天赐那里并没有见过此物。

    两人的反应天赐自然有所预料,所以他并没有着急开口,微笑着等待赵氏父子。

    简单的确认过情况,赵公明立刻恢复了应有的姿态,上前一步,张臂展袖,一记大礼道:“万花楼赵公明,久闻天赐奇事。今日来访寒舍,是赵家之荣幸。”

    赵千里在赵公明左侧身后一个身位左右,也行了一个大礼,但并没有开口。

    天赐没有正坐回礼,而是站起了身,同样回了一个大礼。

    “魏民天赐,见过赵家主。”

    “请入座。”

    </br>

    </br>